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MDT协作护理模式对提高早产母婴分离初产妇母乳喂养效能及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对母婴分离的早产初产妇进行MDT协作护理,即组建MDT团队,个性化健康教育,泌乳干预指导,心理干预指导,同伴支持教育及出院后随访护理干预等。结果:早产母婴分离初产妇的母乳喂养效能及母乳喂养依从性明显提高。结论:MDT协作护理模式对改善早产母婴分离初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依从性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早产;初产妇;母婴分离;多学科团队协作;母乳喂养
早产是指妊娠达到28周至不足37周之间分娩者。此时娩出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1]。早产儿出生时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生活能力较弱,大部分早产儿生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缺失,喂养问题是早产儿面临的第一大挑战。为了进一步改善我院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现状,我院从2019年1月份对早产初产妇的母乳喂养行为实施MDT协作护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将2018年9-12月份入住我科的早产母婴分离产妇设为对照组,2019年1-4月份的早产母婴分离产妇设为实验组.纳入标准:初产妇,年龄20-35周岁,新生儿出生后立即转入新生儿科,未进行早吸吮②产妇和新生儿均无母乳喂养禁忌症③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沟通及理解能力无异常,④有使用微信的习惯,且能熟练进行微信各项操作。退出标准:①新生儿住院期间病情变化,家属放弃治疗者②新生儿出院当日未能接受亲喂指导者。③产后42天未能来院体检时接受调查者。最终对照组完成43例,产妇年龄20-31岁,分娩孕周32-36+6周,自然分娩27名,剖宫产16名,本科学历12名,大专21名,高中及以下10名,实验组完成44例,产妇年龄23-35岁,分娩孕周32-36+6周,自然分娩25名,剖宫产19名,本科学历14名,大专20名,高中及以下10名两组对象在年龄、学历比较无差异。(P﹥0.05)
1.2 方法
87名产妇在未发生早产前均接受医院提供的母乳喂养知识常规健康教育(产前门诊健康教育,孕妇学校母乳喂养课程学习),早产分娩后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法,干预周期为分娩后至产后42天,对照组产后由责任护士按照母乳喂养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包括母乳喂养的好处、挤奶手法等,实验组产妇在接受产后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MTD协作护理模式干预,具体如下:
1.2.1.成立MTD团队
小组成员由母婴护理专科护士、产科高年资责任护士、新生儿科护士、康复治疗师及心理咨询师,所有成员都经过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一起参与产妇从入组至产后42天内的母乳喂养干预及效果追踪。
1.2.2制定干预计划
1.2.2.1 个性化健康教育
分娩前,产科病房护士按照常规发放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手册讲解相关知识外,分娩后主要实施以下健康教育内容①安排产妇及家属共同填写由专科护士设置的针对早产儿母乳喂养相关知识设置的问卷,了解对母乳喂养知识及技能需求后由母婴护理专科护士进行针对性讲解及指导,促进母乳喂养成功②哺乳技巧指导:利用模具进行操作示范,由于住院期间非母婴同室,无法现场进行技巧指导,因此对于早产产妇,责任护士除了口头讲解知识以外,另外利用婴儿模型及乳房模型演示哺乳体位、衔接姿势等;新生儿出院当日,产妇及新生儿一起至母婴同室病区,在产科护士指导下进行首次亲喂后方可离开。③运送母乳至新生儿科的方法、途径、注意事项(容器的选择、标签的正确填写、冷链运送的方法等)
1.2.2.2泌乳干预指导
有研究报道泌乳量不足是导致早产儿出院后母乳喂养率低的首要因素,Healy等研究指出,对早产儿母亲进行泌乳健康教育是提高产妇泌乳量的有效措施,因此对于产妇分娩后,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干预:①产妇分娩回室后,产科护士立刻按照母乳喂养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指导,如分娩6小时内指导产妇及家属正确的挤奶方法,每侧乳房10-15分钟,每昼夜8-12次,在挤奶的同时进行乳房按摩,以促进乳汁的分泌;指导正确收集、储存母乳方法等,并及时进行评价②产后第一天至出院前,由康复治疗师使用产后康复治疗仪对产妇进行双侧乳房催乳及子宫复旧治疗,每日1次,每次20分钟以促进乳汁分泌。
2.结果
3.讨论
有研究报道:早产母亲有强烈的母乳喂养愿望,但由于哺乳相关知识和哺乳基本技巧的缺乏,加剧了母亲在给早产儿进行母乳喂养时的困难与心理上的不安,目前国内NICU 绝大部分为封闭式管理,在母婴分离的情况下,母乳喂养自信心更容易受到影响,同时由于初产妇不仅需要面对产后机体上的恢复,而且需要完成角色转变,还要适应家庭系统的变化。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及时给予正确的干预指导来帮助其进一步增强母乳喂养自信心以及获得正确的母乳喂养知识,从而提高早产儿的纯母乳喂养率。
参考文献
[1]谢辛,孔北华, 段涛主编.妇产科学第九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07 :95-98
[2] 张悦,王惠珊,罗倩,等.新生儿院内纯母乳喂养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6):507-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