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检测抗核抗体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中收治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共50例进行检测。分别用IIFA和胶乳法进行检测,IIFA检测结果分为观察组,胶乳法检测结果分为对照组。对两组结果的检测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IIFA的检测准确率为82%,超过胶乳法检测准确率64%。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IFA对于抗核抗体的检测准确率更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间接免疫荧光法;胶乳法;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ANA )也叫作抗核酸抗原抗体,是指哺乳动物的自身抗体的总称。一般包括细胞核的自身抗体,细胞质内的核酸和核蛋白的所有成分。按照其核内分子性能的不同,也可以将其分为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非组蛋白抗体,抗核仁抗体等。在临床医学的过往研究中发现,抗核抗体在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中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阳性,特别是风湿类疾病中,抗核抗体的反应尤为敏感。因此,对于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患者的抗核抗体检测指标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判定依据[1]。通过对患者的抗核抗体进行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迅速的确定患者的疾病种类,帮助医生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缓解患者的身体病症,帮助患者更快的痊愈。而更准确,结果更全面的检测方式在医学检测上的需求就越来越大。因此ANA检测方式的研究已经是医学检测研究的重点。为此我院对检测方案也进行了比较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OBJECTIVE]: to ANA lyze the results of antinuclear antibody (ANA ) detected by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IFA) . 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diseases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0 in our hospital. IFA and latex method were used to detect IFA, IFA resul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Latex test resul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The accurac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accuracy of IFA was 82% , which was 64% higher than that of latex method. The data contrast has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IFA is more accurate in the detection of antinuclear antibodies, 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
[Keywords]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Latex Assay; Antinuclear antibody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了2019年1月-2020年1月中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血清共50例。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年龄17-66岁,平均(45.23±6.81)岁,其中全身性硬皮病12例,系统性红斑1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5例,干燥综合征13例。所有患者均通过多次对此检测,临床症状和检测结果相吻合,所有患者均确诊患有对应疾病。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检测方法
对照组采用胶乳法进行检测,首先需要在黑色的反应卡上滴入50ul的患者血清和反应液,将两者进行搅拌,使两者产生充分融合,在持续性搅拌两分钟后静置,并对颗粒凝聚情况进行检查,并作出判断。如果出现颗粒凝聚现象,则表明血清抗核抗体呈阳性,没有出现颗粒凝聚现象,则呈阴性。对阳性样本按照1:2、1:4等进行倍比稀释做半定量的实验,确定是否为弱阳性,抗核抗体的滴度为呈阳性反应的血清最高稀释度。
1.2.2观察组检测方法
观察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进行检测,首先需要将血清使用PBS吐温缓冲液进行稀释,以1:10为起始稀释度。将稀释后血清滴入加样板的反应区,避免气泡产生。选择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进行温育,持续30分钟。将血清稀释液和和HEp-2进行反应,此时将荧光二抗加至所有洁净加样板的反应区上,待加完所有的荧光二抗后开始温育,荧光二抗使用前需摇匀。在这过程中,需要及时用吸水纸进行水分去除,但是为了保存基质完整,略过反应区的间隙部分。在确认样本呈1:10阳性后,需要对细胞进行二次温育,判断其是否为1:100弱阳性,并确定最终滴度。在二次温育结束后,需要使用显微镜对反应区细胞的荧光进行对比查看,若细胞显示无特异性的荧光或者极弱但均匀的荧光,则患者血清呈阴性;若显示出显著荧光,则呈阳性。根据靶抗原在细胞内所处位置的不同来进行荧光核型的区别。若荧光较弱,甚至不容易区分,则为弱阳性,即滴度确认为1:100.一般按照1:100,1:320,1:1000,1:3200来进行抗体最终滴度的确认。将检测结果进行汇总整体和总结,并与胶乳法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判断两者检测的准确性。
1.3判断标准
在两组样本的检测结果出来后,对两组样本的检车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样本的检测阳性数、弱阳性数和阴性数。对两组检测结果的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指标
研究所得计量资料(t)和计数资料(X2)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版本)分析,表示方式为(n,%),若P<0.05,则判定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可以明显看出采用IIFA进行抗核抗体检测的观察组数据准确率为82%,高于胶乳法检测的对照组患者的准确率64%。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弱阳性检测的准确率差别不大,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抗核抗体是自身抗体的总称。在对自身免疫系统障碍的患者进行血液研究时,能发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慢性活动性肝炎等疾病中,抗核抗体呈现出不同的阳性指标。因此在进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检测和评价预后中,抗核抗体的检测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筛查指标。常规的检测方式有胶乳法,间接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等多种方式。但是目前的检验技术和临床技术有限,尚不能对抗核抗体中的靶分子进行人工复制,由于技术水平的问题,常常导致在人工提纯中由于其他核抗原干扰,从而造成检测结果呈现假阴性的现象。同时由于检测结果最终判读是通过人工进行判读,受到判读人员的学识水平和经验水平的影响,因此并不能做到百分百准确率的判读。因此需要对检测方式的准确率进行多次对比,同时对检测结果进行多次判断,增加检测次数,降低判断错误率,通过检测方式的对比来选择更好的检测方案进行检测。
在长久的检测研究过程中发现HEp-2细胞的细胞核质十分丰富,对检测过程中的反应度和灵敏度高,即使对微小的抗核抗体都能产生充足的反应,这对于提高抗核抗体的检测灵敏性具有重要作用。采用IIFA进行抗核抗体的检测,可以通过荧光模型确定患者的临床分类。常见的荧光模型颗粒型、均质型、胞浆颗粒型、着丝粒型、棒环小体型、高尔基体型以及核仁增强型,而由于患者的病症临床分类的不同,荧光模型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因此荧光模型的分型,对于确定患者的临床症状分类具有重要的判别作用。但是从目前的检测结果和研究模型中的数据对比来看,虽然已经证实抗核抗体在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因存在着差异性,因此抗核抗体的检测结果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性,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也不尽相同。而在进行IIFA的过程中,滴度的高低常常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关联,因此可以用来作为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动态监测手段。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受到技术水平和研究人员水平的影响,常常会导致监测结果出现差异。胶乳法相对而言更快捷,简便。但是敏感性和准确性更差。两者同时受到了主观性解释,仪器精准度和测量人员技术能力水平的影响,由于最终的结果是通过检测人员的人工判读产生结果,由于检测人员的个体差异,导致监测人员的检测经验,学识水平等因素的差异会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因此单次的检测结果并不能保证完全的符合真实情况,两者在检测准确率的对比上虽然有高低之分,但是对于患者而言,还是需要采取多种方式的,多次判读的检测,才能尽量确保患者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保证医生能够通过检测结果对患者的病症作出正确的判断以给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在本次对比研究过程中,对于弱阳性的检测,两者差异明显,说明IIFA相对胶乳法对于抗核抗体的存在反应更加敏感。而在整体检测的准确率上,IIFA的准确率达到了82%,也远远超过了胶乳法的检测准确率64%。同时IIFA还可以对患者的荧光模型进行确认,同时通过对患者滴度的变化来观察临床效果。这在曲远青, 汪璐, 孙梦媛[2]的研究中也有类似描述。但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往往可以检测出多种自身抗体,即使只检测出一种抗体也可以涉及到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在临床诊断时,常常需要进行多次和多方法检测,对患者免疫指标进行多次确认,同时参考患者的具体临床症状和其他辅助检测仪器结果,最后才能给出正确的临床检测结果,从而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合理的具有针对性的治疗开展和用药开展。
综上所述,在对抗核抗体的检测中,采用IIFA可以有效的提升检测准确率,同时可以通过荧光模型确认患者的临床分类,通过患者的滴度变化来观察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需要借助其他检测手段和患者的临床症状,通过多方面的证实,最后才能确认患者的疾病类型。
参考文献
[1]黎娇, 郑凤芝, 杨海鹏,等. 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分析[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0,02(3):369-371.
[2]曲远青, 汪璐, 孙梦媛. 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在结直肠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8, 24(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