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一种带有过滤功能的汽车用配件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电动伸缩杆、打磨机构、过滤板和水泵。该带有过滤功能的汽车用配件打磨装置,不容易造成装置内部堵塞,且具有过滤功能,装置使用寿命高,而且水管不容易发生松动,便于水的循环。
关键词: 过滤;配件打磨;装置设计
1、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成为人们出行常用的代步工具之一,在汽车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表面粗糙的零件进行打磨,便于降低汽车的损耗和故障率,因此打磨装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市面上常见的打磨装置在打磨过程中容易造成装置内部堵塞,且不具有过滤功能,装置使用寿命低,而且水管容易发生松动,不便于水的循环,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有过滤功能的汽车用配件打磨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2、结构设计研究
一种带有过滤功能的汽车用配件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电动伸缩杆、打磨机构、过滤板和水泵,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有安装架,且安装架的上方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末端安装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下方设置有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的外侧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内部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末端设置有压杆,且压杆的内侧镶嵌有缓冲垫,所述工作台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板,且工作台的下方安装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内部贯穿有调整杆,且调整杆的内侧连接有调整块,所述调整块的中部外侧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顶端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导流板,且导流板在安装箱的内部呈倾斜设置,所述安装箱的下方连接有导水管,且导水管的外侧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下方安装有水箱,且水箱的左侧设置有水泵。
(
图中:1、工作台,2、安装架,3、电动伸缩杆,4、连接板,5、打磨机构,6、连接杆,7、复位弹簧,8、压杆,9、缓冲垫,10、固定板,11、安装箱,12、调整杆,13、调整块,14、限位杆,15、过滤板,16、导流板,17、导水管,18、限位块,19、水箱,20、水泵。
图1 结构设计图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内侧设置有槽状结构,且其槽状结构呈倾斜状设置,并且其槽状结构的纵截面呈倒“V”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连接板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且连接杆关于连接板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并且压杆在连接杆的内部构成伸缩结构,而且压杆末端的缓冲垫为弹性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呈孔洞状结构,且固定板与工作台构成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调整杆与调整块焊接呈一体化结构,且调整块在调整杆的内侧呈等间距设置,并且限位杆与调整块呈一一对应设置,而且过滤板通过限位杆在安装箱的内侧构成升降结构。
优选的,所述导水管通过限位块与水箱固定连接,且限位块在水箱的上方构成转动结构,并且限位块的纵截面呈半圆环形结构。
3、结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带有过滤功能的汽车用配件打磨装置,不容易造成装置内部堵塞,且具有过滤功能,装置使用寿命高,而且水管不容易发生松动,便于水的循环;
1).设置有压杆和固定板,在进行打磨过程中,在工作台内侧等间距设置的槽状结构的作用下,便于将冷却水导入安装箱内部,在内部呈孔洞状结构的固定板的作用下,将铁渣进行筛分,不容易造成装置内部堵塞;
2).设置有调整杆和过滤板,手动转动调整杆,使得纵截面呈“C”形结构的调整块转动,从而在限位杆的作用下,使得过滤板在安装箱的内部反复升降,便于加快过滤速度,使装置具有过滤功能,能够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3).设置有导水管和限位块,将导水管呈“S”形铺设在水箱的上方,并转动纵截面呈半圆环状结构的限位块将导水管进行有效限位,从而使得水管不容易发生松动,便于水的循环使用。
参考文献
[1]党嘉强,陶正瑞,徐锦泱,王力,张崇印,任斐.聚氨酯泡沫绝热层高效精密打磨装置设计与建模[J].机床与液压,2020,48(02):59-62+75.
[2].塑料波纹管的打磨装置[J].橡塑技术与装备,2020,46(02):64-65.
[3]焦润宇.针对一种不锈钢板生产用的多方位自动打磨装置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6):35-37.
[4]王力.一种机械制造用打磨装置的实用设计[J].科技风,2019(25):146.
[5]尧辉明,沈钢,崔巍.曲线钢轨波磨打磨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7(08):1162-1167.
[6]梁捷.高处作业金具打磨装置[J].农村电工,2019,27(08):30.
[7]张继尧. 工业机器人打磨作业力控制算法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9.
[8]王晓晶,尚振东.齿轮打磨装置控制系统方案设计[J].科技风,2018(05):140.
[9]本刊.具有除尘功能的石材打磨装置获得专利[J].石材,2017(11):29.
作者简介:兰新武(1967-):男,籍贯:湖南株洲,汉,学历:本科?,职称:教授,研究方向:汽车运用技术、新能源汽车
基金课题:?2017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JJ5034);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8C1464);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HQZYKYB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