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硕士生作为高层次的学校教育,目的是培养高质量的研究型应用人才,为中小学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教师。高校对师范生的培养模式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HF大学作为X省的一所师范类大学,积极发展师范生联合培养模式,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生联合培养模式发展地尤为突出。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硕士生;联合培养
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是指综合利用国内外、校内校外、企业社会等各种资源,对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目前已形成了多种联合培养模式,其中高校(University)与中小学校(School)合作的U-S培养模式已在众多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中运用。
一、HF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的培养模式
HF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突出教育硕士培养特点,注重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培养。HF大学积极与中小学校建立合作,发展高校(University)与中小学校(School)合作的U-S模式,目前已与多所中小学合作,创建了硕士生的实践基地,先后与A中学、B高中、C小学等多数学校签订了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工作站。
(一)HF大学联合培养模式的优势
HF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联合培养模式,加强校内外资源的整合,促进了HF大学、合作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1、提高HF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
HF大学与中小学共同培养师范生,师范生通过实践教学和学习,丰富了自身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途径,突出了“实践导向”的培养理念,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培养出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类人才,为学校其它专业建设及兄弟单位的思政专业建设提供有益借鉴,提升学校师范类品牌的名气。从HF大学历届的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进入中小学成为了一名思政课教师,部分在高校进行思想教育类工作,就业质量较高。
2、促进合作学校的发展
师范生充满活力和创新,可以将自己在高校中所学的学科教育知识运用到学校的课堂中,教学方式比较新颖,同时在教学管理方面,具有创新意识,与学生交流更加密切,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所带班级学生的状况,给合作院校老师提供更多的关于学生的信息,有利于学科的建设;师范生在校外导师的指导下听课、上课,要求校外老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精深的实际教学技能,同时也激发了校外教师学习、提高的愿望,促使他们反思自己的教学,有利于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另与HF大学建立合作,有利于提高合作校的社会声誉。HF大学作为一所老牌师范高校,在X省声誉较好,中小学与学校合作,共同培养师范生,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同时,共同培养师范生,践行了学校对社会的责任,得到社会的认可,进一步提高家长、社会对合作院校的信任度。
3、促进师范生自身的成长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较多,尤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小学院校为师范生提供了实践活动场所,可以让师范生与学校老师和学生的相处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去观察和思考,做到学以致用;在合作学校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师范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取长补短;在具体的上课过程中,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同时在中小学的生活中,与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实际接触,可以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提升自身的调查研究能力;研究生能够近距离观察和接触现实的教育场域,在与师生的真实互动中体悟教育的生成、理解教育的复杂、审视和反思教育的问题与困境;在校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可以了解学生的想法,研究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心理,在沟通交流和具体观察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发展情况。
(二)HF大学联合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联合培养模式不仅高校和中小学合作院校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双方还需要相互配合,中间牵涉到教育主管部门、高校、中小学、学生、老师等多方关系,存在着一些利益和观念上的问题。
1、学校统筹安排合理性不高
教育基地的作用未充分挖掘出来,与合作院校和实践基地合作不够深度,双方交流不够充分;在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安排上还有待完善,课程安排上学校教育硕士各个专业的学生统一的课程较多,各科特点化课程较少;教学方式上,仍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居多,对学生实践能力、探索能力的培养度需进一步提高。
2、合作院校积极性不高
中小学升学压力大,学校老师本身教学任务重,工作时间紧,缺乏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师范生,指导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各校有各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合作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校外导师的作用未充分发挥出来,校外导师与师范生沟通和交流有待进一步加强。
3、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精神
师范生要在短时间内融入合作院校的文化中,快速适应合作院校的培养生活,对自身也是一个挑战;部分学生态度有待进一步改进,教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合作院校见习、实习时,对反思的重要性认识程度很高,但缺乏进一步落实到实践中去。
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联合培养模式发展的参考性建议
HF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教育致力于为基础教育输送高质量的师资,因此需不断提高培养水平和培养质量,针对HF大学思政教育专业硕士生联合培养模式的有待改进地方,结合FH大学的培养方案和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
(一)发挥HF大学的关键性作用
HF大学要加强与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联系,建立双向平台,在此基础上适时深化与完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HF大学应动态观察社会对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需求变化状况,更新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邀请思想政治课一线优秀教师及相关人员共同研究探索,建立思政专业教学体系与质量评价标准,并逐步形成人才培养新机制;聘请思想政治课一些优秀的一线老师,他们一线教学经验丰富,可以承担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进行讲课和讲学,与HF大学共同实施人才培养;HF大学加强对合作院校和中小学合作,以学生能力培养全程化理念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二)发挥硕士师范生自身的主体作用
当学校为师范生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时,学生更要珍惜这个资源。在校时,应珍惜学习时间和学习机会,主动与校内导师联系,及时与导师沟通自己的学习情况,认真向导师请教;在校外时,主动与校外导师联系,在合作院校听课上课时,态度诚恳,要主动请老师对自己进行指教;要端正学习态度,注意多观察和总结,多和老师沟通,尊重爱戴校内校外指导老师,充分发挥各指导老师的优势;积极参与学校考评考核,严格要求自己。
三、小结
习近平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高校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联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老师。HF大学正在不断探索和创新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研究性应用型新时代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1]于学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人才协同培养的研究现状与实现路径[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4):80-84.
[2]巩俊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3]隋国成. 教育硕士U-T-S联合培养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7.
[4]]郭真珍. “U-G-S”合作培养师范生模式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
[5曲亚丽. 本科师范生“双导师+”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郭其兰(1996.03-),女,汉族,安徽合肥人,合肥师范学院全日制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政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