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农村饮水安全与自然水质不合格、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问题有密切相关, 要做好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 及时做好不达标水质的治理工作, 做好水体污染问题治理, 控制好农村农业与工业污染源头, 避免人为构成水体污染情况出现, 做好民众用水安全知识教育, 提升农村民众用水安全的自我防范意识。
关键词:
农村饮水安全;?常见问题;?对策;
我们应及时解决农村地区饮用水源所存在的潜在安全风险,确保饮用水水源质量,能有效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活质量。对此,我国政府部门十分重视农村饮水安全,且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也对环境产生了破坏,也会对水资源产生很大的影响。为确保农民可以正常饮水,积极落实好相关政策,以确保居民饮水的安全性。为保证居民饮水安全,我们应先对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工程的发展历程予以阐述。
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基本发展历程
新时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在发展初期存在着配套设施缺乏的情况,政府部门也为其配置了一定的基础设施,很好的处理了配套设施缺乏的问题。在发展中期,主要经历了饮水解困的环节,政府部门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也提供了相应的资金帮助,国家也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使得工程建设得到不断完善,使得工程得到了快速而稳定的发展,也很好的处理了村民吃水难的相关问题。新时期,在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时常会发生各种问题,其阻碍了饮水安全工程的发展与进步。对此,我们应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以此为切入口,提出相关的建议。
2 农村饮水不安全的影响因素
2.1 农业与生活污染
农村地域为了自身经济发展与生活所需, 会存在较大频率且大量的农业生产, 但是随着农业性操作也会加大农村垃圾、污水的增多, 但是对于大部分区域而言缺乏对应的处理清除能力, 具体的原因也较为复杂。例如污水与垃圾随意的倾倒与丢弃, 缺乏规范的垃圾规范性的处理与运走清除;家禽牲畜的养殖也多以散养为主, 养殖所产生的粪便等无法有效的集中处理, 随意排放的情况较为普遍;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会由于农药化肥与各种化学品的使用而会存在一定有毒成分与污染物进入到地表土壤、水体中, 通过渗漏与雨水的渗透会促使污染物进入到地下水与水源区域, 进而对水体构成直接性的影响。
2.2 工业矿产性污染
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中, 城市为了自身发展所需, 会将部分的工业企业逐步转向农村区域, 随之会产生工业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进入到农村地区与其水源中;同时部分去会存在一定矿产资源的不规范不合理性的开发, 进而会促使当地的生态破坏, 会引发水源涵养功能弱化, 较多数量的污水、矿渣与植物性腐殖质等汇入到水体中构成污染。尤其是工业污染情况较为严重, 甚至在农村地区存在大批的工业指标不合格的工厂, 无论大小, 其排放的污染物会构成农村水体与生态环境的严重性破坏。
2.3 天然水质不合格
在天然水质中也存在有害物超标不合格问题。其一, 高砷水, 该水质长时间应用会导致人体恶性病变, 癌症的可能性提升, 该种水质问题在江西、内蒙古、吉林、湖南地区有显著的高砷水问题;其二, 高氟水, 该种水质长时间引用会导致氟中毒, 会对生命健康构成威胁, 该水质问题在河北、天津、内蒙古与河南等农村区域较为常见;其三, 苦咸水, 长时间引用会导致心血管与高血压等常见疾病, 该水质主要发生在华东、华北与西北等区域, 尤其在甘肃、新疆与宁夏等地区的农村区域。
3 有效处理农村饮水安全中常见问题的对策
3.1 加强对农村水源的管理
目前, 农村的饮水安全成为了广泛关注的问题, 为了保证人们的饮水安全, 应该针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进行处理, 从而在确保饮水安全的基础之上, 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对农村饮水安全中常见问题的有效处理, 应当加强对农村水源的管理, 首先, 针对工业区进行预防管理。
在农村水源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 为了满足建设的实际要求, 对工业区水源做好预防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农村水源污染而言, 在上游工矿企业在生产期间, 会向下游水源排放工业废水, 所以必须加强对污染源的管理与控制, 先是针对上游地区实施治理, 再对上游工矿企业提出严格的要求, 不允许将污水任意排放, 然后采取科学的措施对废水进行处理, 从而最大程度的确保农村饮水水源处于天然状态。其次, 成立水源保护区。为了实现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合理控制与处理, 农村当地结合饮用水区域, 成立相关地下污染水排放区,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废水予以严格的排放。此外, 在农村地区, 在建设渗水坑或者是渗水井等, 如果地下水存在污染现象, 要立即停止建设, 也要严禁污染水灌溉的行为发生, 继而防止污水源渗透到地下, 对饮用水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再次, 加大对农村水源区域的监管力度。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农村饮水安全, 必须认真落实监管工作, 在增强保护建设的前提下, 结合水源周边地区开展的情况, 对其定期的进行污水排放监测, 通过对污水传染和污水灌溉等情况实施观察, 一旦存在地下水受到污染的现象, 必须立即实施控制与处理。最后, 开展长期的水动态观测。定期对农村饮用水源予以取样, 对水源水质实施检测和化验, 如果水质发生变化, 应该找到水质变化的根本原因。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从而保证农村地下水源可以安全饮用[1]。
3.2 建设水质处理工程
通常情况下, 因为农村水流呈现出不规范分布的状况, 所以容易产生水质超标范围过于分散的现象, 因而在对农村饮水安全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处理时, 不能做到一一寻找水源, 所以难以达到统一处理和管理的效果, 基于此, 应该建设相关水质处理工程, 从而为饮水安全问题的高效处理提供有利的保障。对于一些村庄, 如果地形比较单一, 而且人口很多, 需要确定水源, 再采用正确的水处理工艺, 对水中存在的有害物质予以清除。若村庄处于不集中的边远地区, 人口相对比较少, 地下水的条件比较差, 地形呈现高低不一的现象, 此时, 不能从水源上做出处理, 针对此问题, 必须采取建立水质处理工程的措施, 对农村饮水安全中常见问题加以处理, 具体利用智能型饮水除氟装置和反渗透水质处理设备等, 对水质实施处理[2]。然而, 在对水质予以处理阶段, 还要选取适当的净水工艺, 结合农村的地质条件、水源规模和水质等因素, 选择高效的净水工艺, 并保证水质处理的经济性。同时, 可以采取慢滤加消毒的净水工艺, 或者是采用接触过滤加消毒的净水工艺, 如果农村的水源符合相关标准, 针对优质的地下水, 对其实施消毒处理, 在原水浊度长期不高于20NTU, 瞬间不超过60NTU时, 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 当农村选用水质超标的水源过程中, 在对污染的地表水加以处理期间, 应该强化常规的净水工艺[3]。在利用常规的净水工艺之前, 增加化学氧化处理或者是生物预处理的方法, 充分发挥有关工艺的作用, 继而保证水源的质量, 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3.3 对农村饮水工程运行期进行管理
为了促进农村饮水安全中常见问题得到有效处理, 当饮水工程建设完成之后, 在实际运行期, 也要对农村饮水工程运行期进行管理, 根据农村发展和不同类型的工程特点, 构建责权和职能明确的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 为了维护农民用水的权益, 充分引进市场竞争机制, 并且建设有效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和供水水价机制, 采取有偿供水的方法, 实现以水养水, 确保工程的稳定运行。同时, 为了保证饮水安全, 定期更新仪器设备, 不定期的针对饮水系统实施水质监测, 及时通报水质的情况, 从而实现从根本上确保农村饮水安全。总之, 对农村饮水工程运行期进行管理, 有助于处理农村饮水安全的常见问题, 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确保饮水安全工程得到居民的认可,应注重对区域内水质的管理,打造完善的水质监测制度,对饮水安全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以提高区域内的水质。同时,还要注重对水资源的管理,以达到对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同时,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农村地区具体情况构建用水保障制度,对水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和规划,对水资源检测的基本流程进行完善与优化,从而确保农村居民用水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腾敏洁.分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问题[J].建材与装饰,2020(08):192-193.
[2]董有龙.新时期如何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措施[J].农家参谋,2020(0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