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中梁板结构受力在后浇带施工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卷12期   作者:1王瑞平 2马峰 3翟军伟
[导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和祖国现代化建设有条不紊的展开,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和祖国现代化建设有条不紊的展开, 一个全新的中国正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后浇技术会引起建筑梁式、板式结构压力变化。如果施工人员不够小心专业,会进而降低整体建筑物稳固系数。具体来说,梁式、板式结构受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关键词】建筑行业;施工现场;梁板结构;受力问题;优化策略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和祖国现代化建设有条不紊的展开, 一个全新的中国正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祖国各地的各种建筑工程, 更是国家繁荣的实际表现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有力证据。宏伟挺拔的建筑、现代化大城市一片片的楼群,是中国鼎盛的标志。而在实际工程兴建中,建筑工程兴建速度、工程质量更是重点需要考察的问题。具体到建筑物后浇带施工环节里的梁式、板式结构实际受力情况,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文章分析具体梁板控制、受力问题,以期为其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1建筑施工梁、板结构变化问题
        笼统地看待后浇带问题,后浇带宽度有 8cm 和 10cm 两种规格。但是无论是两种规格中具体哪一种,都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引起梁式、板式结构发生变化。具体来说,建筑物梁式、板式钢筋的结构从连续型变为悬挑型,变化的结果是钢筋不能达到建筑预期方案。进一步的,钢筋结构变化会使钢筋结构变得不能够承担初始设计的承受力度,进而建筑物安全稳固度会降低。针对这个问题,工程技术人员会重新计算并重构钢筋结构,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重新构建钢筋结构和力度计算是一个非常专业、非常复杂的过程,很容易就出现些许的失误。甚至于,一些不够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忽略了钢筋计算组合问题,进而为建筑物实际质量埋下隐患。
2建筑工程梁、板式结构优化策略
        2.1针对工程结构的优化方案。
        其一,整体建筑结构设计。若初始设计时将建筑物构架设计成连续式构架,则实际工作中会使用错误的钢筋参数和组建结构。所以起初应将建筑物结构设计成悬挑式结构。而建筑物结构的构建,需要对工程全貌进行细致研究,在实际设计梁式、板式结构时,需要事先对建筑工作所需要的钢筋数量和其他材料进行提前计算和构建。其二,细致检查并核算钢筋承重情况。实际的建筑物钢筋承重情况会与理论设计产生一些变化。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钢筋承重情况不可全凭理论计算,而是要实际进行量化,确实弄清楚钢筋实际数据。如果发现钢筋负荷过重的情况,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添加钢筋或使用竖向支撑技术来给予帮助支撑。其三,强化施工技艺环节。在实际建筑工程后浇工作中,施工技艺娴熟、水平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施工技艺其实包含很多方面内容。例如在梁式结构的工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先用混凝土浇筑然后再开始梁上部分填充墙的砌筑工作。在混凝土保护下,梁上部工程可以更好地达到建筑预期目标。其四,严格按照工程设计钢筋架设。具体来说,很多施工人员在对竖向钢筋结构进行处理时,会将钢筋之间的距离拉大架设,这样会引起钢筋整体承受能力偏低。此类结构必须严格按照工程钢筋设计图来进行铺设。其五,支撑板具拆除时间点的把控。

在支撑板具去除环节,若时间点过早,那么梁式、板式结构就可能在整体结构没稳固之前就承受过多压力而产生质量问题。若混凝土强度没有稳定时过早拆除支撑,也会增加梁式、板式结构的压力。可见,混凝土结构强度达到预期之时是拆除支撑最合适的时机。
2.2确保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结构,作为钢筋的保护层,和钢筋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结构而不该区分对待。混凝土质量不容忽视。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其一,混凝土混合比例。对混凝土配比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执行。混凝土中实际微小泥土含量等一些微乎其微的因素都会对实际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基于此, 从原材料选取阶段就严格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其二,混凝土制作工艺管理。混凝土质量与实际混凝土制作工艺也有很大关联。混凝土搅拌精度、搅拌机器质量、搅拌时间都会影响混凝土密实度。所以,制作工程不可马虎。其三,混凝土实际使用管控。混凝土在生产完成后实际使用流程也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举例来说, 搁置时间久了(过夜)的混凝土会降低吸附、凝集力。为了提供更高质量的混凝土,相关工作人员要严格管控混凝土实际使用情况,确保混凝土可以充分满足施工需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梁式、支撑连接部分的混凝土也要重点进行处理。
2.3加大施工管理力度,规范施工管理条例。
        其一,应增强施工管理人员意识,提升管理人员责任心。这方面,建筑企业应强化施工管理人员思想教育,对他们进行量化考核,对于不称职的一线管理人员给予批评甚至罚款;对于工作认真的管理人员则给予表扬或奖励。这样,对于工程质量的整体把控才能提升。其二, 建立明确、规范的工程管理条例,以便让管理人员有详细规条可以依照实行。
2.4强化工作人员素质。
        在施工现场的实际工作人员是实际工作在一线的工人,而这些工人由于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实际建筑工作经验较少的情况下,他们很难完全实现工程设计人员初始设定目标。所以,事先组织工人进行系统的学习教育则是先决条件。工人应从建筑工程整体认知开始,实际自身岗位工作需求和细节, 建筑工地安全知识,实际用电知识,工程材料认知等各个角度进行学习。只有整体增加工人知识,工人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得心应手,更称职的发挥个人作用,完成初期设定目标、工程预期质量和强度。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概述了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后浇带工作中梁式、板式结构受力常见问题以及优化解决策略。广大工作在第一线的工程设计人员若从实际出发,细心专研,必能找到更多、更好的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愿本文作为思想启发点, 为实际工程设计人员的实际工作带来好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国峰 . BIM 在建筑工程岩土勘察三维虚拟现实可视化中的应用 [J]. 建筑技术 ,2017,(3):275-277.
[2]叶文军. 建筑工程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问题的探析[J]. 装饰装修天地 ,2017,(1):95.
[3]周炫. 民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 ,2017,(6):221-221.
[4]刘九红 . 后浇带的设置方案及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J]. 山西建筑 ,2009,(9):154-155.
[5]綦书怡. 试论建筑工程中梁板模板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9):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