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骨病的一种,尤其在我们国家老年人中患有骨质疏松的人群占36%左右,且女性多发于男性,特别是女性绝经期后容易患病,因为女性雌激素产生改变,让骨骼的代谢失衡,更多的骨质通过流失吸收引发疏松。并且年龄和骨质疏松的患病因素有着重要联系,所以老年朋友一定要重视起来,可以定期的去医院做骨密度相关检查。骨质疏松分为三个型:I型绝经后骨质疏松,II型老年骨质疏松,III型特发性骨质疏松。I型一般在女性绝经后5-10年中发生较多,II型一般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较多,III型是特发型一般在青少年中发生较多。骨质疏松的发病原因就是因为随着骨年龄增长骨形成变少,而骨吸收量多而产生。也根据人的生活习惯如酗酒、吸烟、喝咖啡、日照活动减少、缺少维生素、缺少钙质都有很大联系,不良的生活习惯对骨骼伤害也很严重。患有骨质疏松的人群轻者都没有明显表现,慢慢发展会产生腰酸背痛,明显乏力感,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全身骨头疼、骨折等表现,也可谓是个无声杀手。所以骨质疏松不能轻视,一定要积极治疗。下面就跟大家科普一些关于骨质疏松症有哪些危害。
骨质疏松从轻度到中度到重度最严重的表现就是发生骨折,也叫做脆性骨折。骨质疏松主要的特点是“四高一低”,其中包括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和生活质量低特点[1]。
一、发病率高
骨质疏松是老年性疾病,也可由其他老年性疾病引发患病,大多先患骨质疏松,后发生骨折,所以骨折也增加了骨质疏松[2]。比较多见的诱发疾病包括:1、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疾病、糖尿病、腺垂体功能减退等;2、结缔组织疾病,风湿类关节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慢性肾脏疾病,肾脏对骨营养吸收有一定的影响,容易产生骨营养不良;4、胃肠道疾病和其他营养性疾病,胃如果大部分切除后会影响肠道吸收不良,肝脏、胰腺等疾病也会产生器官营养提供障碍等;5、血液系统疾病,如淋巴瘤、白血病等增加了骨髓异常值,形成了并发症综合征;6、神经肌肉系统疾病,肌肉神经所致的运动功能障碍,肌肉产生了营养不良因素,肢体偏瘫等都会减少外部对骨骼的保护,而加重影响了骨质疏松;7、药物影响,长期服用影响钙质吸收的药物,如免疫制剂、糖皮质激素等。
二、致残率高
患骨质疏松的人群会出现一下三类症状:1、疼痛,因为骨头的脆性增加了,会在桡骨远端或者髋部腰椎部位出现酸痛感或周围全身性酸痛感加重,在活动时更会加重疼痛感,病情严重时会影响日常生活[3]。2、脊柱变形,最常见的骨折部位是锥体脊柱骨折,骨质疏松严重的人会随着骨化影响形成驼背,也就导致缩短身高,会使锥体脊柱产生压力让胸廓等部位变为畸形等。
3、骨折,患有骨质疏松的人群骨骼都会非常脆弱,很容易受到外力或跌倒等原因导致骨折,并且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在愈合期会比较慢,促使骨折部位因为骨质疏松而不好做刚体固定,容易导致钢钉脱落或松动,也影响了周围骨骼安全,从而增加了致残率风险。骨折常见部位发生在腕部骨折就是Colles骨折,发生在脊柱骨折就是锥体压缩性骨折,发生在髋部骨折就是粗隆间骨折或股骨胫骨骨折等,病人发生骨折后就要预防再一次的发生,积极的治疗和预防会让骨折高危人群降低致残风险。
三、死亡率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每三十秒就会有一个人因骨质疏松而产生骨折,并且患骨质疏松的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死于髋骨骨折。所以骨质疏松产生的骨折不但致残率高,致死率也非常高。增加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是骨折后,病人长时间的卧床休息,缺乏运动导致的并发症所致,并且老年人长时间的卧床,最容易产生的并发症就是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衰竭和褥疮感染。这三种并发症都不好控制,严重会危及生命安全,甚至死亡。
四、治疗费用高
骨质疏松病人的治疗费用很高,有资料表明[4]在美国1955年的治疗骨质疏松费用就达到了140亿美元,这无疑是给患病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对社会也产生很大影响。并且中国老龄化社会越来越严重,人们的平均寿命也在逐渐延长,更增加了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的发病机率,和因为疾病而产生的负面影响,所以骨质疏松给人们带来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都非常大。
五、生活质量低
在我国目前患有骨质疏松的人群有6000万之多,排名第一[5]。对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的要求就是并发症减少、死亡率降低,康复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骨质疏松病人不但会受到疼痛的影响,对生活质量也有很大限制,包括有骨折导致了残疾,脊柱锥体变形不能运动、骨折后活动受到限制、不能生活自理、卧床后产生了褥疮、长期卧床导致肺部感染等。
[1]林华,包丽华.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干预的管控[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9,25(05):577-580.
[2]马小霞. 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管理现状的近10年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9.
[3]孙金磊. APOE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性骨折易感性关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8.
[4]陈毅斌. 骨松康膏结合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8.
[5]居正烨. 上海60岁以上居民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流行病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