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用抗菌药物现状分析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6期   作者:  牛彩娥
[导读] 目的就在于探究如何在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中选择恰当的抗菌药物
        摘要:目的就在于探究如何在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中选择恰当的抗菌药物,能够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将副作用降到最低。方法选择的是2019年3月~2020年3月间就诊于本院儿科的100名病患,对应用的抗菌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抗菌药物治疗儿科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结果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有75例使用抗菌药物的二联治疗方式,多数采用静脉注射头孢药物与口服阿莫西林的药物治疗方案,占比为48.2%,结论在治疗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中,抗菌药物主要是以静脉注射为主,经过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用药频繁、联合用药不正确等,所以临床对此一定要加强重视,不断规范抗菌药物在儿科呼吸道感染中的使用,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要做到合理用药,确保用药治疗的安全性。
        关键词: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现状
        引言
        上呼吸道感染又称为上感,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并非是针对一种疾病的诊断,而是针对一组疾病的诊断,鼻腔、咽部、喉部的急性炎症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一年四季各个时节均可能发病,春秋两季发生率最高,且多呈自限性,部分患者可有自身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而自愈,部分患者需临床诊断用药才能恢复。成人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机率明显低于儿童和老年人,儿童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群体,每年可发生6~8次。季节变换、受凉、淋雨、过热、空调、过度疲劳等都是诱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原因。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上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减弱,给予了病毒、细菌入侵繁殖的机会,进而导致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是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常规药物之一,但临床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有严格的标准,基于此,本文调查和分析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
        本次研究主要选用的是2019年3月~2020年3月之间,在本院儿科门诊就诊之后,被确认为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共100例。其中,共有男性患儿58人,女性42人,年龄平均分布在4~13岁之间,有62人被确诊患有流感病症,有1被确诊患有肺炎病症,有24人则是患有较为严重的气管炎症,这些患儿均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上呼吸道感染状况,适用于抗菌药物的治疗方案。选取病例时必须事先进行详细的调查工作,以保证所有入选的病例都遵循以下几个标准:首先,必须确保他们的临床记录以及处方资料完整可考;其次,所有患儿都必须采用了抗抗菌药物作为主要治疗方式;使用药物的方法包括静脉注射和口服两种;为了保证所选案例具有随机性和代表性,在选择合适的患儿时,为了研究季节变化带来的影响,应当选择处于不同月份不同时间就诊的典型性患者案例;所有患者都必须对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经过本人和家属同意并签订相关授权协议之后,才可以参加此次调研。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患有其他内脏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或是其他可能影响此次研究结果病症的患者,不可纳入本次选取的资料范围内。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我院儿科就诊的1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将病历中记录的基本信息、治疗情况及用药情况进行分类整理与分析,其中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及体重等;治疗情况主要包括诊断、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医嘱等;用药情况主要包括抗菌药物的名称、规格、剂型、单位、用药起止时间、用法用量、联合用药及相关费用等。
        1.3判断标准
        统计各类抗菌药物的实际使用情况,结合临床血常规检查资料,统计分析不同血象的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状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专业的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首先必须保证前期数据输入的准确性,所有数据资料完全输入完成之后,建立正确的数字模型用以分析,对数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所有样本统筹分析,最终得到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并采用表格的方式列出,使得结果显示更加直观、明显。所选择的样本数据在年龄、性别、感染病症的时间、严重程度等方面不具有特殊性,且P<0.05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各类抗菌药物在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使用率统计:100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52张,使用率为32.56%,其中单独用药42张,占抗菌药物使用总张数的98.85%,联合用药6张,占抗菌药物使用总张数的1.15%。其中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率较高,其次为阿奇霉素,联合用药使用情况较少。
        不同血项患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分类增加抗菌药物使用率均到达100%,白细胞基数、分类均正常的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6.87%
        3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喉部等急性炎症反应的概称,多发于儿童,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如冠状病毒等,少数由细菌或衣原体等感染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应根据咽拭子细菌培养结果及血清免疫荧光检测结果等综合判断,给予患儿抗病毒药物(如病毒唑)或抗细菌及继发细菌感染药物(如青霉素类等抗生素)治疗。从目前我国对于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抗菌药物使用现状来看,有关这一类型的调查研究数不胜数,其结果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从患者的年龄分布上看,年龄较小,也就是三岁以下的幼儿使用抗菌药物的频率最高,达到80%以上;处于4~13岁年龄段的儿童患者使用抗生素药物的频率,在此基础上稍有降低,但差别不大;而一周岁以下的婴儿患者使用此种药物的频率则大大低于其他年龄段的患儿,究其原因,一周岁以下的婴儿呼吸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并没有完全成熟,对于抗菌类药物反应比较敏感,一经使用,容易产生较大的副作用,或是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因此,在确定一周岁以下患儿的治疗方案时,应当尽量避免抗菌类药物的使用,如果必要,尽量采取低剂量的用药方式,优先选用预防为主的临床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而对于三岁以下的患者而言,可以在治疗方案中适当加入抗生素等药物,帮助患儿更快的恢复健康。
        结合本次调查分析结果,证实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抗菌药物有不合理应用现象,临床应该制定严格的管理标准,加强培训,合理用药。建议医院应该重视这一问题,在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其它疾病的治疗中,遵循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地使用标准,合理应用抗菌类药物,保障患儿的生命健康,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儿科临床应加强对抗菌药物应用的管控措施,规范用药,增加对医务人员的用药培训,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程虹,吴东方.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调查[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4,23(12):737-740.
        [2]李根,江永贤,梁华,等.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5,21(12):39-42.
        [3]陈醒,袁力.2008—2011年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安徽医药,2013,17(2):328-331.
        [4]邓秀云,谢江兰,张洪丽.1176例小儿呼吸道感染应用抗生素的调查[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9).
        [5]张辉,张雪娣,石文慧.我院儿科门诊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抗菌药物用药分析[J].中国执业药师,2017(7).
        [6]崔晓燕,侯广杰,焦皖颖.我院儿科126例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分析[J].安徽医药,2013,17(5):882-8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