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当前伴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当前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广泛应用在房屋建设中,比如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有效的降低施工的成本,而且还很好的提高了施工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施工的质量。但是即便如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因为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但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依然会有一些问题出现,甚至影响了工程施工质量,因此就要求我们对该技术进行不断改进和优化,从而使其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混凝土属于极为关键的一项基础技术,因为它具备原材料丰富、可塑性良好、强度等级高且可调节、耐久性好、抗压性强、成本低以及易加工等特征,所以被广泛应用在现代房屋建设中。在房屋建设时,我们要在选用混凝土技术的时候,首先清晰界定好有关的技术指标,将提高水平确保技术安全作为前提,达到提高房屋整体使用质量的最终目的。
1现阶段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合格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是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也将直接影响到整体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具体来说,这一问题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1)市面上混凝土原材料种类较多、形式各异,质量参差不齐。因此给施工单位的原材料采购工作带来了诸多难度,如果缺少对这部分工作的监管,便极易使质量有问题的施工材料流失施工现场,最终引发一系列质量安全问题。(2)混凝土模板无法满足实际施工需要。施工人员所选择的混凝土模板表面不够平整,且相互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缝隙,所以无法满足实际施工需要。此外,没有掌握好混凝土构件的尺寸、厚度,因此给实际混凝土结构施工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隐患,也影响到了工程的稳步推进。(3)混凝土原材料配置问题也会影响到实际施工质量。因此施工过程中也应当对这一环节的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将其落实到位。但从实际施工状况来看,却很少有施工单位能够做到这一点。
1.2露筋
在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过程当中,露筋问题有着较高的出现概率。众所周知,混凝土结构主要是由两部分所构成的:①钢筋;②混凝土,钢筋和混凝土的结合,能够极大的提升混凝土结构强度,提升整体施工质量。在建筑施工的时候应用混凝土,能够有效的避免钢筋外露。混凝土具备较高的粘度,钢筋和混凝土的融合,则能够有效避免露筋问题的出现。一旦粘合度不达标,必然就会导致出现露筋等质量问题。
1.3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
在建筑工程中,最为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混凝土裂缝的出现,而裂缝的出现会带来很多的质量问题,不仅会影响工程的稳定性,而且还会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产生裂缝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因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没有达标,再有就是施工人员的操作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而且在出现裂缝以后也没有采用科学的方式来进行补救,因此对建筑质量产生了很大的质量隐患。
2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2.1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质量
在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过程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材料,材料质量和整体施工质量息息相关。
因此施工人员在施工中要严格控制好施工材料的质量,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泥,这是必备材料,施工人员要充分结合施工要求合理的选择水泥类型,确保水泥质量达标,同时要确保水泥价格合理,避免增加成本支出。其次,骨料也是建筑混凝土施工必备材料,施工人员在选择骨料的时候也要确保满足施工要求。在建筑施工中,选择使用天然、人工骨料均可。最后,在建筑混凝土施工的整个过程当中,对于水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但是这却是最易于忽视的因素,导致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2模板施工
在房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技术的好坏可以在确保房屋建设整体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房屋经济效益。在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改良施工管理技术,逐渐提高混凝土施工的管理标准,进而提高房屋整体的安全性能。在具体的建筑环节,混凝土结构依靠模板系统成型,通常模板的板面、龙骨、链接撑拉锁固件和支撑结构等统一称之为模板。模板主要包括通用组合式模板、现场加工拼装模板、大模板、滑动模板、爬升模板、飞模等形式。普遍运用的是现场加工、拼装模板,有序地开展工作,确保施工质量,其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将模板施工技术运用做好。制作、拼接和拆除模板的工作都要适应于与之对应的工程施工步骤。在应用模板技术的时候,我们要增强勘查现场的工程情况,在对工程整体情况有所了解以后,安装前要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做好支撑基地找平、夯实工作,做好放线定位、标高测量工作,设置模板定位基准点。为确保施工建设合乎施工标准,以免发生形变等问题,安装过程中要注意:(1)按配板设计循序拼装,以保证模板系统的整体稳定。(2)配件必须装插牢固,要有足够的受压面积。(3)基础模板必须支撑牢固,防止变形。(4)模板下端必须垫平,并校正垂直度。(5)水平撑和剪刀撑必须牢固稳定。模板拆除首先需按混凝土构件跨度区分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再确认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可以通过混凝土试件实验或现场仪器检测确定。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按照制定的专项技术方案组织人员对模板进行拆。在实践中,如果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不高,那么在施工中会特别容易对施工材料主体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得局部出现受损情况,这样一来就极其容易从某种程度上对建筑的整体施工安全造成不小的影响,因此在施工建筑中,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展开安装、拆卸工作。
2.3把控浇筑施工要点
浇筑施工是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影响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重要阶段。建筑混凝土浇筑前,应先进行材料的规范检测与配比试验。现阶段,泵送施工是建筑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方式,在其材料配比中,应按照凝结时间的具体要求调整材料用量,同时需注重砂、石的颗粒级配、针片状含量、含泥量的取样试验。完成材料配置后,混凝土生产坍落度宜控制在(180±20)mm,同时混凝土含气量不宜超过3%。此外,应对混凝土结构内外墙体钢筋柱、安装插筋、模板安装质量进行有效检查,确保钢筋配置合理,模板固定良好。浇筑中,严格按照验筋验模、清仓、铺浆灌注、摊平振捣、做外墙水平止水缝、压实抹光、养护的流程进行施工。要求所有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到位,避免混凝土堆积或倾斜。同时进行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浇筑完成后,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此外,针对混凝土振捣管理,采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振捣时,振动棒抽动幅度保持在50~100mm,移动间距不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而每一个振点的振捣时间应控制在20~30s,当混凝土不再明显下沉且无气泡冒出时,停止振捣。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并不像想象的一般简单,其中蕴含的原理、采取的方法都十分讲究。为了保证房屋的质量,混凝土技术要不断解决裂缝的问题,并对裂缝产生能够做出合理的措施,并且还要引用先进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以促进中国建筑行业能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孔令敏.探究建筑房屋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13):40-41.
[2]卞卫平.试论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农家参谋,2020(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