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产科连台手术护理安全管理中前馈控制的作用。方法 将2018.01-2018.12在本院行产科连台手术的7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常规开展手术护理),将2019.01-2019.12在本院行产科连台手术的8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于对照组前提下加以前馈控制),比较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出现情况。结果 观察组感染、低血压、低体温、坠床和误吸等护理风险事件出现比对照组更少(P<0.05)。结论 产科连台手术护理安全管理中开展前馈控制效果显著,能减少各类护理风险事件出现,值得采用。
【关键词】连台手术;前馈控制;产科;护理安全管理
近年来,伴随人们对分娩舒适度要求的提升和剖宫产技术进步,越来越多产妇希望通过剖宫产完成分娩。但因安全管理较为滞后,使得护理风险升高,尤其是产科开展连台手术期间存在较多安全隐患,会使护理安全质量大大降低。因此,做好有关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以往开展护理安全管理时针对性、全面性和前瞻性缺乏,较难达到要求[1]。近年来研究发现[2],于连台手术中经风险排除和前馈干预,能使护理风险降低,提升手术的安全性。为此,本文就产科连台手术护理安全管理中前馈控制的作用开展分析,给临床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资料
将2018.01-2018.12在本院行产科连台手术的7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9.01-2019.12在本院行产科连台手术的8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2组年龄分别为22-39岁、21-37岁,均值分别为(27.25±1.36)岁、(26.95±1.40)岁;孕次分别为1-4次、1-5次,均值分别为(2.60±0.52)次、(2.58±0.55)次;产次分别为0-3次、0-4次,均值分别为(2.20±0.52)次、(2.16±0.55)次。两组一般在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开展手术护理,包含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程监护等。观察组于上述基础上加以前馈控制,内容如下:(1)风险识别:高年资护士组建质控小组,同时护士长为组长,经现场实证调查和查阅有关资料等分析连台手术存在的各类护理风险和安全隐患,后对风险水平开展量化评估。(2)分析隐患:经头脑风暴法由质控小组分析高危隐患出现根源、诱发因素和特点等,整理出有关风险因素,后归纳成人员、麻醉、管理、环境、手术以及产妇这6项风险因素,再结合风险因素开展前馈控制。(3)前馈控制:①完善安全保障组制度:制定出坠床、低血压和误吸窒息等应急预案,结合高危因素,修订出连台接应、体位防护和手术配合等工作流程和规范,同时明确规定出各级各岗的护理职责。②健全质控体系:对科室、护理部和院部3级质控体系开展优化,明确各级质控的责任和负责人,同时制定出安全管理质量的标准与考评指标,做好护理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的防范工作。③优化流程风险控制:巡回护士完成手术前20min应通报护士与护工启动接入次台程序,于手术等候室配备专人给产妇开展约束保护、身心监护和情绪安抚,及时建立静脉通道,预防躁动出现坠床。手术备物中采取双岗交叉的督查制度,开台前,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应就准备情况开展自查和互查,确保手术器械、急救和抢救物品均处在完备状态。
术中严密监测产妇病情改变,一旦产生宫缩乏力、出血征象、恶心呕吐或者低血压征兆,需及时应用多巴胺升压,头部偏往一侧,以防误吸。④强化安全文化教育:定期开展晨会质控点评、安全互动研讨、护理风险案例分析和法律法规讲座等,增强护士对安全薄弱环节与危害性认知,进而提升其安全行为慎独精神与自律精神。
1.3 统计指标
统计两组感染、低血压、低体温、坠床和误吸等护理风险事件的出现情况。
1.4 数据处理
计量、计数数据以(±s)和%表示,组间差异选择SPSS 18.0软件行t、χ2检验,P<0.05即组间差异较大。
2 结果
观察组1例出现低体温,1例出现低血压,发生率2.44%(2/82);对照组3例出现低体温,2例出现感染,2例出现坠床,1例出现低血压,1例出现误吸,发生率11.54%(9/78),差异显著(χ2=5.170,P<0.05)。
3 讨论
伴随医疗技术进步和剖宫产率升高,产科连台手术逐渐变成提升医疗效果、满足医疗需求一项重要手段。有研究表明[3],连台手术中有着一系列安全隐患,对于临床护理的要求较高。因此,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将安全隐患消除对提升手术安全性意义重大。
宋伊侨[4]将2015.07-2016.07行产科连台手术的8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常规安全管理,并将2016.08-2017.08行产科连台手术的8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于对照组前提下加以前馈控制,最终发现,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出现率为1.25%比对照组的8.75%更低。本次研究发现,观察护理风险事件出现率为2.44%远远低于对照组11.54%,这和宋伊侨研究中的结果一致,说明前馈控制可使护理风险事件的出现大大减少。考虑原因是前馈控制属于一种超前风险管理方法,其坚持未萌先动和提前预控的原则,能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从隐患的源头避免护理风险[5]。经风险识别后开展深入性的隐患分析,后全方位将前馈控制应用至护理安全管理方中,能使管理工作获得多维度改进,进而有效减少或者避免安全隐患,优化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最终确保连台手术顺利结束。
总之,产科连台手术护理安全管理中开展前馈控制效果显著,能减少各类护理风险事件出现,值得采用。
参考文献
[1]宋伊侨.前馈控制在产科连台手术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7):158,164.
[2]陆宏伟.前馈控制在产科连台手术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11):823-825.
[3]庞兰,刘芳艳,周依岚,等.前馈控制在白内障连台手术安全管理中的运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0):109-111.
[4]黄爱华,樊俭.连台手术护理风险前馈控制方案的设计与应用[J].全科护理,2015,9(27):2745-2748.
[5]黄爱华,陆宏伟,樊俭,等.连台手术安全核查的风险循证及前馈控制[J].护理研究,2016,30(9):1099-1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