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护理教学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6期   作者:李孝吉
[导读] 随着护理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临床护理带教作为护理教育专业的根本,对临床护理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摘要】随着护理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临床护理带教作为护理教育专业的根本,对临床护理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护理方式不仅是提高护理带教的关键,根据临床需求将正确的临床护理方式引入到临床护理当中,将有计划性、针对性、科学性的教学模式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临床教学指导。本文将对临床路径的教学模式的优势进行分析,对其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总结。

        【关键词】临床路径教学模式;护理带教;护理
        引言
        学生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水平培养是临床护理带教的主要基础,不仅在护理专业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价值,还影响着临床护理带教的教学质量,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式,是提高患者护理效果的关键。护士应根据科学的教学理论,将临床路径护理效果准确的应用到实践当中。一方面是提升护士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 临床路径教学模式的优势
1.1教学目标更明确
        实施临床路径教学模式明确了教学目标,并对教学质量及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制定具有科学性的护理路径,不仅可以提高对病患的服务,还对疗效流程进一步完善,临床医学教学路径于1995年在美国哈佛医学院应用。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护理结果都有明显的改善和提升[1]。在我国,临床路径的应用相对比较广泛,特别是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涉及到的科室也非常的多,其中最为常见得有:手术室、外科、内科等多个科室。经过反复试验证实了该种带教模式具有非常大的临床应用价值。该种带教模式相比传统模式有很多的优势,传统的带教模式相对单一,在临床中遇到什么问题就教什么问题,对很多极少发生的突发性问题,并没有深入的了解。例如:呼吸内科,该科室患者的疾病特点比较特殊,病患的年龄相对较大,其发病程度也相对较高,导致护理工作难度加大。对带教老师来说,不仅要忙于每天的工作,还要抽出时间带教工作,出现遗漏是必不可免的[2]。但是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完善这些问题,其主要作用是将教学资料进行全面的总结并记录,对教学计划进行明确规范的同时对教学流程进行有效的梳理,有效增加教学的明确性和针对性。大大提高教学的质量。另外,临床路径可以对学习护士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并针对存在问题的教学计划进行科学、准确的完善。不仅提高实习护士的综合能力、知识水平,还对教学的质量及效果进一步提高。
1.2可提高“教”与“学”双方的满意度
     “传帮带”为传统护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没有完整的教育理论作为支撑,在教学时,并没有学生为中心,在学习时护士相对被动。实施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后,对教学方式进行明确的制定,并对实习的目标进行科学性的规划,最后对护士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可以看出,该模式无论是从实施还是最后的评估都是以护士为中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还调动了护士学习的兴趣,呼吸内科是内科系统中的大科室,其教学的内容相对复杂,导致教学时间非常紧促,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以后,将教学的时间进行详细的划分,细化到每周的每天。带教老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度,设定教学计划,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授教,有效的提升了临床带教工作的明确性、科学性和标准性。为了保证能够顺利达到实习的预期,师生双方共同主动查阅相关资料,积极讨论。另外,带教老师应多多鼓励护士,培养护士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判断能力。同时与护士多沟通,有效提高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培养护士为患者服务的意识,提升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力。
1.3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当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以后,护士应该在入科的第一天对呼吸内科护理教学的基本内容进行了解,主要内容有:教学的计划和教学标准。

通过对教师预提的问题进行解答,可通过教材及相关资料查阅,锻炼护士独立思考的和临床思维的能力,熟悉掌握该科室的护理知识和护理技巧,可在查房和讲座时,同授教老师和同学分享自己的知识和心得体会。在授教是教师应该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教学,树立好榜样的形象。严格规范要求自己,遵守医生的职业道德,以认真、客观、和端正的态度面对工作,并严格规范学习护士的职业道德和素养。有效提高病患的满意度。
2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1建立带教小组
        教师队伍由具有5年以上护理经验的护士或专科以上护理人员组成, 对入组人员进行临床路径教学的知识和操作培训,将临床护理路径和教学内容相互融合[3]。以此为基础,制定符合本部门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作为教师培训的依据。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将其作为授教的基础。
2.2实习生分组
        将所有的实习生进行随机分组,每组的人数控制在2-3人,制定科学性、明确性较高的临床路径,具体详细的内容包括临床路径的特点和方法,还有呼吸内科常见的疾病,及疾病的特点和注意事项以及护理技巧。
2.3临床路径教学实施
        实习第一周,由教师负责实习生的呼吸内科岗前培训、临床路径知识宣传讲解、基本护理操作演示指导、护理文书撰写;
        在授教过程中,学生应主动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应结合授教的知识解决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4],授教老师应对学生在解决问题上的优点进行表扬,并对解决问题存在的不足进行引导和评判。
        实习第二周,教师应对呼吸道疾病的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教学,学生需要对静脉注射、皮肤测试、和导尿术等基本护理措施熟悉掌握,如帮助呼吸困难的患者进行呼吸道分泌物清理,确保呼吸道通畅程度[5];并为患者选择符合患者的呼吸方式,在教室的的指导下,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护理过程通过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并结合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互结合[6]。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的指导工作,有效提高学生的护理水平和临床实际操作能力。
        实习第五周,根据学生在授教时涉及到的设备进行详细的了解,主要是设备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设备的维护方式。
        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并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独立管理,促进护理水平和工作质量的提高,推动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束语
        在呼吸内科护理带教工作中实施临床路径带教模式, 通过对临床路径的教学模式的优势进行分析,对其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不仅 可以提高实习生护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还可以提高患者对实习生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深人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高琼,刘艳丽,林翠霞.脚本理论视角下的内科护理学本科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护理研究,2019,33(19):3424-3426.
[2] 吴林秀,周小雅,张丽娣,吴潇芸,何华梅,黄文婷,莫小云.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36(08):83-86
[3] 易琦峰,齐梦影,严谨,沈薇,毛平,黄辉,郭黎黎,杨艳.症状引导下的思维导图在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8,33(22):72-75.
[4] 石莉红,骆艳妮,胡敏华.情景案例结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36(05):65-68.
[5] 白东梅.基于SPOC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交互反馈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模式改革研究[J].护理研究,2019,33(16):2858-2861.
[6]曹红丹,张朝鸿,蔡佩璇,刘善丽,江领群,杨红.内科护理教学中引入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重庆医学,2016,45(27):3879-3880+38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