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基础设施之一,人防工程主要用作保护国家、国民的安全,具有很大的战争潜力。尤其在全球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人防建设也显得更加意义深远。所以,在人防工程中,应兼顾平战功能,不仅需要设计好通风防烟排烟、空调系统,而且还需要综合考量防化防护、调温除湿等。因此,设计起来相当困难,其中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从人防工程出发,主要针对常见的设计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以促进人防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关键词:通风设计;人防工程;问题及方案
新世纪下,人防工程主要用作掩蔽战时人员、物资、保护人们的安全。在这个重要的场所,往往十分密闭、潮湿、难以散出热量、不易扑救火灾等。所以,通过通风系统,旨在控制人防空气具有很好的环境。针对防空地下室,在设计通风系统时,应注意战时各防护单元的独立性。在平时就有结合分区防火系统,如果平时与战时功能要求不吻合,就要及时转换平战功能。
一、人防通风设计的必要性
在现代化的社会中,尽管位处和平年代,但国家战争却无可预料。所以,在工程设计当中,应先设计好人防工程。作为人防工程中无可替代的组成部分之一,人防工程的规划设计需要设计人员按照项目实际的情况,根据人防等级来展开合理化的设计工作。在整个工程中,人防工程设计属于极为关键的环节。在战争的时候,主要需要通过人防工程,来起到以下作用:战时用于遮蔽人员,提供给战时军用车辆、物资必要的储藏地点。即便在和平年代,也可转化人防工程为地下停车场或商业建筑,提供给人们生活上的便利。通过平战结合形成的人防工程,能有机统一战备、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效益,并且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人防工程有着战时保护国民安全的作用,但是人防工程属于隐蔽场所,且大多安置在地下室。所以在进行设计时,需要注意整体的通风效果。伴随城市的持续建设与发展,国民对人民防空也在不断深入、全面地认知,并且更加关注人防的使用功能和整体质量安全。其中的通风问题属于防空建设中常常被忽略的问题,也非常容易致使防空建筑中出现安全问题。针对当前现代化的防空建设中,一般会以地下室为主要的防空工程。在和平的时候,主要将地下室用作仓库或车库。而在发生战争时,则用作防空工程,以很好地掩护人们。所以,在通风设计上,应达到平常的消防排烟、通风的要求。在设计通风工程中,与实际结合。通过通风设计,维持人防空气的整体流畅度,真正达到战时隔绝、过滤、清洁方面的要求。所以,应科学地设计通风工程,改善平战气流结构组织。但在具体的工程中,针对平战通风,却常常难以满足气流组织要求,所以不免会出现问题。在人防工程中,地下室作为一个密闭的地方,常常会在战时出现空气不畅流通的问题,甚至存在有害有毒的气体。所以如果通风不得当,长时间位处其中就会有害身体健康。
二、人防通风设计的要求
通过人防工程,能够保护国家及民众的安全、加快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尽管人防建设现已备受政府部门所关注,但在整个设计环节,尤其是通风设计上还有很多的问题存在着。所以为了改进设计质量,就应注意满足以下要求:①隔绝通风。通过隔绝通风,旨在避免被污染的大量空气,直接流入地下室,而伤害到人们的健康。尤其是在滤毒通风突然失效时,就需要加强这种措施。通过该通风方式,只可以在地下防空室当中不断循环,并且完全和外界进行隔绝。所以,在进行设计时,应控制隔绝在一定程度的防护时间以内。通过完全隔绝防空地下室和人防外界空气(也就是一切进、排风孔口都被关闭),来严格控制地下室内部的二氧化碳实际浓度切实在允许的区间。②清洁通风。通过清洁通风,旨在在地下室以外存在未被污染的自然空气,而选择的通风模式。在进行使用中,地下室中进入的空气,未被通风口所污染,不必处理空气。但在清洁通风中,应时时刻刻警戒。因为在战时会有各式各样的有毒、有害的不良气体。所以在设计中不容忽视这种问题。这样在战时空气就不至于会危及掩蔽在人防室人们的安全性。③滤毒通风。一旦爆发战争,就常常出现有毒有害的各种气体。伴随先进科技的飞快发展,生化核武器也越来越多,更属于战争中的关键性武器。所以,在地下室进行通风中,应注意通风中必要的滤毒处理。这样便可以控制好空气中含有毒物的水平,在不危害人们健康的时候,方才可送入地下室。而其中的消防问题属于一切人防中的重点,通过防排烟不得当,就会直接影响火灾后人们的安全疏散。因此,必须精心做好设计工作,防止防排烟体系出现问题。
三、人防通风常见的设计问题
在人防设计中,通风设计属于很重要的环节。然而,在设计方案的阶段,常常会因为设计深度问题,而严重影响人防通风的效果。具体而言,人防通风在设计上主要有以下常见问题:
1、胡乱计算热湿负荷
在《人防设计规范》中,提出平时人防室温和湿度要求如下:在夏天温度为26~28℃时,宜控制湿度在70~80%以下。针对手术室、急救室等要求特殊,宜控制湿度50~70%。在设计通风空调时,应计算热湿负荷,进而明确除湿量、进排风量等,以方便改善通风空调方面的设计。然而,许多设计人员并未严格展开计算工作,而应按照经验,来科学地选择通风空调设备,进而令设备无法达到需要,令地下室内部出现夏季偏低温度,增大内外温差,而引起墙壁出现水珠,而出现低温潮湿的室内环境,最终影响到使用者的健康。
2、新风问题
按照《人防设计规范》,在设计平战结合地下室新风量,可从各种使用功能出发,来确定最终的值。然而,需要保持与地上建筑物相同的通风标准,通常不可以在30m3/人·h以下。然而,部分设计人员太过注重节能、低造价,而无法满足最低标准。例如,在设计某人防地下室时,根据换气次数,来具体确定新风量,致使平均新风量仅有20m3/人·h。所以,新风量远远不足,进而致使室内存在超标的有害气体,过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从而降低空气质量,以至于在地下室施工人员难以正常工作。部分尽管理论新风量可达到要求,但因为防爆波活门不匹配所需新风量,而具有过大的进风段风速,所以即便平时打开全部的活门,也很难达到要求,引起新风量不足问题。
3、气流组织不当
在设计部分人防工程时,如果一味地追求更小的造价,而简易化设计通风系统,进而令地下室通风难以达到要求,引起废弃风难以排出去、无法顺畅送风等问题。同时,还常常忽视除尘消声工作。在设计通风时,尤其常常会未注意到除尘消,甚至压根就未考虑。部分送风段有安装消声器,却遗漏了回风段。部分除尘器忽视了阻力计算问题,就无法达到使用需要。
4、通风二次污染问题
通过大量通新风,可以有效除湿,然而部分新风系统没有安装旁通管。针对全部新风,必须通过除湿设备,所以增大了通风阻力,以至于引起了二次污染,令通风换气难以进行。在设计进、排风时,采取不合理的1:3设置。部分设计人员有合并进、排风口和人防出入口,而引起新污染风源。部分则会过近设计进排风口,进而引起刚排出的废气,又再次由进风口向地下室涌进。
四、通风设计中解决问题的方案
1、认真计算人防热湿负荷
首先,科学地确定人防工程内外温湿度的参数,以进一步准确算出热湿负荷,如人员进出及壁面的散热散湿以及设备散热、新风热量及湿度、水面散湿。再算出热湿比,并且初步设计通风系统,再算出阻力。然后,按照算出的热湿负荷和整个系统的阻力,科学地选择具体的通风设备。最后,验算复核,要求设计人员,严禁不计算只根据经验,选用通风设备。
2、改善新风设计
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伴随人们在建筑要求上的提高,人们也开始逐步认识到人防建设中通风的重要性。为了改善人防环境、优化空气质量,有关方面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有尝试采取各种方法,来进一步提升新风的质量,常用的办法如下所示:室内增大新风量、控制或消除污染、加强空气自净。在人防工程中,通过加大新风,有助于改善人防内部的整体环境。但在该过程中,却就人防通风设备,进一步增大空气处理机械设备的负荷,以至于在设计中出现不经济的现象。因此需要科学地控制新风量,通常约为30~40m/人·h。此外,还应通过有效的措施,来及时消除污染问题。在过滤空气上,必须按照本地空气污染基础指数,来科学地选用过滤器,以便高效展开过滤,方便更换维修。
3、优化气流组织
针对大规模的人防工程,需要均匀布置送回风口。通常而言,宜通过上送上回或下回的方式,来尽量防止侧送侧回现象,而在送回风口,需要用到直片式散流器,控制气流射角为40°或以下,从而令气流直达人防活动区。其中的防毒通道就是通过一道密闭门及防护门一起构成,可以用于通风换气,凭借超压排气来隔断毒剂直接侵入室内。据《人防设计规范》提出,掩蔽二等人员的地方,针对滤毒防毒通风,宜控制防毒通道一小时至少换气40次。但很多人防口部设计,却设置了过大的防毒通道,以至于换气次数难以满足战时要求,所以需要注意控制。
4、控制通风系统
在人防通风系统中,布置的合理性与通风质量直接相关。针对存在通风空调的通风系统,宜选用一次回风,以新风量+回风量来规划设计通风量。通过混合新风和回风后,通过必要的处理后,再向室内输送,有需要的话甚至还可引进二次回风。然而,设计人员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方面,尽可能不要在地沟和吊顶处设置回风道,以免带入吊顶材料发出的有害有毒气体或者地沟中存在的潮湿霉变有害气体,而降低新风质量。另一方面,在系统中,设计全新风体系,莅临春秋时不可以向室内直接输入未经处理的空气,以达到顺利换气的目的。
五、结语
总之,伴随建设需求量的日益增大,当前的人防通风规划设计也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化人防建设中的重难点环节。其实通风设计,属于战时、平时都需要注意的人防重点工作,在平时这种地下室用作仓库或车库时,也需要优质的空气,所以要求很高常常出现问题。所以在设计人防通风中,作为设计人员,就应根据规范严格展开设计工作,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来解决设计方面的常见问题。从人防的实际功能要求出发,来优化设计通风系统。设计人员唯有严格根据规范要求来认真计算并且加以校核,方才可设计出与规范要求完全吻合的通风系统,以推动人防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要凯.解析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J].中国住宅设施,2020(01):51-52+23.
[2]彭浩.人防工程中的防化通风设计探讨[J].居业,2019(10):10-11.
[3]彭浩.人防通风空调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6):231-232.
[4]左丹.人防工程中的防化通风设计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09):227-228.
[5]葛洪元.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人防战时通风设计优化分析[J].隧道与轨道交通,2017(04):7-9+13+51.
[6]陈曲,朱鹏.浅谈如何做好人防工程通风优化设计[J].科技视界,2015(1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