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今的大多数低年级美术教学功利性较强,成人化趋势严重,使得美术教学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因此,低年级美术教师应该加强理解“回归童心”的理念,并将其科学合理的运用到美术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懂得如何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还能使得教学氛围更加活跃与和谐,从而提高低年级美术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回归童心;低年级;美术教学
调查显示,现今的低年级美术教学中,大多教师只是将知识硬塞给学生,没有起到良好的启发和指导作用,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体验感也较差,除此之外,教师也只注重于讲解美术的技巧,使得课堂教学缺乏趣味,让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1]。因此,必须要将“回归童心”理念融入低年级美术教学,这样才能带给学生良好的美术成长体验,也提高了低年级美术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1 设置游戏教学活动,让学生有自己的学习方式
国外研究表明,游戏既能让儿童更好的认识和理解世界,也能让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并学习到知识。儿童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他们的精力很足,热情度也很高,只要他们对某个事物或事情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去积极参与和探究。因此,教师可以在低年级美术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置游戏环节,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又能单调的教学课堂变得丰富且有趣,从而让学生们能在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中快乐的学习。如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前,可以根据这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来设置谜语,在教学活动一开始就充分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在教学活动中穿插如与之前和接下来的教学活动相关的答题闯关、知识竞答等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单调乏味的课本教学中解脱出来,使教学氛围变得轻松愉悦,既能让学生们复习之前所学的知识,也能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进入接下来的教学活动。
在低年级美术教学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教学中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和思考,有自己的想象空间和愉快的学习氛围,这些都能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更高。因此,快乐学习是“回归童心”理念融入低年级美术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想让学生们快乐学习,就必须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有趣起来。教师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设置如猜谜语、答题闯关、知识竞答等游戏,不仅为教学内容的开展进行了良好的铺垫,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了美术教学水平和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2 重视实践体验,让学生更加贴近生活
将“回归童心”理念融入低年级美术教学,就必须要根据美术教材中与学生的生活有关的部分以及美术自身的特点,让学生有不同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让学生从生活体验中得到灵感,有创作的激情,从而创造出具有自己情感和个性的作品。
绘画是儿童将对世界和周围事物的感受所表现出来的最佳方式。
低年级美术教师在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绘画时,不能想当然的一味讲解绘画这种事物的技巧和方法,这显然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教学内容更加的形象具体,从而让学生创作出具有生命力、富有情感和童趣的作品。如低年级美术美术教师在让学生绘画出下雨的场景,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在生活中下雨时候的感受和体验,这样就不会让学生的思维仅仅局限于教材所描述的雨景,而能让学生把握住不同类型的雨点的特点,将自己最直观的感受通过绘画表达出来。
将“回归童心”理念融入低年级美术教学就必须要注重学生的精神培养,让学生懂得表达生活中的情感。低年级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懂得将教学内容转化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形象,使得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让学生能收获更多的知识,让学生的精神素质得到了良好的培养,提高了低年级美术的教学质量。
3 注重创造思维,让学生个性化成长
低年级的学生想象力十分丰富且富有个性,思维能力很活跃,因此,他们的作品常常让人觉得十分新颖且富有趣味。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思维,让他们的个性化得到良好发展。如教师可给学生观看一些手工作品,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互相交流自己认为的制作方法,然后根据方法制作出自己的作品。提高这种方法,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让学生在交流、制作的过程中学到新的知识,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 结论
绘画使得情感与生命相互交融,也使得儿童的心灵能够得到最好的表达[2]。绘画能让儿童实现与世界的交流,也能让儿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儿童能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充分的表达出来。美术教学不只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让教师引导学生来挖掘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能够更加了解世界和自然,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培养[3]。
总之,低年级美术教学中,学生才是最重要的主体,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探索出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将“回归童心理念”融入低年级美术教学中,根据美术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年龄阶段所具有的童心来设置教学内容,通过设置游戏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思维,让美术教学充满趣味,更加贴近生活,也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从而提高低年级美术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雨,李梅,周晓梅.论儿童心理与绘画创作的关系[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15(03):68-69.
[2]周大军.让学生回归童心——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读与写(上,下旬),2017, 014(026):201-206.
[3]朱晓娟.依归"童心教育"理念下全课程的实践[J].青海教育,2018,519(Z1):83.
备注:本文是课题《“回归童心”在低年级美术课堂中实施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2018200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