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所导致的皮下血肿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从我科收治的需进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中选取77例,患者入院时间段为2020年4月-2020年7月,每日对患者照常进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观察患者的皮下血肿情况并分析造成原因,进而探讨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77例研究对象中1例因注射方式不当出现皮下血肿,发生率为1.30%(1/77)。结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血肿的原因众多,因注射方式不当是主要原因之一,在患者进行低分子皮下注射时,要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患者皮下血肿发生率。
关键词: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皮下血肿;原因分析;护理对策
临床上预防及治疗深部静脉血栓时常使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同时该法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梗等疾病。但是在临床应用中,该法除发生轻微出血、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外,还常发生皮下血肿[1]。现从我科中选取77例使用该治疗方法的患者,对其进行皮下血肿原因的分析,并探讨相关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于我科在2020年4月-2020年7月份使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的77例患者,男性、女性分别为42例、35例,年龄30-82(49.75±5.29)岁。
1.2研究方法
研究期间对患者进行常规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观察并记录患者皮下血肿发生情况,记录发生原因。
2结果
77例患者中有1例因注射方式不当发生皮下血肿,发生率为1.30%。
3讨论
3.1皮下血肿发生原因分析
3.1.1注射方式不当
由于人体腹部下皮组织疏松且相对来说毛细血管较少,因此在进行低分子肝素注射时首选为腹部皮下注射。正确的注射方式是先进行消毒、排气,再用左手中、拇、食指在患者指腹捏起穿刺点周围5-6cm皮肤,使皮下组织形成高度约为1.2cm的褶皱,再用右手持针垂直将针头刺入患者褶皱顶部,并使用右手无名指及中指将注射器进行固定,回抽针栓待无回血现象再将药液注入人体,注射完成停留约10s拔针并放开褶皱,使用无菌棉签按压注射部位。但由于部分患者的皮下组织较薄,医护人员捏起患者皮肤将注射针斜插入患者肌层,针头在患者体内左右摇动,会破坏患者的毛细血管,导致患者毛细血管破裂,最终形成血肿[2]。本次研究发现因注射方式不当导致1例患者发生血肿。
3.1.2按压时间不足、按压方式不对
若患者注射完成后,按压的时间过短,会使血液没有充足的时间凝固,进而极易出血,最终形成血肿。除此之外,若在按压时来回揉搓,也会导致局部毛细血管的破裂,进而出血造成血肿。
3.1.3注射部位差异
若患者再次注射低分子肝素的部位与上次注射部位的针距过小,或是医护人员在注射时捏起的患者皮肤或皮下组织太少,都会导致注射针进入患者皮肤后,触碰到之前的注射部位,从而将该部位的药物浓度提升上去,最终引起患者出现血肿,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选择正确的注射部位极为重要。
3.2护理对策
3.2.1选择合适的注射方式
患者用药前进行评估,即患者疾病史与过敏史,并在用药中注意药物的禁忌搭配,对患者凝血四项检查的结果进行查看分析,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消化道、黏膜出血症状,对患者注射前需进行排气处理,针头向下,用手弹直至空气在药液上方即可,在患者进行注射过程中便不需要排气。注射时,引导患者选择平卧屈膝位或坐位,对其皮肤进行两次消毒,用左手中、拇、食指在患者指腹捏起穿刺点周围5-6cm皮肤,使其呈一褶皱,高度为1.2cm以上,再以持笔手法持针,在患者皮褶顶部垂直进针,长度约为针头1/2-1/3。固定注射器,待抽回血无回血时推动针栓,缓慢注入药液,完毕后停留10s,维持推针手势垂直将针拔出。
3.2.2适当延长按压时间、规范按压方式
注射完成后,可适当将对注射部位的按压延长至3-5 min,若患者同时期使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应延长按压时间至5-6 min左右,同时对注射点进行按压时,需要将两个穿刺点同时按压,按压力约能将皮肤按压下陷1 cm左右即可,切忌热敷、揉搓按压点。此外在对患者进行低分子肝素的皮下注射的前后,可适当对其进行5 min左右的冷敷,能够起到预防性皮下出血而导致血肿的作用。
3.2.3合理选择注射部位
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可选择患者腹壁前外侧脐周4-10 cm部位,尽量避开腹直肌部位,且在注射时一定要避免在同一注射点上重复注射,保证前后两次注射点>2 cm。
综上所述,导致患者发生血肿的原因较多,如注射方式不当,按压时间不足与方式的不合理、与注射部位差异等,为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可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漆红梅,颜琼,易小红,等.复方桐叶烧伤油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并发症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9,33(8):1414-1415.
[2]罗丹,陈丽.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导致皮下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S2):690-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