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中药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注重整体观念,将整体脏腑辨证论治与局部用药相结合,并根据患病部位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给药方式,采取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在治疗和预防复发方面取得显著疗效。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中药;病机演变;辨证分型;辨证论治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层,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主要症状有腹泻、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常反复发作。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久泻、久痢、休息痢、冷痢、下痢、血痢、疳痢、疳湿痢、滞下、肠风下血、脏毒”等。
1.病机演变特点
中医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根据该病病机演变的阶段性特点辨证施治,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因此掌握其病机演变规律,可为辨证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及思路[1]。
(1)病初邪实,湿热蕴结肠腑。起病初期,因外感湿邪,或因饮食不节,以致湿热蕴结大肠,肠道气机不畅,传化失常,或湿热熏灼肠道,热盛肉腐,脂络受损,络破血溢,故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甚则便下黏液脓血,舌胖苔黄腻,脉滑数。本阶段以邪实为主,表现为实热证,以急性发作者多见。
(2)虚实错杂,脾虚湿邪内恋。病情迁延日久,反复发作,伤气耗血,正虚邪恋,形成虚实夹杂证。其虚为脾虚血亏;实为湿热留恋,肠络瘀阻。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腹痛腹泻,肠鸣, 便下黏液脓血,时轻时重,伴倦怠乏力,腹胀纳呆,面色萎黄,舌淡胖苔白腻,脉沉滑。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复发型的病人。
(3)病久伤正,脾肾气血俱亏。病证日久不愈,或年老体弱、失治或治不彻底,则正气大伤,化源不足,脾肾气血俱亏,脾气下陷、肾阳虚衰。故滑泄不止,晨起肠鸣即泻,便下如水,便血色淡,伴面白神疲,四肢不温,腰酸怕冷,舌淡苔白,脉沉细弱。此证临床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持续严重型的患者。
(4)脾虚湿浊,贯穿病变始终。脾虚湿胜在发病及病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贯穿于本病的始终。若邪去脾健,则肠道得安,病无以反复,或渐趋平稳。
(5)木郁乘土,久病忧虑多见。病程日久,反复难愈,情志不遂,忧思郁怒,易致肝失调达,气机郁滞,横逆乘脾,失其健运,故可见腹痛绞急难忍,排便时加重,或腹痛即泻,焦虑不安,或寐差,伴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淡红,脉弦。此证往往见于病程较长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
(6)肠络瘀滞,总与病变共存。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外感湿热毒邪,还是内伤肝脾肾,皆可阻滞脾胃气机,壅塞肠腑,可见腹痛,里急后重;且病久入络,湿热、气虚、气滞、寒凝等壅滞肠络,与气血相互搏结,气血凝滞,血败肉腐,内溃成疡,故见脓血便,腹痛痛处固定不移,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等症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瘀血越甚,气血愈虚,遂致病程迁延,缠绵难愈。
2.辨证分型
对本病的辨证分型各家意见不一,有学者统计近十年的有关60篇学术研究中对本病共分42个证型,按其出现的频率统计,出现顺序为大肠湿热证、脾虚湿盛证、脾胃虚弱证、脾肾阳虚证、肝脾不和证、气滞证、血瘀证、寒热错杂证……
(1)大肠湿热。多见于本病初期或发作时,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脾虚湿盛。
湿邪伤脾,中焦升降失常,症见便下脓血,清稀而腥,腹痛绵绵,里急后重,胸痞闷而不渴,不思饮食,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沉滑。
(3)脾胃虚弱。病情迁延日久,反复发作,导致脾胃虚弱,症见肠鸣,腹泻,粪便稀薄,夹有不消化食物,肛门重坠,腹痛隐隐,疲乏无力,舌淡苔白,脉缓弱。
(4)脾肾阳虚。病程较长后脾肾俱虚,症见滑泻不止,便下如水,便血色淡,腹中隐痛,喜温喜按,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沉细。
(5)肝脾不和。久病抑郁,肝气乘脾,气机失调,症见生气即犯,腹痛即泻,绞急难忍,泻后痛缓,舌苔白,脉弦。
(6)气滞。大肠传导失常,气机淤滞,症见腹泻黏液脓血便,泻下不爽,里急后重,腹胀,肠鸣音减少,腹胀痛,压痛,精神不振,舌红,苔黄腻,脉细数。
(7)血瘀。久病成瘀,邪毒壅滞于肠或肝郁克脾,血液瘀滞于肠络或脾胃气虚运行血液无力,气血阻滞肠络失和而血败肉腐。症见便血不止,腹痛剧按,痛处固定,舌质紫暗,脉细涩。结肠镜见:病变粘膜紫暗,粗糙颗粒感,血管网模糊或呈铺路石样改变。
(8)寒热错杂。久泻久痢失治误治而出现上热下寒,症见面红舌赤,食入呕恶,下肢清冷,少腹恶寒,便下粘冻。
3.辨证论治
有学者将本病分为湿热型和虚寒型,湿热型用葛根芩连汤合四君子汤加减,虚寒型用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治疗。另有学者分为6型论治:①湿热内蕴者以芍药汤为主方,热毒甚者用白头翁汤,兼表证者用葛根芩连汤;② 脾胃气虚者常以参苓白术散为主方,中气下陷者用补中益气汤加葛根、枳壳等;③脾肾阳虚者以四神丸合理中汤为主方,久泻久痢、肠失固摄以致大便滑脱不禁者用真人养脏汤,洞泄无度、四肢不温者加制附子、姜等;④肝郁脾虚者以痛泻要方为主方;⑤阴血亏虚者以驻车丸为主方随症加减;⑥气滞血瘀者以膈下逐瘀汤或少腹逐瘀汤为主方,酌加清热化湿。苑述刚学者将本病分为脾阳虚、肾阳不足、气滞血瘀、湿热内蕴肠腑四型,而分别给予理中汤和补中益气汤、右归饮和二神丸、桃红四物汤和良附丸、葛根芩连汤加减。周丽英学者等将其分为4型:①肝郁犯脾,肝脾失调型治以疏肝理脾,药用川楝子、焦白术、陈皮、白芍、木香、香附、茯苓等;②湿热犯脾,脾为湿困型治以清热燥湿健脾,药用黄芩、黄连、黄柏、葛根、苡仁、党参、厚朴等;③脾胃虚寒型,治以温中健脾,散寒除湿,药用黄芪、党参、山药、白术、干姜、肉桂、陈皮等;④脾肾阳虚型,治以温肾健脾,固涩止泻,药用附子、补骨脂、诃子、赤石脂、吴茱萸、五味子、焦白术等。张雪燕[2]学者将本病分为:脾虚、大肠湿热、脾肾阳虚、肝郁脾虚、血瘀肠络、寒热错杂、气滞湿阻、肺脾气虚等型,常用的方剂有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理中汤、白头翁汤、芍药汤、四神丸、痛泻要方、四逆散、少腹逐瘀汤、乌梅丸、葛根芩连汤、半夏泻心汤等加减。胡凤林学者以膈下逐淤汤为基本方(当归、川芎、桃仁、香附、五灵脂、乌药、枳壳、白芍、白术、甘草各10g,延胡索15g,红花6g),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为善后方(党参、黄芪各15g,白术、茯苓、甘草、干姜、广木香、当归、川芎、赤芍、白芍、鸡内金各10g,砂仁6g)。李向辉主张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用相应的灌肠方:① 湿热蕴结:白头翁、白芨、地榆炭、马齿苋各30g,黄连15g,苦参20g。脓血多加锡类散2支、云南白药2g浓煎至100ml保留灌肠。②脾虚寒湿:党参、苦参各20g,云苓、炒苡米各30g,青陈皮各12g,五倍子15g,浓煎至100ml保留灌肠。③脾肾阳虚:吴茱萸、五倍子各15g,白术、苦参、诃子各20g,赤石脂30g,浓煎至100ml保留灌肠。
临床实践证明,本病是可以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的一大特色病种,尤其在缓解期的维持治疗及抗复发方面,中医药的治疗效果突出,与西药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参考文献]
[1]刘伟霞,张红鑫,张星华.中药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研究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027(007).
[2]张雪燕,韩涛.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6):2212-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