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学业和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易形成品德修养、学业成绩、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分化。本文针对新湾社区渔民子女进行调查问卷、实地采访研究等,对渔民子女受教育及心理成长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渔民子女心理问题比较独特,需要家长、学校、社区合力关注这些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帮助渔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将来的成才奠定基础,也为新湾渔区的发展尽一点力.
关键词:渔民子女 初中阶段 心理成长
初中是义务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学生迈向高级中学的过渡阶段。小学是幼稚期,孩子各方面都依赖父母的照顾,自觉性、独立性较差。但是进入中学之后,个体开始发展成熟,学生在各方面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但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相比于小学,初中的课程难度、内容都有所增加,知识体系由零散转为 系统,再加上初中阶段正值青春期,学生心理情绪的波动往往较大,很容易在这个阶段出现学业成绩分化的现象。
发展心理学认为:家庭教育在人生的前5个阶段(0-18岁)的影响至关重要。如果学龄期的孩子如果不能在学习方面获得成功,就会产生自卑感,可能产生懒惰、不思进取、习得性无助的等不良心理,而学业成绩又在很大程度上会通过影响亲密关系中的自尊来影响家庭教育,影响着一个人与自尊有关的各个方面。父母教养方式的不一样,使得孩子在人格、能力、心理以及习惯方面都会扩大遗传外的差距。如没有正常的亲密关系,在接触到正常的亲密关系以后可能会产生自卑感,对亲密关系的无力感以及抗拒甚至攻击。
家庭影响着人一生的发展,家庭对人的发展最重要的有三个方面,一是遗传、二是教育、三是提供支持。渔民子女的家庭有一定的共性,对渔民子女的影响也有一些共同之处,非常值得我们进行研究。
一、家庭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影响
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组织形式。家庭为受教育的人提供学习条件和环境,家庭的经济状况、成员结构、价值观及父母教养方式、文化程度等因素对初中生的成长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自尊是初中生心理成长的重要方面。家庭经济水平、父母受教育水平和初中生的自尊水平呈正比例。父母过分苛刻,过分保护等不良教养方式对子女成长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父母民主、温暖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子女自尊更好的发展。人际信任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初中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的重要环节。完整家庭(双亲家庭)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从而产生较好的人际信任。组织有序的家庭更能形成较强的安全感,较好的自律能力和较强自控能力、有条不紊的开展活动的能力。
初中生身心迅速成长,正经历着心理成长的过渡期,这一时期,父亲参与孩子教养对孩子的自我认同、情绪控制、道德与智力发展以及社会能力与心理调适的发展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父亲的文化水平对父亲的教养观,以及在生活照料、学业监督、情感表达、间接投入、自我提升方面的教养都呈显著相关。
二、虎门五中新湾渔民子女心理现状
新湾社区每年进入我校学习的学生大约在50人左右,与从事其它行业的家庭的孩子相比,渔民子女出现较多的孤独感和焦虑感,学业上也存在一些困难,在学校他们是相对弱势的群体。因此,学校有责任、有义务为渔民子女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更好的教育。为此,课题组和心理专业教师针对渔民子女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份心理调查问卷,问卷情况如下:
1、自我认同
新湾渔民子女在初中阶段的自我认同总体上比较健康,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尖的现象。经调查统计,“对自己目前所处的状况感觉比较满意”的占60.61%,表示“非常满意”、“不满意”的分别占“9.09%”、“12.12%”。但在自我价值的认同方面,大部分新湾渔民子女表现得不太自信,在“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的调查中,“54.55%”的孩子觉得“总觉得没有别人能干”,个体的自尊水平趋低,还有“3.03%”表示“没什么价值、经常感到自卑”,非常自信的只占“12.12%”;认为“通过努力可以改变现状”的占“42.42%”,甚至有个别出现人生的悲观情绪,认为努力也难以改变现状,占“6.06%”。
在自我认知上,部分新湾渔民子女存在迷茫,在“有时,我不清楚我到底是谁”的问卷中,选择“符合”的占“27.27%”,有33.33%的学生“经常做些对自己没有意义的事”。但大部分孩子能认为通过提高自己“知识能力”能更好地改变自己,在“如果您能够改变自己,您最希望改变的是什么”的选项中,选择“知识能力”的占“60.61%”。
2、情绪控制
新湾渔民子女在初中阶段的情绪控制比较好,调查显示,“过去六个月,为追求刺激或因被人激将做危险的事情”的学生只占“3.03%”,没有的占“75.76%”
“过去六个月,做一些明知是错误的事情”的学生“几乎从不”的占“33.33%”,“没有”的占“39.39%”,自控力较强的学生达到了77.72%。在“是否为了解决问题或达到目的而经常使暴力”的调查中,选择“几乎从不”、“没有”的学生分别为“33.33%”、“45.45%”,只有“21.21%”的学生选择了“有几次”,出现情绪失控而使用暴力的极端行为很少。
3、道德与智力发展
新湾渔民子女在初中阶段的道德发展正常。调查统计显示:大部分新湾渔民子女在初中阶段能择善友而交,认为自己在学校中有好的表现对自己的朋友来说“重要”、“很重要”的同学分别占“57.58%”和“21.21%”;在“和同学发生冲突时”,“主动谦让”的占“66.67%”,“出口伤人”的只占“6.06%”。但新湾渔民子女在初中阶段的智力发展存在一定的劣势。“学习成绩是影响情绪最大因素”的学生占“33.33%”,存在一定的学习焦虑。在我校心理老师的调查中显示:新湾渔民子女在初中阶段存在学习焦虑的占74.28%;正常的只占17.14%。
4、社会能力
新湾渔民子女在初中阶段的社会能力比较强。大部分新湾渔民子女在初中阶段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能较多“处理日常问题的”占“66.67%”,拥有宽容的心态,“和同学或朋友闹矛盾时”,“笑一笑,然后就和好了”的占“63.64%”,但很少讲究策略,只有“12.12%”的选择“哄哄他,买他喜欢的东西给他”。
大部分同学能知错即改、懂谦让,在“当您做错事时,您经常是怎样做的?”的选项中,选择“主动承认”的占“75.76%”,在“和同学发生冲突时,您经常是”,选择“主动谦让”的高达“66.67%”。
大部分同学能与人和谐相处、有情感圈、有社会支持。在“当您遇到个人问题时,您的朋友是否试图理解您,并让您知道他们在关心您? ”的选项中,选择“几乎总是”、“有时”分别占“33.33%”、“60.61%”,有“84.85%”的同学认为朋友对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有兴趣。被严重排斥和威胁等现象很少出现,如在“被其他同学暴力威胁或恐吓”的调查选项中,选择“从来没有”的占“60.61%”、在“自己的东西被人故意损坏”的调查选项中,选择“从来没有”的占“81.82%”,但存在“被轻度攻击情况”,如在“曾经被其他同学取笑或作弄”、“被人歧视 (瞧不起)或孤立排斥”的选项中,显示有过的分别占“60.6%”、“36.36%”,但在“时常感到被其他孩子排除在外”的调查中,只有18.18%选择“符合”,78.78%选择了“不符合”。“在您和同龄人相处得怎么样?”的调查中,选择“非常好”、“还不错”的分别占到“27.27%”、“72.73%”,由此可见,大部分同学的同学关系比较和谐。
5、心理调适
新湾渔民子女在初中阶段的心理调适能力总体较好,但也存在轻度抑郁现象。在“过去六个月,您有没有对什么事物感到非常沮丧?”的调查中,选择“有些时候”、“没有”的分别为“66.67%”、“15.15%”,心态总体基本处于正常状态。在“过去六个月,有感到前途无望或感到生活没有意思”的占“63.58%”,只有“36.36%”的选择“没有”。
大部分新湾渔民子女在初中阶段遇到问题时求助较少,缺乏宣泄方法、较少寻求帮助。在“当您遇到挫折或心情烦躁时,您的处理方法是怎样的?”的调查中,选择“告知老师、父母,寻求他们的帮助”的只占“9.09%”,选择“自己分析产生的原因,总结解决的办法”、“自己闷在心里,希望下次不再发生”分别占“45.45%”、“42.42%”,还有“3.03%”的选择“找理由把气发泄在别人头上”。
三、改进策略与建议
家庭教育方面:父母教育方式是指父母在教育、 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 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 已有研究表明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有重要影响。渔民家长本身对孩子的教育方面关注程度不够,亲情的缺失,家庭教育的不足,可能会导致孩子的性格畸形,对孩子成长非常不利。所以,家长应尽快重视这方面的缺陷,使孩子能健康的成长。为此,作为渔民的家长不能因为渔民常年在海洋捕鱼的方式而忽略了重要的家庭教育,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不管工作多忙,家庭和孩子都是人生大事。父母可以结合自身的工作环境,让孩子多了解渔业这个行业,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工作的艰辛,家庭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对父母表示理解,对渔民工作的理解。对渔民工作接纳就是对自己的接纳,从小就激发孩子发奋读书,改变家庭命运和改变自身命运,同时将来有机会传承甚至改变渔民的命运等。作为家长, 有必要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经常沟通,向老师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在家庭教育方面才不致于出现盲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璞”,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学校心理层面:爱是教育的基石,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 中,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渔民子女,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建议对新生入学的渔民子女进行建档造册,由学校专业的心理教师对他们进行跟踪引导,给渔民子女开展一些积极有意义的活动,加强他们对渔民父母的了解和理解,加强和父母的心理沟通,减少与父母的隔阂与孤独感,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渔民子女的特点,尽可能给这些学生提供舞台,让渔民子女有学校归属感、树立自信心,从而产生积极健康的心态、减少学业倦怠感等。这些活动可以鼓励他们融入班级集体中,减少他们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
学校教师层面:积极关注和引导这些学生,从渔民子女入学开始就建立本班渔民子女学业跟踪名单(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汇总建册,并与心理教师随时沟通),对这些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登记在册,方便进一步了解和沟通,必要时要对相关的家庭进行家访。教师经常找这些学生进行谈话和谈心,在学习上注入比较多的情感引导,在谈心的过程中及时疏导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他们树立一个学习目标,制定学习对策,并可以通过激励机制对这些学生进行鼓励,让渔民子女感受到师生的关心,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希望、宽慰、自信等,减少孤独无助和厌学,从而积极融入到初中学业学习中。,
新湾社区方面:家校合力的同时,还要借助社区的力量。由于渔民常年在海上飘泊的特殊原因,构建了父爱经常性缺失的家庭结构。对于正处于成长时期的孩子,父母短期、长期缺位的家庭生活给他们带来了或多或少的消极影响。新湾社区在2017成立了东莞市第一家疍家民俗文化馆——虎门新湾疍家文化馆,新湾社区充分利用这个文化馆,给渔民子女提供了更多的体验学习机会。渔民子女可以利用周末时间接受社区专绘画、书法老师等的专业指导等。结合渔民子女足球与篮球特长等,开展一系列的社区青少年活动活动等,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活动力。社区不遗余力对渔民子女的关怀和培养,让渔民家庭倍感温暖。所以,有社区的帮助和支持,让渔民子女感受到了家乡的情感关怀。
渔民子女心理问题比较独特,需要家长、学校、社区合力关注这些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帮助渔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将来的成才奠定基础,也为新湾渔区的发展尽一点力.
参考文献:
[1]曹云霞.初中生家庭环境、自尊和人际信任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11)
[2]魏运华.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 V15(3):7-11.)
[3]胡兵辉.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自尊的影响浅谈 [J]. 杂文月刊 : 学术版 , 2016(5):291-292.
[4]]陈晓美, 罗红格, 牛春娟等. 离异家庭对青少年应对方式及人际信任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 19(8):988-989
个人简介:
赖东妹,女,东莞市虎门第五中学历史教师,中一,2005年毕业于湛江师范学院历史系,现担任虎门第五中学九年级6个班的历史教学。从教以来,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历史教学优胜奖等奖项,参加东莞市第一批教学能手,获得东莞市评课二等奖;班主任德育论获得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