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盆底康复治疗在宫颈癌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4期   作者:杨茹雪 671000
[导读] 研究盆底康复治疗在宫颈癌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在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间接收的宫颈癌患者中选择6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
        【摘要】目的:研究盆底康复治疗在宫颈癌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在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间接收的宫颈癌患者中选择6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宫颈癌手术治疗,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此基础上增加盆地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3个月后,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护理时应用盆地康复治疗方法,可有效促进盆底肌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盆底康复治疗;宫颈癌;康复护理

        宫颈癌主要是由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性感染而引起,患病后可能存在阴道出血、阴道排液异常、下腹痛、便秘以及下肢肿痛等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尿毒症。手术切除手术是宫颈癌治疗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式,但其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性较高,其中最为常见的为盆底肌功能障碍[1]。为促进宫颈癌患者术后盆底肌功能恢复,保证其生活质量,本院进行了盆底康复治疗在宫颈癌术后康复护理中应用方法与效果的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间接收的宫颈癌患者中选择6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最低42岁,最高70岁,平均(50.38±2.67)岁;观察组30例,最低41岁,最高70岁,平均(50.25±2.8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本院伦理委员会知晓并批准本次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内容: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心理护理工作,进行健康宣讲,使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同时告知患者术后作息、运动及饮食注意事项。
        观察组30例在此基础上增加盆地康复治疗,方法如下:
        (1)早期康复治疗:为缩短产妇盆地肌术后恢复时间,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手术前饮水,部分患者可在医生建议下饮用适量能量饮料;应注意一般情况下,术后4h左右患者可进全流食物;同时为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尽量减少负压,可指导患者嚼口香糖。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应注意患者尿管置入的情况,做好清洁、消毒工作,降低感染风险,并在患者身体允许下尽量缩短使用尿管的时间,以避免产生依赖性。
        (2)电子生物疗法;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治疗仪器的帮助了解患者身体情况,进而确定相关参数进行电刺激训练,其中包括了电刺激强度、频率以及反馈方式等内容,可有效激活相关受损肌肉,提高其运动能力,同时还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引导紧缩度。通常情况下,患者进行电子生物反馈技术评估盆底肌并进行治疗的频次应控制在2次/周,且应注意相邻两次之间应至少间隔24h。
        (3)凯格尔运动训练;其主要是训练肛提肌等肌肉群的收缩性。

要求患者根据自身身体接受情况保持仰卧位、坐位或者是站立等姿势,保持身心放松、呼吸平缓,而后一边慢慢吸气一边慢慢收缩臀部肌肉,同时提肛,使得尿道、肛门以及阴道等部位保持紧闭的状态,坚持5-10s左右;而后慢慢呼气并放松肌肉,凯乐尔运动训练频次为2-3次/d,15-20s/次,一般训练6-8周可观察到患者改善效果明显或痊愈。
        (4)注意事项;进行盆地康复训练时,可以在弹力球、弹力带等道具的辅助下进行训练。患者出院后,也应在医生建议下坚持进行盆底肌训练,且医院应建立患者资料卡,以便于进行电话随访、记录患者恢复情况,以便于解答患者疑问。
1.3指标判定
        本次研究中,护理显效表示患者盆底肌恢复良好,收缩自然,能够持续对抗且在5s以上;有效表示患者盆底肌收缩及持续性均存在一定限制;无效表示其盆底肌情况基本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版本)进行统计学分析,用x2进行计数资料(n,%)检验。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发现,3个月后,观察组30例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30例患者中各恢复情况人数依次为15、13、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比使用x2进行计数资料(n,%)检验有:x2=6.900,P=0.009,即表示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偏高,且发病具有年轻化倾向。现目前,大多需要通过手术切除子宫的方式进行治疗,但由于手术本身会患者存在创伤,且手术操作水平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性偏高,尤其是盆底肌功能,其受手术的影响较大,所以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更为细致的护理[2]。
         常规宫颈癌术后护理内容与一般手术术后护理内容较为相似,重点为患者患处及心理护理,对并发症及预后的关注较低。而盆地康复治疗主要是针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盆底肌功能障碍现象而出现的方法,其包括了电子生物疗法与定向运动疗法两个方面,前者可有效反应患者盆底肌情况,进而针对性进行电刺激,以增强受损盆底肌活性,促进盆底肌功能恢复;后者主要内容为凯格尔训练,其可以有效锻炼盆底肌,改善其收缩能力。增加了盆底康复治疗后的护理方法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其针对性更强,护理质量更高,预后也更为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3]。本次研究发现,3个月后,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进行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护理时应用盆地康复治疗方法,可有效促进盆底肌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邹倩.盆底康复治疗在宫颈癌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02):190-192.
[2]卓佳慧,夏志军.宫颈癌根治术后盆底功能变化及康复治疗研究进展[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9,39(11):2538-2543.
[3]向素蓉.盆底康复治疗在宫颈癌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2):209-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