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4月第12期   作者:李增银
[导读] 在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时无法看到设计结果的立体模型
        摘要:在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时无法看到设计结果的立体模型,所以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无法及时被发现,导致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影响到建筑施工质量。BIM技术的应用,可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能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合理性。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BIM技术;应用??
        1BIM技术简介
        随着人们对建筑物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在建筑设计中,为满足人们对建筑物的性能要求,就需要增加建筑结构的复杂度。要丰富建筑结构形式,就需要做好建筑结构设计环节的工作。但是,建筑结构设计需要大量的信息,信息越全面,设计出的结构功能越完善。BIM是规模很大的三维平台,其能够将与建筑工程有关的信息集成起来,并对信息进行传递。在建筑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都可以对此技术加以利用,既能缩短建筑结构设计、生产周期,又能降低工程建设成本,使工程建设安排更加合理。BIM技术能将建筑结构的二维设计转化为三维设计,通过数字模型,还能对整个建筑结构设计过程进行监管,使建筑结构设计、生产及经营环节的成本都得以降低,有利于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建筑结构中BIM技术的优势
        2.1可实现建筑结构的可视化
        在以往的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师一般会借助CAD软件来完成,但是CAD软件只能建立二维形式的建筑模型,属于平面模型,不具有立体模型的优势。通过对BIM技术的应用,能够构建出建筑结构三维模型,实现整个建筑结构的可视化,比CAD软件更具优势。并且,由于BIM软件具有可视化功能,因此其能够动态地展示建筑模型。设计师可根据数据的变化情况,实时调整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案,在现有方案基础上,对建筑结构进行优化,从而达到更好的设计质量。
        2.2可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协调性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通过对BIM技术的应用,可提高设计工作的协调性。整个设计工作并不是单靠设计师就能完成的,还需要其他部门人员的参与。因此,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协调性不好,就会影响到设计质量,BIM技术可使这一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比如,各部门可将部门与工程有关的信息录入到BIM软件中,通过软件的共享功能,设计师就可看到这些信息。而动态地展示建筑结构模型,能帮助设计师在此基础上适当地增加一些配置。与此同时,参与建筑结构设计的人员,可通过移动终端,对相关数据进行调整,使其更加符合设计需要,从而确保整个设计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
        2.3可实现对建筑模型的碰撞检查
        传统的二维图纸无法反映出建筑结构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碰撞,以致有的设计人员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会直接忽略碰撞问题。BIM技术能够呈现建筑结构的三维图像,以便设计人员进行碰撞检查,使建筑结构中存在的硬碰撞和软碰撞都得到很好的消除。如此,设计图纸的质量会提高,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返工率就会明显降低,有利于减少建筑工程的建设成本。
        3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3.1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为一食品包装间,建筑总面积为3750m2,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时,其耐火等级为2级。该建筑分地下2层和地上8层,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用于食品加工,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在对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进行设计时,要求其要能够达到7度。


        3.2建立结构模型
        在对该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需要先创建结构几何模型,在此过程中会形成以Revit软件为基础的结构分析模型,连接的位置为节点处,连接过程是自动进行的。由于建筑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所以在建立BIM模型时,需要用到以下4个基本元素:第一,结构基本构件;第二,梁;第三,结构柱;第四,结构板。建立模型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第一步,需要将结构样板文件选择出来;第二步,与建筑专业BIM模型链接起来;第三步,先创建轴网,再创建标高;第四步,根据前面几步操作,选择适合本建筑结构的样板文件,同时制作与之相关的构件族;第五步,布置好混凝土柱和梁;第六步,将混凝土楼结构板创建好;第七步,对建立好的模型进行全面检查,如果发现有不合理之处,及时调整。在建筑模型中需要对标高进行设置,当需要修改物理模型的某个部分时,应先对标高作出准确定位,以免出现标高差。这是因为在软件中虽然带有族,但其并不能满足设计过程中的所有要求。所以,在结构信息模型中建立相关的异性构件时,要单独建立对应的族文件,并在族文件中定义各构件族的属性参数。在建筑结构中对BIM技术进行应用时,随着项目的增加,族库会逐渐趋于完整,其中的信息量也会变得很大。初始形成的模型中并没有结构属性,需要将结构面板利用起来,将相关参数及属性添加在其中,这样,在项目浏览器中就可以看到对应的结构平面图,还可以看到三维视图,图中会对相关的属性进行分析。
        3.3建筑结构分析
        建筑结构安全性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实施具体分析时,可以通过软件计算这些数据,判断建筑结构是否安全。这类分析结构模型,会在软件中自动生成。在对模型进行分析时,大部分的构件都可按照定义进行转换,成为分析模型,而此模型是通过线和面来表现的。如果结构中存在着不能进行转换的构建,可使其变得更加简单,但在对结构进行整体计算时,不会考虑到这些部分,只要在分析模型中融入荷载信息即可。例如,在整体结构计算中,需要对楼板部分进行处理。在具体的处理过程中,需要先做出设定,将楼板视作刚性楼板。在平面内,楼板会出现变形现象,通过对此变形进行控制,就可计算出层间的位移角,再采用其他的方式就可以计算出配筋。如果刚性楼板不能在Revit中进行假定,可在ETABS中导入模型,然后再进行假定。在整体计算中,一般不需要考虑楼梯的梁、柱和踏步,楼梯间的荷载会施加在板厚为0的楼板上,施加的位置为楼板的开洞处。此外,在对建筑结构进行分析时,还应进行PKPM建模对比、分析层间位移角、计算扭转周期与平动周期的比值以及剪重比对比等。
        3.4碰撞分析
        碰撞主要有3种类型。一种是硬碰撞,即碰撞的对象为两个实体,两者会在空间中重合;一种是软碰撞,即碰撞的对象仍然为两个实体,两者不会在空间中重合,但会因为空间和间距过小,达不到施工要求;还有一种为副本碰撞,即两个完全相同的构件,会在空间上完全重合,一般只会在计算钢、水泥量时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样可以避免因对同一构件进行二次计算导致的成本增加。由于建筑图纸、结构图纸和MEP图纸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是分别由对应的专业部门完成的。在完成图纸设计后,在综合模型中放入各个专业模型,就能将碰撞位置确定出来。Revit软件具有碰撞检测功能,Navisworks也具有此功能,后者能够将前者导出的.nwc格式模型进行整合。
        4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可实现建筑结构的可视化,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协调性,还能对建筑结构进行碰撞检查,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能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因此,在实际的建筑结构设计中对BIM技术进行应用时,要根据实际的需要,收集与建筑工程有关的信息,对这些进行整合,建立相应的建筑模型,通过分析对建筑结构进行优化,从而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胡瑛,施继余.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5):213-214.
        [2]曾晓云,李志强,唐艳娟.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探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12):98-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