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乳腺癌住院治疗患者社交回避与苦恼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乳腺外科接受系统治疗的16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住院资料、社交苦恼与回避量表评分、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评分等数据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接受调查的乳腺癌住院治疗患者,社交回避维度得分与社交苦恼维度得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大小、病程长短、有无远处转移、临床分期高低、是否需行化疗、化疗周期长短、化疗后有无记忆力减退症状、化疗后有无呕吐症状、化疗后有无脱发症状以及患者领悟社会支持评分高低是影响社交回避与苦恼评分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病理分期级别高、化疗周期长、化疗后有记忆力减退症状、化疗后有呕吐症状、化疗后有脱发症状是导致社交回避与苦恼的主要危险因素,而患者良好的领悟社会支持则是避免社交回避与苦恼的保护因素(P<0.05)。 结论 乳腺癌住院治疗患者的社交回避和苦恼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需要医务工作者对住院病人进行社交回避与苦恼现状评估,对于出现社交回避与苦恼倾向较高的患者,积极采取护理措施予以干预;对于已出现临床症状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苦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住院治疗患者;社交回避与苦恼;影响因素;护理对策`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of 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hospitalization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of breast cancer hospitalized patients, provide objective evidence for clinic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nursing interventions. Methods A total of 160 femal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of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8 to April 2019 were select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After surgery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patient data using general demographic data statistics, social distress and avoidance scales, comprehension social support scales and other information. Results The scores of the social avoidance dimension and the social distress dimension of the surveyed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ere higher than the norm,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older age, long course of disease, and cancer cell metastasis High level of pathology, need for chemotherapy, many cycles of chemotherapy, symptoms of memory loss, symptoms of vomiting, symptoms of hair loss, poor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support are related factors of 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P<0.05);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patients with high pathological stages, many cycles of chemotherapy, memory loss, vomiting, and hair loss were the main risk factors for 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while comprehension of social support was a protective factor (P<0.05). Conclusion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patients after breast cancer surgery in regarding of the level of 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 Medical workers are required to assess the status of 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in postoperative patients. For patients with higher propensity, nursing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interven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for patients with clinical symptoms can reduce their distress and speed up postoperative recovery.
Key words: Breast cancer hospitalized patients; 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influencing factors; nursing strategies
乳腺癌是女性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1]。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方式仍以手术结合化学治疗为主[2]。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乳腺癌的总生存率已大为提高,但因乳腺癌系统治疗导致乳腺癌患者身体及心理产生负性影响的现象也逐渐引起重视[3]。乳腺癌手术造成女性身体的残缺,化疗毒副作用引起的头痛、胃肠道反应、脱发、记忆力下降症状[4],不同患者面对癌症的未知所形成的心理状态改变等原因,均能够造成患者自尊心受到冲击,自我价值感下降,社交功能减退[5],因而逐渐表现出社交回避的行为特征,并产生一系列社交苦恼的心理感受[6]。社交回避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产生回避意愿,避免和他人接触、交谈及交流,而社交苦恼是患者在社交活动中产生的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体验。社交回避和苦恼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患者过于在乎他人的看法,对自身极度不自信,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和不切实际的自我否定[7]。为了解乳腺癌住院患者出现社交回避和苦恼的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在我院选取了16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过程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60例女性乳腺癌住院治疗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18岁;②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且在我院乳腺科接受乳腺癌系统治疗[8];③本人知晓研究目的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有精神疾病者;②无法清晰表达、沟通不畅者。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
(1)患者基本信息及住院资料
①基本信息:姓名、年龄、婚姻状况、居住地、受教育程度、性格、医疗付费方式;②住院资料:临床分期、有无远处转移、是否需行化疗、化疗周期(次)、手术方式、病程长短;③化疗后症状:恶心、记忆力减退、呕吐、脱发。
(2)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
采用由Walson等人推出的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9](SAD,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对乳腺癌患者社交中的回避行为和苦恼感受进行评分,该量表分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2个维度共28个条目,每个维度14条,按回答“否”评0分,“是”评1分,最高得分28分,得分越高,表示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的程度越严重。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34,社交回避与社交苦恼的信度分别为0.87与0.85。
(3)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度量表[10](PSSS,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对患者领悟到的来自社会、家人、朋友的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评分,分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3个分量共计12个条目,每个条目按1~7分评分,最高分84分,以总分<34分为支持度较差,35~64分为支持度较好,>64分为支持度良好。该量表3个维度及总体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7、0.85、0.91、0.88。
1.2.2研究过程
将上述量表的内容纳入问卷中,对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乳腺癌住院治疗患者进行访谈,介绍调查目的,在获得对方的同意和配合后,向患者逐一解释表项的内容和填写规则,调查过程不记名,信息不外泄,保证患者私隐权。问卷表收回后统一进行数据整理和录入,以便后续软件分析。
1.2.3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录入与整理采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使用SPSS20.0软件,定量数据采取表示, 计数数据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乳腺癌住院治疗患者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60份,最终有效填写并收回的问卷数量是153份,总有效率95.6%。乳腺癌患者年龄范围为20~76岁,平均年龄54.25±2.45岁,具体情况见表1。
2.2乳腺癌住院治疗患者社交回避与苦恼现状
统计发现本次受调查的乳腺癌住院患者,社交回避维度得分、社交苦恼维度得分、总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得分参见表2所示。
2.3乳腺癌住院治疗患者社交回避与苦恼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大小、病程长短、有无远处转移、病理分期级别高低、是否需行化疗、化疗周期长短、化疗后有无记忆力减退症状、化疗后有无呕吐症状、化疗后有无脱发症状以及患者领悟社会支持评分高低是影响社交回避与苦恼评分的相关因素(P<0.05),如表3所示。
2.4乳腺癌住院治疗患者社交回避与苦恼多因素回归分析
软件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高临床分期、化疗周期长、化疗后有记忆力减退症状、化疗后有呕吐症状、化疗后有脱发症状是导致社交回避与苦恼的主要危险因素,而患者良好的领悟社会支持则是患者避免社交回避与苦恼的保护因素(P<0.05)。见表4。
3 讨论
3.1乳腺癌住院治疗患者社交回避与苦恼现状及分析
有研究表明[11],癌症患者住院期间存在广泛的社交回避与苦恼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不利于患者康复。本次调查研究中,因乳腺癌而住院接受系统治疗患者的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得分均高于常模[12],这表明乳腺癌住院治疗患者存在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问题。
乳腺癌住院治疗患者的社交回避与苦恼现象可与多种因素相关。周毅娟、刘真真等人的研究[13]对30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手术方式、癌症分期、化疗时间、自我身体意向均能影响患者社交回避和苦恼水平。本组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手术方式、家庭收入对于社交回避和苦恼的影响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而患者年龄、癌症分期、化疗时间与社交回避和苦恼得分具有相关性(P<0.05)。这与上述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但由于纳入和排除患者的标准不同,样本量的大小不同,以及其他混杂因素的影响,造成了研究结果存在部分偏差。基于此,针对不同类别的癌症住院患者可能需要开展不同的临床调查研究。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高临床分期、化疗周期长、化疗后有记忆力减退症状、化疗后有呕吐症状、化疗后有脱发症状是导致社交回避与苦恼的主要危险因素,而患者良好的领悟社会支持则是患者避免社交回避与苦恼的保护因素(P<0.05)。原因分析如下:癌症患者高临床分期、化疗周期长,患者需要承受的身体和心理负担均高于常规治疗患者,这不仅使患者身体受损,也改变了患者的心理状态,给患者的社交功能带来不利影响[14]。化疗产生的副反应如呕吐、脱发、记忆力减退等,导致这部分患者的身体更加虚弱,造成患者更不愿意与人交流。同时,部分患者过分关注自我形象,害怕面对别人的评论也不愿与人交流,这也导致了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15]。鉴于良好的领悟社会支持度是保护因素,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寻求更多的来自家人、朋友、同事、病友的社会支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网,积极面对疾病[16],以改善其社交回避与苦恼现状。精神病理学理论认为,患者所处社会环境、遗传因素、行为方式等均是社交功能的影响因素[17],但由于临床数据收集的复杂性,本研究纳入的影响因素仍然存在局限性。
3.2乳腺癌住院治疗患者社交回避与苦恼护理干预对策
针对以上分析总结的影响因素,护理人员应积极采取措施,减轻患者社交回避和苦恼,干预对策内容包括:(1)健康教育。通过健康讲座、临时家属辅导等方式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及化疗的相关知识,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鼓励患者多沟通,逐渐接受自身形象的改变,保持积极面对的心态。(2)生活指导。为患者提供实用的生活指导,如做好面部皮肤护理,佩戴假发和义乳,选择合适的衣物穿着。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加强营养,适当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睡眠情况,消除疲乏度,保持稳定情绪。(3)心理干预。针对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承受的巨大心理问题,采用意向疗法、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患者找到不良情绪发生的原因,用理性客观的思维方式代替患者非理性的思维方式,改变患者的消极情绪。(4)自信训练。鼓励患者主动与人交流,采取积极心理暗示,保持微笑,成功完成交流后正向回馈,增加信心。(5)家庭支持。鼓励患者多于家人沟通,发挥家人的支持功能,采取逐渐适应社会交往的方式,循序渐进的扩大社交圈。
4 结论
乳腺癌住院治疗患者的社交回避和苦恼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医务工作者需对乳腺癌住院患者进行常规社交回避与苦恼现状评分,对于发生社交回避与苦恼现象倾向较高的患者,积极采取护理措施予以干预;对于已出现临床症状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苦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高文秀,孙玉倩,杨芳.乳腺癌病人化疗期认知障碍和觉知压力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20,34(09):1618-1621.
[2]徐曼,贡树基.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形象的Stepwise多元回归分析调查[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09):63-65.
[3]欧庆连,李颜,陈丽霞,宾三梅,梁文芳,赵梁桦,陈东梅.同伴支持教育联合思维导图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病耻感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08):89-91.
[4]谢晓文,孙丽娟.乳腺癌患者病耻感的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07):1340-1341-1342.
[5]祁迎娣.乳腺癌手术患者经验性回避水平与疾病认知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07):4-6.
[6]邱晓晴.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行综合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状态自尊水平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07):1222-1223-1224-1225.
[7]侯胜群,陆箴琦,裘佳佳.乳腺癌患者社交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5,30(18):80-82.
[8]张新飞. 探讨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及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外医疗, 2016, 35(005):187-189.
[9]林玉珍,廖瑞梅,刘美凤,谢丽芬,阮定萍,黄爱莲,黄国彩.282例乳房缺失患者社交回避与苦恼得分特征分析[J].护理学报,2016,23(10):57-59.
[10]高冉, 史铁英. 乳腺癌病人创伤后成长与一般自我效能感、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 护理研究, 2017, 31(03):30-33.
[11]金慧敏.延续性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06):1133-1134-1135-1136.
[12]刘守琴.护理实践结合延伸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04):63-65.
[13]周毅娟,刘真真,刘东英,严明珠,沈彩霞.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5):1758-1763.
[14]陈晓宇. 乳腺癌化疗患者社交回避与苦恼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9.
[15]任佳蕾,强万敏,李静,王燕,张莹.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真实体验的Meta整合[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08):687-692.
[16]贾辛婕,王晴,王淼,何欣,李琳.乳腺癌术后患者健康坚韧性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天津护理,2019,27(05):554-558.
[17]金寿铁.从精神病理学到哲学——论卡尔·雅斯贝尔斯的精神病疗法与生存交往[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5,37(06):12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