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的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4月第12期   作者:彭起立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对机电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稳步发展,就需要重视机电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修工作,确保机电设备时刻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能随时投入到生产过程中。以机电设备的管理、维修策略与技术为主题展开分析探讨,以期能够对机电设备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机电设备;管理;维修技术
        引言
        机电设备的内部结构具有精密性、复杂性的基本特点,因而在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之中出现故障的问题并不少见,对于工作运行影响较深,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经济损失,乃至威胁工作人员的安全。因此,我们既要看清机电设备为我们工作所提供的便利,同时也要做好对于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尤其是在当前机电设备应用日趋广泛,设备精密性、复杂性日益提升的环境之中,加强对于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更具必要性。
        1强化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要意义
        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生产效率效益的提升,离不开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而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建立在技术维修及其科学管理基础之上的。强化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这是生产系统健康运行的必要条件。机电设备是生产的物质基础,每一个生产环节都与之息息相关,可谓是生产系统中的一个“神经中枢”。如果机电设备发生故障,而且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维修,势必影响整个生产作业系统,制约企业的生产效率与效益。其次,这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众所周知,煤炭行业是一个危险系数较高的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机电设备管理不善、维修不及时,将会增加生产的危险系数,甚至酿成不必要的机电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再次,这是提升企业综合效益的有效措施。加强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生产的危险系数和事故发生率,而且能够保障整个生产作业系统的正常运行,形成良好的生产作业秩序,从而提升企业整体效益。
        2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2.1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不受重视
        企业通常对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设备备受重视,对其在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但这种深刻认识只是将更多的关注投入到了设备是否能正常运行和投入产出比上,对设备的日常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所以在相应的管理制度中存在较大管理漏洞和风险隐患。很多时候不能防患于未然,而是在出现故障后才会对其进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专项维修。日常巡查巡检过程中,技术人员对运转正常的设备检查过于简单,经常忽略一些不易被发现的隐患。其根本症结在于企业未制定出一套针对机电设备行之有效的完善管理制度,顶层设计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导致压力层层向下传递不足,执行人员也无法深入贯彻落实制度要求,管理工作浮于表面。在很多专业参数设置、操作步骤中都进行误操作,也存在不合理配置,导致机电设备不能满负荷运转,降低了设备工作效率。同时,工作现场缺乏经验丰富的技术管理人员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监管,机电设备往往处于错误操作,过载运行状态,因缺乏有效监管,故设备出现故障时让维修人员进行大工作量操作,甚至误操作也无益于机电设备的保养和管理。
        2.2维修管理机制缺失
        由于维修管理机制缺失,导致机电设备维修管理随意性强,缺乏科学规范。在理念上,存在重煤炭产量而轻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问题,把机电设备维修管理视为生产的“辅助性”生产工具,从而导致部门管理职责弱化、制度不完善或者落实“棚架”。在机制上,由于缺乏相关的设备管理机制的约束,有些操作人员只管用、不管修,使得一些机电设备长期超负荷运行,甚至“带病作业”,从而导致机电设备故障的发生率增加,严重影响了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以2016年某机电事故为例,机电科一位员工在进行停泵操作时,由于在没拉下断路器的情况下直接拉下刀闸,造成弧光短路、刀闸烧坏。该事故的原因在于该员工没有遵守安全和操作规程,反映了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机制的缺失。


        2.3尚未引进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
        就当前的生产状况而言,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护仍处于传统的状态,无法满足现代生产的需求,并且在许多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没有引入相对科学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使设备管理和维护方式过于落后,导致更多的设备故障,它将干扰项目中当前的生产进度,延长生产周期的时间,并大大降低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3提升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3.1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的维修工人及管理人员
        维修及管理设备的岗位常设置于生产最前线,工作辛苦、工作环境恶劣,作业员工通常不精通、不具备专业设备的维修技能,总体素质较低,人员流动性大,对机电设备的精细维修、合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阻碍。企业需结合实际,对机电设备维修的从业人员进行整编并开展专业技能培训,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加现场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的素质提升,并将从业人员送去生产厂家学习设备工作原理,开展设备维修管理培训。使其对设备产生理性认识,掌握其工作制度和运行原理,更有助于日常维修和管理工作开展。
        3.2完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机制
        对企业而言,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既是一项常态化工作,也应是一项规范化工作。企业管理者要有超前意识,通过建立健全电设备维修管理机制,推动其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发展。首先,可建立和完善责任承包机制。根据机电设备的特点,将其维修管理责任到个人或班组,要求责任者定期检查分管的机电设备、精心维护和保养机电设备,并将机电设备完好状态、使用率、事故率与责任者的工资、奖金相挂钩。其次,可建立和完善维护检修机制。明确机电设备的常规检查、隐患排查、设备保养、计划检修、定期检测的时间、标准、要求和责任。再次,可建立和完善机电事故处理与追查机制。既要明确机电事故责任划分原则和标准,又要明确机电事故抢修与处理的方式与方法等,以此规范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人员的行为。
        3.3对机电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
        在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中,实现管理工作的各种信息也被视为正式议程。机电设备的相关信息和管理有效地促进了电力系统功能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运行,提高了电力系统功能的持续运行效率和质量。为了实施信息管理系统,有必要将机电设备的管理过程转变为建筑设备,初次调试,维护和保养阶段的信息管理。公司必须使用信息技术来建立信息数据库,计算机辅助维修管理运用,其优势凸显出来,可以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数据收集的效率,对维修计划进行有效预测,确保数据传递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同时也可以记录和存储每个阶段的电子机械设备管理。
        结语
        综上所述,机电设备维修作为机电设备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对机电设备维修投入较大的关注度,并且选择合适的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策略,才能有效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达到避免出现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加强管理与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完善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制度,进一步提高维修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秀峰,王来强.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舰船机电设备维修决策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19(12):50-51.
        [2]葛庆博.机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0):186-187.
        [3]余国洪.基于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机电设备管理思路[J].低碳世界,2017(36):161-162.
        [4]王江华.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中的策略选择与技术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3):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