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了解西藏地区高校医学专业本科生死亡态度倾向。方法:采用死亡态度测定量表(修订版),调查西藏某高校793名在校医学生。结果:医学专生死亡态度呈自然接受趋势;不同性别、民族、专业、年级以及接触临终患者经历会影响其死亡态度。 结论:院校有必要结合现代医学的生死教育与当地生死哲学文化,在医学生专业成长过程中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死亡教育培训。
[关键词] 死亡态度;医学生;影响因素;
死亡态度是指人们面对死亡的看法,是对经历死亡时准备做出何种反应的心理状态。人们对死亡的态度是各异的,既有正向的,也有负向的[1]。西藏地区居民因其不同的生活习俗和文化背景,在临终患者照护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医患纠纷,需要医护人员对家属进行有效的死亡教育[2]。了解西藏地区医学生死亡态度现状,将有利于开展针对性的死亡教育,以提升医学生在临床上的死亡应对和教育能力。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9年9月至11月,选取西藏某高校医学院在校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纳入标准: 全日制在校在籍本科生,自愿参加调查;排除标准:调查期间休学者或请假者。
1.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星网络调查,在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后匿名填写。问卷主要包括(1)一般资料调查:包括性别、年级、专业、民族等。(2)死亡态度测定量表(修订版)(Death Attitude Profile-Revised, DAP-R):是由Wong,Reker and Gesser编制[3]并由廖娟芳[4]汉化而成。共32个条目5个维度,即死亡逃避、死亡恐惧、自然接受、趋近接受和逃离接受。量表采用 Likert5分法计分,以5个维度得分高低判断死亡态度的趋势。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49。
1.3 分析方法 采用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总共回收到有效问卷793份。平均年龄(20.32±1.74)岁。其中女生541人(68.2%),藏族631人(79.6%),农村生源679人(85.6%); 有临终患者照护经历的235人(29.6%);新生组209人(26.4%)、其他年级组433人(54.6%)、毕业生组151人(19.0%);临床医学185人(23.3%)、临床医学订单定向培养生178人(22.4%)、预防医学234人(29.5%)、药学48人(6.10%)、护理学148人(18.7%)。
2.2死亡态度情况 调查对象在自然接受维度得分最高,为3.56±0.65分;其次为死亡恐惧2.99±0.63分、死亡逃避2.91±0.69分、趋近接受2.73±0.58分;逃离接受维度得分最低,为2.56±0.69分。单因素分析结果详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医学生死亡态度得分比较(n=793)
3 讨论
西藏地区高校医学本科生死亡态度呈自然接受,而逃离接受得分最低,与相关调查结果一致[1、5-6]。说明经过专业的学习,学生能够客观的认识死亡及其意义,对于将死亡看成是今生痛苦的解脱并去接受的想法持否定和不认同;但死亡恐惧和死亡逃避得分居中,说明仍有很多学生面对死亡会产生恐惧心理,并不能很好的直面死亡。因此,院校有必要开展针对性的死亡教育培训,以提升医学生死亡应对能力并减少死亡恐惧。
影响因素方面,在逃离接受维度女生得分显著低于男生,这与徐国萍[7]的调查结果有差异。分析原因一方面与调查取样不同有关,另一方面,女生在生命意义、成就等方面显著高于男生,而男生比女生遭遇更多的存在性挫折[5],学业压力和负担的消极情绪容易引起心理压力,甚至把死亡看成是逃离现实的一种途径[8]。与此同时,本研究中藏族同学和农村生源的死亡恐惧和死亡逃避较另一组同学高,这两类人群在本次调查中均在80%以上;作为最早开展死亡教育的国家,美国的 “死亡教育”注重:一正确认识死亡;二将其作为情感教育的一部分,培养积极的生死观[9]。因此,作为面向民族地区培养医学人才的高校更加需要结合当地生死文化哲学,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死亡教育,消除死亡恐惧及不恰当认知。年级方面,而毕业生组在死亡恐惧、死亡逃避、逃离接受和趋近接受维度方面得分均要显著高于其他两组;黄丽群[10]等的调查发现,经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临床实习以后,学生反而表现出更加强烈的死亡恐惧。因而从侧面也可以反映出高年级实习阶段的学生更加需要死亡教育的引导。此外,专业方面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提示院校和教育者有必要结合当地特色,针对不同对象的需求提供个性化、多样性和贴近学生实际的死亡教育培训。
综上所述,西藏地区高校医学专业本科生对死亡态度呈自然接受,但由于缺乏相关死亡教育培训和指导仍存在死亡恐惧和逃避现象;在校阶段的学习对死亡态度的转变有影响,但需结合不同专业背景和不同生活环境,对医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死亡教育培训。
[参 考 文 献]
[1]陈倩,梁文丽,王瑞,蔡舒,王娟.高校医学本科生死亡态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文),2019,5(01):19-22
[2]陈春燕,王剑云,晏姨薇.有效减少藏族地区濒死病人护患纠纷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9,9(02):48-49.
[3]Wong,P.T.P.,Reker,GT.&Gesser,G.Death attitude profile revised:A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of attitude toward death.In Nemeyer,R.A.(Eds).Death anxiety handbook: Research,instru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Washington:
Taylor&Francis,l994:121-148.
[4]廖芳娟.台湾警察的死亡态度研究[D].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
[5]李彩妮.大学生死亡态度、生命意义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
[6]陈韧华. 大学生死亡态度调查研究和团体干预[D].上海师范大学,2014
[7]许国萍.大学生对死亡的态度与特质焦虑、社会支持的关系及相关质性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3.
[8]张东伟.高校大学生死亡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04):
675-677+680.
[9]宣平.美国的死亡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医学人文,2017,3(08):14-
19.
[10]黄丽群.护生死亡态度及死亡教育认知现状[J].护理研,2014,28(33):4158-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