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本文主要阐述了公立医院改革对检验学科传统发展方式的影响;要适应医改的新形势,检验科必须从思想观念、发展方向、行为模式等各方面转变;具体提出了转变发展思路、强化科室内涵建设、经济运营精细化管理、亚专业建设、人才队伍培养、拓展业务辐射范围等六个方向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 公立医院改革;转变发展方向
20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年38号)[1],标志着新一轮公立医院改革的开始。文件的主要精神是:维护城市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构建合理的医疗体系和分级医疗格局;控制城市大医院的发展规模和诊疗人次;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降低群众的就医费用;破除以药养医的落后机制,降低药占比与耗占比,提高医疗技术服务的价格。湖北省提出了具体的考核指标:⑴医院总收入增长要与本地区年均增长幅度相适应。⑵百元医疗收入中药占比为30%3。⑶百元医疗收入中耗占比为20%。⑷百元医疗收入中医疗技术服务占比为35%。⑸员工薪酬为医院总收入的35%。⑹临床路径病例数占出院病例的35%35%,单病种付费的病种不少于100个。
检验科作为重要的医技科室,检验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10%以上,是医院重要的创收科室和利润点。因此,检验科客观上存在着注重追求经济效益,通过增加检验项目,扩大检验套餐等途径实现收入的快速增长的现象。
为了适应公立医院改革的新形势,回归医疗行业以治病救人为本,以社会效益主要目标的本质属性,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检验科必须从思想观念、发展方向及行为模式上实现彻底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以疾病为导向,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检验信息;破除逐利机制,弱化经济意识,强化检验学科的学术功能;加强内涵建设,做到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在经济运营上做到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成本,节约支出,实现有效益的增长[4]。
1.转变发展思路,摈弃注重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回归医学检验学科的本质属性:
为临床和患者提供准确性、时效性、经济性的检验结果,是医学检验学科的本质属性。要降低检验费,纠正用扩大检验套餐,开展高值检验项目等措施来增加收入的传统做法,根据疾病要求和专业特点设计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检验项目,做到合理检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2.加强科室内涵建设,促进科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
以国家法律法规为指导,按照ISO1598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重新修订检验科质量体系和管理制度,合理设置管理层次,找出科室薄弱环节,列出问题清单,逐项整改,提升科室管理水平。
3.科室运营中控制各种支出,以降低耗占比为工作重点,提升经济效益:
3.11调整检验耗材的价格、种类及数量。大幅降低检验试剂的采购价格,减少试剂浪费。
3.2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优先使用国产检验试剂;
3.3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减少人员数量,节约人力成本;加强仪器的维护保养,尽量延长使用寿命,节约仪器折旧费用。
4..重点建设能体现检验学术价值,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亚专业
4.1细胞形态学: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在血液细胞、体液细胞、尿液有形成分、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形态学识别上的优势,弥补自动化仪器的不足,防止重要价值信息的漏检。
4.2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专业目前主要局限于病原微生物的基因检测,要进一步拓展到人体自身基因分析,应用于优生优育、肿瘤个性化诊断及治疗、健康体检等.
4.3自身免疫抗体检测:风湿免疫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自身免疫抗体的实验室检测已成为免疫专业的发展热点。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将免疫性肾病、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狼疮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等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作为免疫专业的发展重点。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植学科发展后劲:
5.1年轻员工的培养:新入职的年轻员工要进行6个月的岗位轮训,熟悉了解各岗位的工作流程,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常值班。
5.2业务骨干的培养:年轻员工经过3-5年的专业轮岗,能熟练掌握主要专业的检验技术、质量控制、仪器的维护保养等基本技能。
5.3管理人才的培养:选拔工作积极、业务能力强、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业务骨干作为科室管理人才培养,协助科主任负责行政管理、业务管理、质量控制等某一方面的管理工作,积累管理经验,作为科室的储备干部。
5.4特殊专业人才的培养:细菌专业、血液细胞学专业、内审员、大型仪器操作人员等特殊专业人才,通过参加专业培训班、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等途径进行培养。
6.拓展业务范围,扩大学科辐射影响范围,建设一流的区域检验中心[2,]:
我院检验科作为孝南区检验中心从2016年正式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8年1-12月累计接受基层医院检验标本23754例,发生检验费金额197万元。由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标本物流、推广营销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影响了基层医院标本的送检积极性和检验中心的发展。做大做强区域性检验中心既是公立医院医改的大方向,也是检验科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6.1要尽快解决标本物流运输不及时,结果传输时间长,与基层医院无网络连接等瓶颈问题。
6.2检验科要高度重视基层送检标本的检验工作,认真对待标本的接收登记、质量控制、结果发送、报告查询等每个环节,确保检验质量和服务质量。
6.3继续拓展服务范围,加强市场营销,承接城区的民营医院外送检验业务。
6.4引进民间资本与第三方合作共建检验中心,借助民营机构在资本、技术、市场营销、运营机制等方面的优势,进行科室标准化建设,仪器设备提档升级,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38号.
[2]陈洪卫,彭亮,侯彦强.上海市松江区区域检验中心建设的与探索与实践[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8):2569-2570.
[3]马琼芳. 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内部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医院管理论坛,2013,28(3):15-16.
[4]赵真宗,张振双.试谈医学检验与检验医学的发展[J].中国保健营养杂志,2016,26(28):
[5]陈学军.澳大利亚医学实验室检验流程借鉴[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8):636-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