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中风后肩袖损伤应用康复训练联合物理因子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中风后肩袖损伤患者中任意选择70例患者参与研究,按照单双号分组原则,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一般资料无太大差异的情况下,对照组接受超声波治疗、中频电治疗等物理因子治疗,观察组接受康复训练联合物理因子治疗,对比两组肩袖损伤患者经过治疗后的Neer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肩袖损伤患者的Neer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肩袖损伤患者的评分,两组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后肩袖损伤患者接受了康复训练联合物理因子治疗后,肩关节功能康复情况非常显著,不仅仅提升了临床治疗有效率,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肩袖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关键词】肩袖损伤;康复训练;物理因子;中风
中风后肩袖损伤的发病机制为:无菌炎症导致或者是肩部肌腱部位受损而引发的肌肉萎缩、肩部疼痛以及活动受限等症状。在临床上,肩袖损伤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急性损伤,另一种为慢性损伤。该疾病在脑康复科中经常发生,尤其是脑卒中患者,随着人们就诊意识的提升,肩袖损伤的诊断率也逐渐升高。临床上,治疗肩袖损伤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分别为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康复治疗,伴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肩袖损伤的治疗成功率也越来越高。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中风后肩袖损伤患者中任意选择70例患者参与研究,按照单双号分组原则,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5例。
对照组肩袖损伤患者年龄37-74岁,平均年龄在(49.5±2.4)岁,男、女患者比例为22:13。观察组肩袖损伤患者年龄39-71岁,平均年龄在(46.7±3.4)岁,男、女患者比例为24:11。本次研究排除治疗依从性低;年龄超过75周岁;患有肝脏、肾脏、心脏等重要器官功能疾病;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
两组中风后肩袖损伤患者的基础资料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纳入科学比较。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35例中风后肩袖损伤患者采用单纯的物理因子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首先为患者实施超声波治疗,在患者肩部疼痛部位涂上耦合剂,然后将超声设备调整为连续式超声,将探头用力按压在疼痛部位做往返运动,设备参数为:0.76-1.5W/cm2,0.3h/次,1次/d,连续进行2周;最后为患者实施中频电治疗,在肩部损伤部位安置电极片,以患者肌肉收缩为准,0.3h/次,1次/d,连续进行2周。
给予观察组35例中风后肩袖损伤患者实施康复训练联合物理因子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物理因子的治疗与对照组相同,康复训练的治疗过程如下:在患者肩关节承受范围内,首先进行牵拉运动,轻轻的由肩袖部位带动周围的肌肉,然后进行生理训练,然后进行肩胛骨后旋转、下降等训练动作,帮助患者提高冈上肌的肌力和肩部的运动控制能力,0.5h/次,2次/d,连续进行2周。
1.3效果观察
两组中风后肩袖损伤患者接受了不同的治疗方案后,医护人员利用Neer肩关节评分量表对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估,Neer量表的满分为100分,其中肩部活动占25分、肩关节功能占25分、疼痛情况占45分、解剖位置占5分。
若患者的评分为90-100分,则说明肩关节恢复很好;若患者的评分为80-89分,则说明肩关节恢复良好;若患者的评分为70-79分,则说明肩关节恢复一般;若评分<70分,则为治疗效果较差。
1.4 统计学分析
将SPSS14.0统计软件作为数据处理工具,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x±s),计算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肩袖损伤患者的Neer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肩袖损伤患者的评分,两组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肩袖损伤患者Neer评分对比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n=35) 71.63±2.68 91.68±7.69
对照组(n=35) 70.58±2.19 84.77±6.35
X2 2.4862 2.9851
P <0.05 <0.05
3、讨论
在人体结构中,肩袖部位是整个肩关节最为重要的支撑结构,起到稳定肩关节的作用,人在进行手臂外旋、前屈、外展等动作时,肩袖都会起到辅助的作用。在我院脑康复科中,脑卒中患者非常容易出现肩袖损伤这种症状。当前,临床上治疗肩袖损伤最常使用的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对于一些肩袖损伤比较轻的患者来说,医生更多的是建议采用保守治疗,也就是利用康复训练和物理因子进行结合治疗,物理因子能够促进患者肩关节部位的血液循环,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而康复训练则能够改善患者肩关节的活动范围,缓解疼痛的情况,将这两种治疗方法结合起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肩关节,提升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风后肩袖损伤患者接受了康复训练联合物理因子治疗后,肩关节功能康复情况非常显著,不仅仅提升了临床治疗有效率,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肩袖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金莉芸.物理因子疗法配合运动康复治疗急性肩袖损伤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0):107+109.
[2]冉龙飞,赵英,聂志强,王娟,王楠.等速肌力训练对肩袖损伤术后的康复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06):84-85+156.
[3]张燕. 超声介导的肩峰下滑囊药物注射治疗肩袖损伤[D].南华大学,2018.
[4]陆鹏,杨小立,尚翠侠,赵昭,沈剑南.康复训练联合物理因子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8,31(04):184-185.
[5]李尚明,孟宪忠,李贞晶,瞿昱,任敏.肩袖损伤综合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5,32(05):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