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兴东教授应用心胃同治法治疗脾胃病经验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6期   作者:张瑞芬1 任国华1 师建平2 贾敏1 苏和1*
[导读] 牛兴东教授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总结经验,发现诸多脾胃疾病同时伴发心系病症
        [摘要]牛兴东教授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总结经验,发现诸多脾胃疾病同时伴发心系病症,通过文献挖掘及临床观察,发现心与脾胃在位置、经络循行、五行归属、生理功能等方面密切相关,具有共同的致病基础,因此提出“心胃同治”,在临床诊疗中重视心胃同治理论且收效明显。
        [关键词]心胃同治;老中医经验总结;牛兴东
项目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经验继承项目(CZ000207)
        牛兴东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是首批内蒙古自治区名中医,在脾胃疾病治疗方面造诣颇深。何为“心胃同病”?在《灵枢.厥病》有谓:“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这是对“心胃同病”较早的认识及典型症状的描述。“心胃同病”是指心病以及胃病反映在胃脘部位的同种症状。疼痛是个复杂的神经病理现象,可在多种疾病中发生。因疼痛的发生是主观感受,因此其部位很难界定,故在临床上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牛老师在近50年的临证中,发现诸多脾胃疾病同时伴发心系病症,临床诊治常以心胃同治收效良多。笔者有幸跟师牛兴东教授,受益匪浅,现总结牛老师应用心胃同治法治疗脾胃病经验,以飨同道。
        1 心胃同治理论探析
        1.1 位置毗近
心与脾胃生理解剖位置邻近,常互相影响。心居膈上,为君主之官,胃居膈下,为水谷之海,二者仅一膜之膈,如郑寿全在《医法圆通》中指出“心居膈膜之上,下一寸即胃口,胃口离心不远”。沈金鏊在《杂病源流犀烛》指出:“脾也者,心君储精待用之府也……为胃行精液,故其位即在广明之下,与心紧切相承”。
        1.2 经络相系
        心、脾、胃经络相系,经气联通而互为影响。《灵枢·经脉第十》曰:“脾足太阴之脉……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灵枢·经别第十一》指出:“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脾脉、胃脉的别支皆通于心,为脾胃与心发生联系提供路径。就脉络的体表分布而言,两者的经络都通过咽喉部、心前区等部位,此又为脾胃与心共同为病提供基础。
        1.3 五行关联
        五行中心与脾胃为母子关系。心居上焦清阳之地而属火,脾胃居中焦阴柔之处而属土,心与脾胃为火土相生的母子关系,生理上阴柔之地的脾胃常需心阳来温煦。若生克制化失衡,“母子相及,母病及子,子病犯母”,心病可下传脾胃,脾胃之病亦可上犯于心。
        1.4 功能相关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心气依赖脾胃化生的宗气以资助,心血赖脾胃化生的营气以充养。血液生成方面:脾胃为后天之本,如《素问》所云:“食气入胃, 浊气归心, 淫精于脉”。水谷通过脾胃的受纳、转输、升清作用,上输于心肺,变化而赤,贯注于脉是为血。脾胃气旺,血液化生有源,则心有所主,血脉充盈。心主血脉,通行周身,同样供养脾胃,继以维持脾胃的运化功能。血液运行方面:血行脉中,既有赖于心气的推动,又依靠脾气的统摄。所谓“血所以丽气,气所以统血。营血所到之处,则气无不丽焉,卫气所到之处,则血无不统焉”。可见气血由脾胃所生,为心所主,共系五脏调和、阴平阳秘之功。
        2 心胃同治临床应用
        牛老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脾胃病患者常伴有心悸、失眠、善惊易恐等病症,如若一味从肝诊治或者从心论治,疗效往往不尽如人意。牛老师认为治疗脾胃病应当注重心胃的生理联系,掌握心胃之间的病机关联,强调气血之间的关系,应用心胃同治的方法,临床往往收效良多。
        2.1 调畅气机
        脾胃居中焦,是气机升降的枢纽,正如《格致余论》所说:“脾具有坤静之德,而胃有乾健之运,故能使心肺之阳降, 肾肝之阴升”。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升则肾肝之气升, 胃降则心肺之气降, 一升一降共同完成中焦的枢纽气化功能。胃气以和降为顺,若脾胃为病,必然导致邪塞于中焦,则欲升不能,欲降不可,必然气逆而上冲,气上冲心则出现心烦、不寐、胸闷、心慌等症。心者为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气健运,则脾胃气机升降调顺。

故在临床治疗中重视升清降浊,畅达脾胃气机,牛老师常以陈皮、枳实、厚朴、焦槟榔之品降脾胃之浊气,以升麻等药升脾胃之清阳。
        2.2 养心健脾
        《素问·灵兰秘典论》言:“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心神正常,各脏腑机能协调有序。心神以气血为物质基础,若脾胃功能失常导致心神失养或心神受扰临证可见失眠、情志抑郁、喜悲善哭、心烦健忘、反应迟钝等症状。临床上常见脾胃病患者出现焦虑、抑郁、不寐、烦躁易怒等情志异常的表现,而情志的异常又可加重脾胃病患者的病情。牛老师强调治疗时要重视心与脾胃之间气血相依,互相为病的关系,正如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所言:“心劳病者,补脾以益之,脾旺则感于心矣”,强调治疗应心胃同治兼养心安神,常选用酸枣仁、合欢皮、百合等养心安神之品。
        心与脾胃经脉相联、生理相关、病理相及,二者关系密切,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互相影响,因此,牛老师提出治疗脾胃病临床需要厘清病机,辨明要害,重视脏腑之间的关系,将心胃同治作为一种诊疗思路极具必要,且不仅仅局限于心与胃的关系,还应当包含心与大、小肠的关系。
        3 验案举隅
        患者周某某,男,58岁,商人,于2014年10月7日因“反复心悸、胃脘隐痛3年,加重5日”就诊。患者近3年来经常出现胃脘疼痛,伴心悸,失眠,烦躁,饮冷后上述诸症加重。刻下症:心悸,胃脘隐痛,饮冷后疼痛加重,烦躁,失眠多梦且睡中易醒,严重时一天最多入睡2小时,畏寒,手足冰冷,乏力,纳差,二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脉沉缓。既往史:2014年2月29日北京304医院查胃镜显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幽门螺杆菌(HP):阴性。中医诊断:心悸、胃痛(脾胃虚寒,心肾阳虚);西医诊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治以健脾温中,温补心肾。方选黄芪建中汤合茯苓四逆汤加减。炙黄芪30g,桂枝10g,炒白芍20g,干姜10g,附子5g先,饴糖30g,人参9g,茯苓15g,川芎15g,木香10g后,大枣7枚(去枣核),炙甘草15g,7剂,日1剂,水煎400ml,早晚分服。二诊时患者纳可,心悸、胃脘隐痛、乏力、怕冷明显减轻,入睡时间约5-6小时,但睡眠质量差。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脉象沉缓。处方:效不更方,守上方改附子10g先,干姜20g。14剂,日1剂,水煎400ml,早晚分服。三诊时患者胃脘不适感明显缓解,仅在清晨出现心悸,乏力,睡眠时间大约能达7-8小时,质量仍差,饮食二便正常。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脉象沉滑。处方:守上方改附子15g先,干姜为30g。7剂,日1剂,水煎400ml,早晚分服。后患者诉诸证均消失。嘱患者每周服两剂,服一月,巩固疗效。
        按:该患者系脾胃虚寒,心肾阳虚而致心悸胃痛。脾胃阳虚,寒从中生故胃脘隐痛。心肾阳虚,心君空虚无所主而见失眠、心悸,烦躁。牛老师指出要重视心胃同治,据《金匮要略》第14条:“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和《伤寒论》第69条云“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用黄芪建中汤合茯苓四逆汤治疗其因阳虚而致胃脘隐痛、心悸失眠之病证。茯苓四逆汤包括干姜附子汤、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三个方剂,此三方均有回阳救逆之功。因此茯苓四逆汤本身的核心功能为回阳救逆,加人参益气生津,安神。茯苓亦具有宁心安神之功。本方之配伍特点为人参配干姜、附子于回阳之中有益气养阴之功;益阴之中有助阳之力。患者食冷则胃脘隐痛加重,失眠多梦、烦躁加重,即脾阳已伤,病程迁延日久,由脾及肾,肾阳不足,累及至心,而致心阳亦虚。观其症状,心脾肾阳虚可知;又病延既久,伤津损气可知。故用茯苓四逆汤既可温少阴之阳,益少阴之阴,又可交通心肾,坎离既济,心君得养,切合病机,则失眠,心悸,烦躁得除。三诊患者诸症虽明显好转,效不更方,是获良效。
        参考文献
        [1]张远梅, 周毅. 甘爱萍肝心同治理论在治疗脾胃病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34):195+199.
        [2]蔡丽威. 李景华主任医师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经验总结[J]. 中国社区医师, 2018, 034(035):76-77.
        [3]刘涓, 王兰. 姜良铎教授应用疏通三焦法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J]. 现代中医临床, 2019, 026(002):P.58-60.
        [4]李雪莲, 王岚, 杨杰. 功能性胃肠病应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的疗效观察[J]. 心理医生, 2018, 024(016):100-101.
        [5]吕玲玲, 沈小珩. 上海市名中医沈小珩教授"胆胃同治"理论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J]. 中医学, 2019, 008(003):P.165-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