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感染科的护理风险以及实施相关的对策。方法 选择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5 月到医院接受治疗的160例感染患者,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一般的护理模式,对照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增加风险护理。比较两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通过对比,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7.5%,其中交叉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毒液未处理好1例。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2.5%,其中交叉感染17例、肺部感染12例、毒液未处理好15例、针刺伤6例。对照组护理效果为84%,观察组护理效果为6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5%,观察组为68%。结论 对于感染科会出现的风险事件实施风险管理对策,这样能够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以及感染率的发生,提高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感染科;护理风险;分析对策
感染科作为医疗机构中的重点科室,也是风险较高的科室之一,收治的病人的病人大多是感染病人。这些病人身体机能的逐渐衰退很容易出现交叉感染症状,这进一步加剧了患者治疗和管理病情的困难。为了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大部分医院都必须建立风险管理制度、规范操作制度等。而护理风险可以降低感染发生率及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及护理人员安全健康的实行工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5 月到医院接受治疗的160例感染患者,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其中对照组男病患54例,女病患36例,年龄在31岁到74岁,平均年龄52岁。观察组男病患56例,女病患 34 例,年龄在32岁到73岁,平均年龄53岁。两组一般资料没有太大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采取一般护理模式,对照组在一般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增加风险护理:首选挑选出具有丰富经验护理的护理人员为负责人,成立风险事件护理小组。
1.3风险护理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管理、安全教育、专业技术等方面的培训,采取预防措施,预防感染科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降低风险发生率,为护患的安全与健康打下基础。建立良好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可以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特别是对于感染科来说,接触的病毒可能性更高,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使护理人员可以根据规章完善操作,降低工作风险,实现科学护理。标准化操作、消毒隔离、职业接触鉴定处理和报告、登记等制度都要包括在内。特别注意各项规范和制度的执行情况,保证每一个护理都保持一个标准化的做法,并有效地避免护理人员工作的风险。
护理要专业化、服务化,感染科护理人员不仅要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还要保证顺利正常的进行护理工作。护理工作要有稳定良好的心态和情感,如果出现不良情绪,一定要及时宣泄和消除。风险小组负责人要做好对心理状态随时疏导的准备,让护理人员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工作。主要负责人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或是讲座的方法,提高感染风险防范的观念和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还要对护理人员的操作进行监督,按照规范的制度开展护理工作,提高工作技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与其他科室相比,感染科的消毒要求更严格,消毒工作量更大,尤其是对消毒剂、紫外线灯、有毒气体等可能造成职业伤害的因素。接触有害物质时,护理人员应具有医学知识,能熟练操作和解决。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际学习,可以积极应对,尽可能减少职业危害。感染科面临的风险往往要大得多,因此,医院应提高护理人员的待遇工作,并提供丰富的激励机制,有效改善其生活和工作环境。医院要合理组织文体活动,促进院内各科室医务人员的情感交流和沟通,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还要合理的安排好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调整好工作强度,使感染科的工作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1.4观察指标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
1.5统计方法 采取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t检验,若(P <0.05)则表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比,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7.5%,其中交叉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毒液未处理好1例。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2.5%,其中交叉感染17例、肺部感染12例、毒液未处理好15例、针刺伤6例。对照组护理效果为84%,观察组护理效果为6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5%,观察组为68%。由此可见,无论是在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均优于观察组。对感染科实施风险护理,可以减低感染发生率及风险事件,提高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3讨论 感染科作为医学机构中比较重点的科室之一,护理工作风险相对较高,感染科要接触感染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感染性细菌,增加了感染性疾病的机率,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和工伤风险,甚至会产生其他严重后果。为了提高预防感染以及防治水平,医院要对护理人员采取相关的培训和健康教育,护理管理要增强,保障自身健康安全。有研究表明,目前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生物风险:因为疾病有多样的传播途径,护理人员会成为HIV感染的主要人群。理化损害:因为护理人员和必能和都会接触消毒剂等化学物质,久而久之就会对人体造成程度上的损害,而玻璃体药物制剂往往会刺伤护理人员或病患,增加感染的机率,并且缺乏完整的管理体系和接触有害物质消毒隔离的管理。本文通过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研究分析可以得出,在感染科增加风险护理,可以减低感染发生率及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良好。
4小结 总之,感染科的危险性比其他科室相对来说要高一点,有必要实施有规范化的风险护理。通过以上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对比可以看出,风险护理可以降低感染发生率及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被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程蓉. 风险管理在感染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4, 000(004):483-483.
[2]王芳, 李春琴, 郝丽英. 浅谈传染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预防风险事件发生的措施[J]. 当代医药论丛:下半月, 2013.
[3]陈铁霞, 诸伟红, 夏雨薇,等. 加强感染科护理管理对护士自我健康行为的影响分析[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7, 025(009):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