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院感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住院患者5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的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不仅能够有效的减少院感发生率,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加快患者康复。应用效果明显,可在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院感发生率;患者满意度
院内感染是患者在住院时产生的感染,或出院后产生的感染。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是医院的人员比较密集,各种疾病造成致病的微生物非常多,而且患者的免疫功能以及抵抗力也比较弱,很容易产生院内感染[1]。近年以来,伴随护理质量的提高,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也逐渐下降,但是大量的免疫制剂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仍然让院内感染发生频繁。本研究选取优质护理对院感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住院患者5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范围为49-65岁,平均年龄为(60.29±3.45)岁;研究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范围为47-72岁,平均年龄为(61.64±3.51)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两组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已签署同意知情书,我院伦理委员会也予以批准。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包括进行健康宣教还有药物以及并发症的护理与生活指导等。
1.2.2研究组患者应用优质护理。首先依照护士的年资、专科知识以及工作能力等把护理人员做一个分组,实行层级的管理。进行合理的排班,成立一个院感质量控制小组,由护士长组织院感知识的培训工作,督查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进行护理工作前后一定要洗手,使用一次性的手套,防止交叉感染。对医疗器械以及病房床被单要严格的实行灭菌消毒的制度,确保病房里面干净整洁,控制细菌。防止呼吸道感染:一天2-3次对患者实施口腔护理,对行气管插管以及气管切开的患者采取擦拭或灌洗的方式实施口腔护理。预防人工气道的堵塞:及时给患者进行吸痰,每2-4h进行1次吸痰,采用一次性的吸痰管;采取持续恒温湿化法将气道内的分泌物进行稀释,防止堵塞。导管护理:让管道保持通畅,防止导管折叠和受压,避免引流液倒流;将导尿管的清洁工作做好,一天2次进行导尿管和尿道口的消毒,防止真菌感染。体位干预: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条件下,把 患者的床头进行抬高30°,避免产生坠积性的肺炎。抗生素的使用:一定要慎重的使用广谱抗生素,检测细菌的耐药性,在使用抗生素之前要先采取药敏试验,合理的使用抗生素。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2]。包括满意、较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90-100分,对护理服务高度认可;较满意:80-89分,对护理服务比较满意,满足患者基本的需求;一般满意:70-89分,护理的操作能力有待提高;不满意:69分以下,护理服务质量比较低,不能解决患者的基本需求。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例数×100%。
1.3.2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产生的数据采用SPSS23.0软件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均值±方差()表明,而计数资料则用X2(%)来表明,计量资料使用t来检验,当P<0.05时,提示有差异性且对比有意义。
2.结果
2.1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例,%)
2.2护理前后感染率变化
研究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对比(例,%)
3.讨论
住院期间患者产生的感染称为院内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染以及外源性感染两种,因为不同地区的医疗环境差异比较大,院内感染在偏远地区的概率比较大,感染的因素有:患者对于院内感染的认知度低,操作没有完全遵守无菌要求,医院没有进行严格的定期杀菌消毒[3]。对照组实施的普通护理,因为操作等很多方面的原因让院感发生率升高,降低了患者的满意度[4]。为了对患者实施优质的服务,降低院感的发生率,护理人员要严格的执行无菌操作的原则,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一定要对待工作严谨认真,保证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操作合理。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不仅能够有效的减少院感发生率,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加快患者康复。应用效果明显,可在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曾立平,万雨.肺癌根治术患者接受优质护理理念效果探讨[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S1):218-219.
[2]鞠东玲,张岩,张晓荣,等.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 25(S2):239+241.
[3]Ivers N M, Taljaard M, Giannakeas V,et al. Public reporting of antipsychotic prescribing in nursing homes: population-based interrupted time series analyses[J].Bmj Quality & Safety, 2019, 28(2):121-131.
[4]宋晓萍,张宁欣,王健,等.青岛地区3家“三甲”医院ICU耐亚胺培南革兰氏阴性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研究[J].中国药房,2018,v.29;No.622(04):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