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00例,按照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对方式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广泛借鉴。
关键词:针灸;颈椎病;疗效;预后
前言
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出现退行性病变的临床综合征,患者可出现颈背僵硬、疼痛以及上肢放射性疼痛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需采取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方式。针灸是我国历史流传较为久远的治疗方式之一,将其应用治疗颈椎病患者治疗效果高,患者预后好。对此,本次实验针对本院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进行治疗,旨在分析其临床作用价值,具体实验内容见下文所示。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00例,按照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50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45-78岁之间,平均56.3±2.3岁;对照组患者50例,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在45-75岁之间,平均56.2±2.1岁;两组患者皆存在严重程度不同的颈背僵硬、四肢麻木以及上肢无力;两组患者年龄等资料对比无显著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针灸治疗,在明确患者颈椎部位具体病变位置后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主穴包括风池、天柱、夹脊穴、大椎等;配穴包括百会、太阳、心俞、外关、环跳、曲池、足三里、委中等穴位;治疗时,患者采取坐位,全身放松,采用0.3mm的银针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进行针灸治疗,每天进行一次,以十次为一个治疗疗程,总共治疗两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并未出现不适感;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并未出现不适感;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未得到显著改善,同时出现不适感;治疗总有效为显效以及有效总和。
中医症状积分:颈背僵硬、头晕以及上肢麻木;分数在0-100之间,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恢复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计量资料t、计数资料X2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帮助分析,表示方式为(±s)、(n,%),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0%,两组患者之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
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椎病属于中医项痹病,由于颈椎退变或正虚劳损,筋脉失养,或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等致病,表现为颈项、上肢等处疼痛麻木及眩晕等症状,中医治疗主要是以疏通患者静脉,解痉止痛为主[1]。中医针灸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包括针法以及灸法,临床治疗中医师根据患者病变部位选择合适的针灸穴位,从而对患者进行更加贴合患者病情的治疗方式,更有利于改善颈椎病引起的疼痛症状,促进神经恢复,合理的减轻部分的肌肉痉挛,提升部分氧气瓶及其营养物的供应,进而减轻颈部的疼痛及其肌肉僵硬[2]。此外,针灸应用后主要以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为主,达到舒筋活络的作用,且针灸可以刺激颈部的深层肌肉,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表明对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治疗临床疗效更高;观察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表明采用针灸治疗颈椎病患者相较于常规治疗手法更有利于改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提高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对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对方式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患者预后良好,值得临床广泛借鉴。
参考文献
[1]杨庆宇, 刘占兵, 肖飞. 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脑血流的影响[J]. 陕西中医, 2019, 40(008):1131-1133,1137.
[2]肖文照, 汪晓燕, 邓勋,等. 针灸治疗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 2019, 17(05):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