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6与消化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4期   作者:韦尚兵
[导读]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消化道肿瘤发病率逐步升高,如今已经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恶性肿瘤疾病
        【摘要】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消化道肿瘤发病率逐步升高,如今已经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恶性肿瘤疾病。临床为能早期诊断消化道肿瘤,提高治疗效果,针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展开了大量研究。炎症微环境可导致细胞增殖、突变,继而为肿瘤细胞的生长、扩散、免疫逃避提供了更多可能。本文简单阐述了白细胞介素6与消化道肿瘤的关系。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白细胞介素6;炎症
        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炎性细胞因子,由人体免疫细胞产生,可在机体炎症反应、造血调控以及免疫应答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人体组织中某个细胞受到多种致癌因素刺激,细胞的基因就会逐步失去了正常的生长调控,导致细胞克隆性异常增生,最后产生肿瘤。有研究文献[1-5]明确指出,肿瘤炎症微环境中的IL-6可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炎症其实是人体在生长、发育、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主要用于抵御外来病原体入侵的保护机制。炎症可在人体中有效修复损伤组织,有效清除病原体。但是,人体需有效控制炎症水平,若炎症得不到控制,肆意发展,则会转变为不可控的慢性炎症,继而转变为炎性微环境。最初,临床并未认识到炎症与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但随着临床对恶性肿瘤认识的提高,德国病理学家Rudolf Virchow发现可在肿瘤组织中看到浸润白细胞,继而确定炎症与恶性肿瘤应存在某种独特联系[6]。
1·IL-6简述
        1.1 IL-6的来源及结构
        IL-6属于生物活性多肽物质,由机体多种细胞产生。人体的白细胞介素6基因主要处于7号染色体的短臂2区1带,全长为5kb,主要有4个内含子、5个外显子组成,基因多态性是其主要特点。IL-6蛋白前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是212个氨基酸。信号肽的主要组成部分则是28个N末端氨基酸残基。IL-6主要借助与IL-6受体的有效结合,从而发挥生物学效应。IL-6受体则是由信号传导链、受体结构链共同组成,也就是诱导糖蛋白130、IL-6R共同组成。其中IL-6R主要来源于单核细胞、部分淋巴细胞、肝细胞,可在细胞膜上检测到IL-6R的存在。而诱导糖蛋白130则是在多种细胞上进行表达,继而转化为同型二聚体,将磷脂酰肌醇3-激酶、Ras蛋白/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Janus蛋白酪氨酸蛋白激酶2的信号通路激活,继而达到发挥生物学效应的目的。激活的信号通路可促进人体炎症反应,可促进人体肿瘤细胞增殖,继而促使肿瘤血管生成并转移[7-9]。
        1.2 IL-6的生化特性
        IL-6属于临床如今发现的一种功能最广的炎症细胞因子,直接参与到人体免疫应答的调节中,并且可在多种细胞的增值分化、血细胞的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IL-6可在人体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等在抗原物质以及细胞因子和细菌内毒素等非抗原性物质的刺激下分泌。既往临床只认为IL-6属于单纯的炎症细胞因子,因此有关IL-6的研究主要阐述的是IL-6的抗炎作用及促炎作用。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多种疾病的认识、理解进一步加深。有肿瘤生物学功能特性研究[10-13]报道指出,IL-6和临床多种恶性肿瘤的恶变过程存在密切关系。IL-6可通过恶性肿瘤的的局部炎症反应,继而调节人体细胞周期,参与肿瘤肝细胞的自我更新繁殖、血管生长等机制,继而达到促使恶性肿瘤发生和发展的目的。再者,从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情况可以看出,IL-6还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预后情况存在密切关系。
2·IL-6与消化道肿瘤的关系
        2.1大肠癌和IL-6的关系
        大肠癌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也是一种和炎症具有紧密关系的恶性肿瘤。临床调查分析显示,大肠癌多由溃疡性结肠炎或是炎症性肠病演变而来。因此,溃疡性结肠炎、炎症性肠病患者均存在sIL-6R水平升高、IL-6水平升高特征。而有研究文献明确指出,IL-6持续升高是导致结肠炎相关性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还有研究学者[14-16]发现,相较于正常人,炎症性结肠癌患者的IL-6水平往往高于健康体检者,而高IL-6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患者疾病复发的风险比较高。在术前检测大肠癌患者的IL-6水平,不仅可以明确患者的癌症进展情况,还可预测患者手术治疗后的预后情况,可评估患者的远期疗效。从临床研究分析可以看出,炎症性结肠癌患者的IL-6主要由造血干细胞分化细胞产生;在肿瘤发展早期,主要由人体固有层巨噬细胞产生;在肿瘤发展晚期,主要由人体淋巴细胞分泌。而固有层巨噬细胞及淋巴T细胞分泌出来的IL-6可促进机体肿瘤的生长、发育、迁移。应用抗体有效抑制IL-6R、诱导糖蛋白130Fc融合蛋白。继而达到有效抑制人体IL-6喜好转到通路,抑制肿瘤生产的目的。在该观点问世后,国内外针对改观点展开了大量研究,大部分学者赞成这一观点。在该观点被临床认可后,有大量医学研究专家针对该观点展开了相关研究。有大肠癌小鼠试验报告显示,应用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制造相应的小鼠模型,小鼠的恶性肿瘤发横率明显下降。随着临床逐步明确IL-6与恶性肿瘤的关系。临床对于IL-6在多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定位有了进一步明确。有研究指出,机体中的IL-6可利用异常IL-6/STAT3/Fra-1信号轴有效诱导上皮组织间质化,继而导致大肠癌逐步侵袭人体其他组织。换机太可利用ERK、B2R通路,上调机体IL-6的表达,继而达到促使大肠癌逐步侵袭、逐步迁移的目的。由此可见,IL-6与大肠癌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
        2.2 IL-6与胃癌的关系
        有研究[17]明确指出,IL-6是一种免疫调节因子,可促进胃癌发生、发展。临床有研究学者探究IL-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通过对比胃癌患者与普通人的血清IL-6水平验证其意义。

结果显示,胃癌患者的血清IL-6水平高于普通人,胃癌患者的血清IL-6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不同年龄、不同Lauren分型、不同TNM分期患者的血清IL-6、血清IL-8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也有研究学者指出,晚期胃癌患者的血清IL-6水平大于早期胃癌、胃溃疡、慢性胃炎与正常人,胃癌患者术后的血清IL-6水平低于术前。IL-6可诱导人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合成,可促进血管生长,继而对肿瘤细胞的侵袭、粘附造成影响。临床还有研究[18]指出,胃癌患者的IL-6、IL-11、TNF-α水平均与正常人存在明显差异,但在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唯有血清IL-6的表达水平直接影响到胃癌患者的实际生存时间,临床可通过检测胃癌患者的IL-6水平,达到预测患者生存时间的目的。还有研究文献指出,不管是否有肿瘤病灶转移,胃癌患者的IL-6水平依然高于普通人,但从胃癌患者的病情可以看出,晚期胃癌的IL-6水平高于早期,肿瘤病灶转移患者的IL-6水平高于局部病灶患者,通过患者的IL-6检测结果,可辅助临床评估患者的肿瘤病灶转移情况,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测指标。
        2.3 IL-6与肝癌的关系
        肝癌是最常见的肝脏肿瘤,它与炎症的关系比较密切。肝癌患者的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以及慢性肝病、肝硬化的患者[19]。经一段时间的有效治疗后,肝癌患者的IL-6水平会逐步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还有调查研究显示,通过对肝癌治疗后患者的三年随访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肝癌复发患者、肿瘤病灶转移患者的IL-6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未转移患者。由此可见,肝癌患者的病情与IL-6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可将IL-6作为肝癌患者的治疗、预后评估重要指标。临床认为,受损肝细胞会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Toll样受体y8kai的方式达到激活枯否细胞,上调人体细胞分泌的IL-6水平,继而达到补偿性肝细胞持续增殖的目的。而这种情况下塑造的环境无疑可以促进肿瘤生长,可促使肝细胞逐步转变为肝癌祖细胞,继而促使患者发生肝癌[20]。
        除此以外,IL-6还与胰腺癌、胃腺癌等消化道肿瘤具有一定关系,IL-6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病情。还有研究认为,在治疗消化道肿瘤时,可将IL-6作为重要指标,以抑制IL-6水平、抑制IL-6信号通路为治疗消化道肿瘤的基础治疗之一,从
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控制消化道肿瘤的病情。
3·结束语
        由上可知,IL-6是一项与消化道肿瘤存在密切关系的炎症细胞因子,在肿瘤细胞的繁殖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大量的临床试验数据有力地证实了其与消化道各类肿瘤的发展有促进的作用。通过检测人体IL-6水平,可及时发现患者机体内的异常病变,可及时评估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病情、预后,还可用于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时间,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蔡剑辉,任约翰,厉金雷, 等.槲皮素调控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信号通路在结肠炎性相关结肠癌小鼠模型的机制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6):896-899.
[2] 熊慧敏,许小凡,段丽芳, 等.白细胞介素-6在胰腺炎症和肿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36(12):1191-1196.
[3]GorjipourFarhad,TotonchiZiya,Gholampour DehakiMazi.Serum levels of interleukin-6, interleukin-8, interleukin-10,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renal function biochemical parameters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pediatric cardiopulmonary bypass surgery[J].Perfusion,2019,34(8):651-659.
[4] Xiaoxuan Wang,Hualing Sun,Huan Liu, et al.MicroRNA‐181b‐5p modulates tumor necrosis factor‐α‐induced inflammatory responses by targeting interleukin‐6 in cementoblasts[J].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2019,234(12):22719-22730.
[5] Chiang, Kun-Chun,Chang, Kang-Shuo,Hsu, Shu-Yuan, et al.Human Heme Oxygenase-1 Induced by Interleukin-6 via JAK/STAT3 Pathways Is a Tumor Suppressor Gene in Hepatoma Cells[J].Antioxidants,2020,9(3):251.
[6] 陈惟, 卢绮萍. 白细胞介素6与消化道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5, 24(10):1457-1462.
[7] 黄明静.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结肠镜活检肠道菌群分布及与其相关白细胞介素水平变化的关联性[J].黑龙江医学,2020,44(07):914-916.
[8] 禚娅,黄晋.胃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的检测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03):327-330.
[9]史雷.胃乃安胶囊联合奥美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高迁移率蛋白族1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19,26(08):1063-1065.
[10] 黄永红,萧嘉铭,王进.白细胞介素9在晚期胃癌的作用探讨[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9(03):351-355.
[11] 张艳梅,王慧莉,杜卉莲,姜秀春.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及对患者C反应蛋白质和白细胞介素水平的影响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03):386-388+392.
[12] 陈琼,刘江玲,杨春佳,范礼英.白细胞介素-10与肿瘤坏死因子-α在消化性溃疡患儿中的表达意义及采用序贯疗法治疗的效果与价值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02):177-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