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性康复护理对伴发吞咽困难及张口受限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收治鼻咽癌放疗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以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入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系统性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整体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门齿间距大于常规组,且康复护理以及洼田饮水试验有效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系统性康复护理能够切实增强吞咽功能、扩大门齿间距,是改善伴发吞咽困难及张口受限鼻咽癌放疗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吞咽困难;张口受限;康复护理
放疗是鼻咽癌最为重要的临床治疗途径,尽管医学技术的进步大幅提升了鼻咽癌患者的生存期,但亦可导致正常组织伴发晚期放疗反应,其中以吞咽困难、张口受限最为突出[1,2]。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总结出一套实用性较强的系统性康复护理方案,旨在通过康复护理缓解放疗至吞咽困难、张口受限,改善患者有效生存期生活质量。为进一步观察该康复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笔者开展了临床研究,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纳入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收治鼻咽癌放疗患者106例进行对照研究,以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入研究组和常规组,53例为一组。入选者年龄为42-64岁,病程为3-7个月,其中男性72例,女性34例,Ⅱ期4例,Ⅲ期36例,Ⅳa期13例,对比两组上述一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常规组
针对患者病情实际予以针对性治疗如以营养支持纠正营养不良,以抗感染疗法控制吸入性肺炎等。
1.2.2研究组
在常规组基础上辅以系统性康复护理,内容如下:
1.2.2.1主动训练
①监督患者每天进行口腔张合训练,同时模仿口嚼口香糖的动作练习上下排牙对齐张闭,张合停留时间为5s,一日3组,一组30-40次;②督导患者每天进行鼓腮、咀嚼、微笑、发声、屏气、吞咽、卷舌、伸/缩舌等动作,一日3组,一组10-15min;③嘱患者侧弯、旋转、前倾、后伸头颈,一日三组,一组10-15min;④维持抬头/低头姿势反复练习空口吞咽,一日三组,一组5min;⑤督导患者在进食期间交替练习吞咽、空吞咽,且吞咽的食物应自流食向半流食、普食过渡,一日3组,一组10min[3]。
1.2.2.2被动训练
①按摩颞颌关节附带周边肌肉组织,按摩时应遵循肌纤维排列规律,避免逆行按摩且避开破损区,一日1-2组,一组5-10min;②借助纱布包裹患者舌头并轻柔牵引,使舌头被动向不同方向活动,一日2组,一组5min;③以张口器扩张患者口腔,张口器规格和类型应与患者口型相符,同时勿损伤口腔黏膜,一日2组,一组5min;④维持坐位,双手掌心与墙面垂直,避免胸廓不稳,张口发“啊”音,一日2组,一组5min;⑤实施门德尔松氏吞咽康复手法,在患者吸气后闭气时对杓状软骨部位施压,逼迫吞咽和即时咳嗽,以此实现声门上方吞咽,而后向前伸直舌头,用力回缩舌根并同步吞咽,并练习鼓腮、缩腮式吞咽,详细阐明吞咽技巧。
1.3观察指标[4]
对比治后三个月两组门齿间距变化、康复护理有效率、洼田饮水试验结局。①康复护理效果测评使用正常组织晚期放疗反应LENTSOMA分级系统,其等级分为Ⅰ级(门齿间距为2.1-3.0cm,张口略受限),Ⅱ级(门齿间距为1.1-2.0cm,进硬食困难),Ⅲ级(门齿间距为0.5-1.0cm,进软食困难),Ⅳ级(门齿间距不足0.5cm,倚靠鼻饲),有效为等级上升,稳定为等级不变,恶化为等级下降。②洼田饮水试验分值范围为1-5分,5s内一次性饮毕30ml温水且未有呛咳、中断现象记为1分,饮毕用时多于5s,一次性饮毕或两次饮毕但并未有呛咳、中断现象记为2分,一次性饮毕但伴发呛咳现象记为3分,两次饮毕且伴发呛咳记4分,不可饮毕且伴发呛咳记5分。其中治前评分与治后评分相减之差小于0视为恶化,等于0视为稳定,等于1视为有效,大于1视为显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门齿间距变化和康复护理有效率,见表1。
.png)
3讨论
鼻咽癌放疗患者伴发吞咽困难和张口受限无疑会影响营养的补给,诱发营养不良降低抵抗力和免疫力[5]。更为重要的是,吞咽困难还会导致误吸反流诱发吸入性肺炎等,不利于疾病的转归。通常,临床治疗吞咽困难多侧重因吞咽困难造成的营养不良及感染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吞咽困难病因,因此康复效果欠佳。伴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康复治疗和干预在临床的应用愈发广泛,且其应用效果得到了普遍认可[6-7]。在本次研究中,康复师针对患者实际实施主被动训练,通过锻炼口腔系统(舌、咽、喉)及其周边组织功能(颞颌关节、颈部肌群)能够有效强化咀嚼肌、舌肌等肌群力量,提升关节活动度,继而解除张口受限、吞咽困难。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门齿间距大于常规组,且康复护理以及洼田饮水试验有效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由此表明,系统性康复护理能够切实增强吞咽功能、扩大门齿间距,是改善伴发吞咽困难及张口受限鼻咽癌放疗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林艳钦,郭凤英,吴珠芳,等.系统康复护理在鼻咽癌放疗患者吞咽困难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9):96-97.
[2]王剑.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吞咽困难及张口受限的系统康复治疗疗效分析[J].中国医刊,2018,53(08):921-923.
[3]王润梅,杨昊,赵丰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吞咽困难及张口受限的系统康复治疗与疗效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7,26(16):15-16.
[4]陈善联,郭锦.鼻咽癌患者经放射治疗后引起的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5):42-43.
[5]陆红梅,顾丽丽.应用程序化疼痛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09):113-115.
[6]杨福兰.早期综合护理减轻鼻咽癌患者放疗副作用的效果观察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6):75.
[7]黄丽霞.优质护理干预对降低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研究[J].吉林医学,2019,40(07):164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