加强院校教研室思想政治建设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1期   作者:吴永锋
[导读] “教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万代师为表”。教师的职业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
        “教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万代师为表”。教师的职业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军队院校教研室是加强军事人才培养的基本教学单位,随着军队形势任务的发展变 化,特别是面对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新要求,加强院校教研室思想政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但从现实情况看,还存在一些十分值得关注的问题,需要我们很好的思考和解决。
一、院校教研室思想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
院校教研室随着军队职能任务的深化,凸现出的作用也越来越强,因为教研室在工作性质、管理教育、人员组成等方面与部队大不一样。在现实工作中,教研室开展政治工作的形式不多、力度不大、推进不实,导致了教研室建设不够科学、不够规范、不够持续。
一是重科研学术而轻政治教育。教研室注重通过科研学术来推动教研室建设,而疏于开展政治工作,认为把书教好、把科研搞上去、把学术做强做大是最基本的,经常把科研学术建设摆上议事日程,形成制度例会,定期进行形势分析,加强措施整改,促进科研学术建设,而教研室开展政治工作普遍存在流于形式,特别是对政治教育认识不清、抓得不够、摸得不准,坚持把“紧贴、渗透、跟进”作为重要抓手做得不够,不能充分发挥政治工作在科研学术中的服务保证作用。
        二是重专业引导而轻信仰培植。教研室把教书育人、授业传道作为教育学员的根本遵循,教员在三尺讲台严谨治学、无私奉献,大部分教员注重对学员专业指导,从专业角度要求学员“出于蓝而胜于蓝”,使学员精通专业、掌握技能,毕业后更好地服务部队,提高部队战斗力,但在课堂对学员的政治引导不够,除了院校政治教研室讲授相关的政治课外,其他教研室对军校学员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等灌输不多、引导不够、力度不大,影响了培养学员的质量。
        三是重学科建设而轻组织领导。教研室建设以学科建设为主导,一般都对学科建设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本学科建设更完善、功能更强大、体系更健全,有些教研室认为把学科搞上去才是第一位,为了学科建设,忽视了党的组织建设,该搞的组织活动没有搞,该开的党的会议没有开,或者开了也是走过场,体现不出教研室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部分教研室支部书记、副书记不懂得不擅长开展党的工作,没有把组织的力量凝聚到加强学科建设上。
        四是重业务研讨而轻政工研究。教研室整体研究业务的氛围比较浓,大部分教员能够积极撰写业务论文、编写业务书刊、修编业务大纲,积极参加各类业务研讨会议,有的单位还把业务业绩与职称评审、晋职晋级、评功评奖直接挂钩,而开展政工研究非常之少,政工研究文章也不能纳入职级评审条件,导致了教研室都在强调政治工作的重要,但实践上有偏差,说得多、做的少,看得多、研究的少,导致教研室为了做政治工作而做,存在与实际相脱节,在效果上也缺乏针对性。
        二、加强军队院校教研室思想政治建设的建议
        教研室是院校建设的主体之一,不仅关系到“两员”的成长进步和前途命运,还关系到我院教学转型事业的持续发展和巩固壮大,加强新形势下教研室的政治工作建设,既是加强军事院校人才培育的基础工程,也是推进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实施教员队伍管理教育必须以科学管理理念为指导。
        首先,实施管理教育,观念上要讲科学。

管理工作要创新、要发展,就必须摆脱经验主义和传统思维的束缚,坚持用科学的理念来指导,处理好疏与堵、严与法的关系,既要培养教员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良好作风,又要营造生动活泼、和谐舒畅的人文环境。?
        其次,实施管理教育,方法上要讲科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对教员实施管理教育,要注重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搞千篇一律。要紧紧抓住重点时期、重点人、重点环节、重点部位抓好工作落实。在对老、中、青、妇组成的管理群体,实施管理和抓落实时,应当坚持采取共性问题集体讲,个性问题单独讲,女同志的问题个案处理,老同志的问题用谈心的方式解决的办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实施管理教育,创新上要讲科学。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但创新必须要讲科学。讲创新关键是看效果,看是否符合部队建设需要。比如,“以稳定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的管理模式,就要结合每个教员的思想和工作任务实际,赋予安全稳定工作新的内涵,即要根据工作进程、阶段、环节和不同时间确定管理教育工作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所以搞创新必须坚持求真务实,这个“实”就是院校的质量建设,就是办学治校的能力标准。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要把开展政治工作的观念“转”过来。教研室领导要提高开展政治工作的意识和本领,做到行政管理和政治工作“一肩挑”,要把开展政治工作纳入教研室年度工作部署,贯穿全年抓好落实。教研室开展政治工作针对性要强,坚持从业务范围内研究政工课题,定期搞调查研究,分析判断形势,使其对业务工作有更好的帮助和提高,并在潜移默化中帮助教员提高业务能力。教研室通过广泛开展政治工作,帮助广大教员提高思维层次,加强形势分析判断能力,拓展工作思路,在教学中发挥好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
        二是要把开展政治工作的方式“活”起来。教研室要建立政治工作责任机制,完善政治工作程序,把政治工作法规、制度、措施规定的工作权限、目标、程序、职责等全面分解,明确责任、具体到人,确保政治法规制度的正确实施和落实。搭建信息化平台,依托院校综合信息网,把传统的政治工作手段用新用活,建立即时的、移动的信息化平台,不断延伸政治工作触角。加强考评考核,每年可由院校政治机关组织专门的考核组,对所属单位教研室开展政治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比,对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当年不能评为先进。
        三是要把开展政治工作的组织“强”上来。教研室要加强组织领导,在教研室党支部领导下,选派1名政工能力突出的教研室主任(副主任)或教授负责政治工作,通过理论学习、召开会议、政工研讨等形式抓好教研室政治工作。教研室领导要带头示范,积极主动参与政治工作,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加强时政热点研讨,带头总结开展政治工作的经验,带头撰写政工研究文章,为广大教员树好表率。建强开展政治工作的队伍,利用教员学历高、理论强、作风好的特点,经常给教员分任务压担子,引导他们积极建言献策,为教研室政治工作注入生机活力,营造良好的政工氛围。
        四是作为军校教员必须自觉地把教书育人与自己的崇高使命联系起来。作为个体,必须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以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尤其是从事政治理论教学的教员,本身就要求有很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教员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学员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员的形象如何,直接影响到育人的成效。正人必先正己,身教胜于言传。教育者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形象,具有严谨的思想作风,崇高的敬业精神,健全的人格力量,非凡的德者风范,才能以身正人,以理服人,纯洁受教育者灵魂,升华受教育者觉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