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二十一世纪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经济进步越来越快,各类产品的运输频率也逐渐加快,社会生产对道路工程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有关部门应当对道路桥梁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在公路桥梁施工的技术上也应当贯彻更高标准的要求,更好的避免施工意外的发生。但是目前,在长期的公路桥梁使用中难免会出现病害的情况,我们必须要对其进行维护以保障道路的安全稳固。
关键词:公路桥梁;病害成因;养护管理
引文:在当前时代,出行的频率相较于以往更高,对于出行的安全保障要更加重视,因此道路桥梁的安全性能非常重要。在桥梁等设施的使用中,要定时进行维护检查,防止出现各种危害性事件,当公路桥梁设施出现病害时,要尽快进行维修,保障人们出行的安全。经济的发展让各类道路桥梁的建设加快,各种工程都处在建设的高峰期,这些设施的安全性对人民群众的出行有着重大影响,因此,本文围绕着公路桥梁病害成因与养护管理措施展开论述,希望能为公路桥梁的质量安全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公路桥梁的常见病害形式
(一)桥梁裂缝
桥梁裂缝是桥梁工程很常见的病害,施工时水泥的用量不达标会导致桥面可能出现龟裂的现象,石料和水的配比不当也有可能会导致桥面出现裂缝,桥梁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在施工处理时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施工操作的工作人员没有丰富的经验,在对桥面进行施工时,没有正确的进行清洗凿孔,在进行浇筑作业时没等水泥凝固就开始操作,导致桥面的缝隙不能契合的衔接,从而出现裂缝等现情况。另外,钢筋的绑扎要依据设计设置上下保护层,有的施工人员为了节约时间并没有在底层钢筋设置保护层垫块,导致桥梁浇筑完成底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完全没有达到设计要求。以上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桥梁的表面造成各种裂痕的出现,影响了桥梁的安全使用。
(二)地基处理不完善
桥梁的建造中会出现地基不稳固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要对地基的位置进行加固稳定,否则会使地基的沉降不够均匀,从而导致桥梁有着潜在的隐患。在桥梁的施工过程中,要提前对施工地点进行检查,很多施工单位没有提前观察现场的习惯,未能领会地质勘察的重要性,这就会导致施工方案时没有充分考虑到现场的具体情况,依靠着传统模式和数据报告进行施工操作[1]。不正确的施工方案会导致公路桥梁的安全性存在着巨大的隐患,没有实地考察就展开工程步骤会导致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难以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工人不了解现场的具体情况,只能按照设计的方案进行施工,最终导致建造的建筑地基容易出现沉降等危险,对公路桥梁的建造质量造成较大的威胁。
(三)公路桥梁维护工作不到位
桥梁在建造和使用的过程中,主体结构有所变化,这会让公路桥梁工程发生新的危害,并且这种结构性的损害会让桥梁的承重能力遭到破坏,如果不能尽快的解决这些问题,会使公路桥梁的运行陷入危险之中,维护工作不到位,仿佛是公路桥梁在使用当中的定时炸弹,很容易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2]。
二、公路桥梁的病害养护管理措施
(一)公路桥梁的裂缝处理
公路桥梁的裂缝问题与施工地所处的环境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不同的环境下裂缝产生的原因各不相同,在现有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使用不同的修补方法对公路桥梁裂缝处进行处理。修复人员需要对道路的使用材料进行检测,针对公路桥梁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处理,在现有的技术上多半使用表面、填充、注浆等方法来进行维修,表面维修的方法是适用范围较广、操作简便的方式,通过填埋比较小的裂缝来进行维护,这种维护的方式适合裂痕不严重的路面,处理起来也相对简单[3]。
注浆维护的方式多半是用于裂痕较大的路面,在这种大型裂痕中注入水泥等材料,可以很好的填充公路桥梁的路面裂痕,将裂缝重新结合在一起,避免进一步扩大化。而填充式的修补是在道路桥梁的情况非常恶劣时进行维护,当公路桥梁等道路设施大面积的出现裂痕断裂时,工作人员可以用商用混凝土等固定性的材料进行填埋,通过这种方式对道路桥梁的裂痕进行修补,更好的保障道路的安全性,解除路面裂缝的危险,方便群众出行。
如果桥梁产生结构性裂缝,威胁桥梁结构安全,便可以用结构补强法进行处理,结构补强法也是当下处理桥梁结构裂缝效果最为理想的加固方法之一。结构补强法在实际的的加固处理过程中主要是根据桥梁裂缝的类型来选择适合的加固方式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外应力增强法,这种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首先需要对桥梁的结构裂缝进行相关的受力测试,待测试结果出来之后,根据测试数据制定相关具体的增强方式来达到加固桥梁结构的目的。2、增加桥梁截面面积与配筋加固法,通常这种方法是需要在原本桥梁的底部或者侧面增加构件截面,这种增加的构件截面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力的钢筋或者型钢与混凝土的强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进而达到处理桥梁裂缝以及桥梁加固的目的。
(二)提高工程设计的实用性
公路桥梁工程最核心的环节是工程开工前的设计处理,工程的设计要严谨,在公路桥梁的设计中要实事求是,对现场的情况进行实地的勘察设计,工作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了解施工现场的土质情况,渗透到工程中的细节当中,在设计的时候要规划好具体的施工路线,注意避免公路桥梁病害的情况发生[4]。设计是一个工程的基础,合理的设计方案能让工程的实施更加顺利,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在设计的团队中要严格把关,保证桥梁工程的设计具有科学性。要对整个桥梁的布局进行把关,对每个细节严格把控,杜绝安全隐患的威胁,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桥梁的整体的结构是否合理,过于复杂的构造可能会导致桥梁的结构出现问题,要以桥梁的安全稳固为设计的第一重点,在设计的时候要紧密结合实际情况,每一个环节都要实地勘察清楚,避免设计方案跟实际情况有所偏差,否则这些偏差都会造成公路桥梁的潜在危险因素,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进行设计,保证桥梁公路的设计水平,保障人民的安全通行。
(三)建立健全公路桥梁日常养护管理制度
公路桥梁发生病害的原因大多数都与日常的养护管理措施不到位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为了最大程度避免公路桥梁发生病害的概率,建立健全公路桥梁日常养护管理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加大重视程度,从当下的实际日常管理养护实施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刻的分析,发现问题的所在,并通过相关的问题深化分析其日常养护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对不完善的地方进行系统性完善。如明确维护人员的职责范围、所要负责的具体路段、内容。只有有一个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才能让公路桥梁的日常养护管理有效的进行落实,以便延长使用寿命。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桥梁的建造和使用时,要时刻注意对其安全性能的保障,注重预防各种病害情况的发生,研究路面病害发生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的及时进行处理,按时维修,同时要注意对公路桥梁日常维护,定期进行保养清洗,延长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陈燃.公路桥梁伸缩缝常见病害成因分析及养护管理措施[J].智能城市,2019,5(10):98-99.
[2]吉海龙.农村公路桥梁病害成因与养护管理措施研究[J].交通世界,2017(26):115-116.
[3]娄静,许三军.农村公路桥梁病害分析及养护管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5):129.
[4]郄志朝.农村公路桥梁病害分析及养护管理措施[J].交通科技,2015(06):175-177.
[5]蒋海洋.公路桥梁伸缩缝常见病害成因分析及养护管理措施[J].工程与建设,2012,26(05):69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