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采取PET-CT检查诊断不同直径肺部结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53例肺部结节的临床诊断资料,分析研究0~3.0cm结节的诊断情况,依据结节大小分组,≤1cm组10例,1.1~2.0cm组21例,2.1~3.0cm组22例,均接受PET-CT检查,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接受检查的53例患者,确诊良性23例,病理符合率92.00%(23/25),确诊恶性27例,病理符合率96.43%(27/28);PET-CT对不同肺结节的诊断上,准确度92.1%、特异度89.5%、灵敏度94.1%。结论:使用PET-CT诊断不同直径的肺结节有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PET-CT;肺部结节;不同直径;诊断
肺部结节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肉芽肿性疾病,容易侵犯其他的部位,疾病的症状体征根据起病缓急以及累及器官多少存在差异,且较小直径的肺部结节常无典型表现,这使得临床鉴别诊断疾病具有一定的困难[1]。一直以来对于肺部结节的诊断多是应用CT检查,其中螺旋CT可更精准的确定结节位置与大小,而对结节的定性却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样不利于疾病的早期检出。而随着影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PET-CT技术的出现为肺部结节诊断鉴别提供新的对策,主要是借助其中的PET能够获得高质量功能图像,而CT则可获得高质量解剖图像,通过对两种图像的综合分析就能够早期对结节病灶做定位以及定性,从而辅助医师治疗疾病[2]。本次研究中探讨对于不同直径的肺部结节,采取PET-CT对疾病诊断的价值,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及借鉴,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接受检查的53例肺部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2)结节直径小于3cm。(3)均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患者。(2)精神疾病或者认知障碍疾病患者。按照CT标准对53例患者以结节直径差异分为三个不同的组别:≤1cm组(10例)、1.1~2.0cm组(21例)、2.1~3.0cm组(22例)。结节良性为25例,恶性为28例。本次研究也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方法
53例患者均接受PET-CT检查,检查仪器主要是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Discovery 710PET-CT成像系统,附带后处理工作站。所有的患者在检查前均嘱咐其禁食6h以上,保持空腹血糖<7.0mmol/L,取平卧位且保持静息15min,之后使用注射器予以患者注射18F-FDG,依照0.12~0.15mCi/kg来计算示踪剂的注射量,注射1h后进行扫描,主要是先常规CT检查图像采集,之后进行PET信息采集,螺旋CT平扫层厚3.75mm,PET采取2D扫描,共计采集7~8个床位,各床位的检查时间在3min。完成图像采集后,需将获取的影像输入到GE核医学后处理设备进行图形的融合、分析,核医学医师、CT诊断医师共同参与图像的分析诊断。对恶性肺结节,诊断的参照如下:SUV>2.5;延迟扫描SUV提高幅度在20%~30%,CT扫描征象呈现出分叶样与毛刺样,如此可确诊为恶性;CT扫描图像可作为定位结节作用。以上标准结合就可获得最终的结果。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1.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参照SUV大于2.5为恶性诊断的标准,经PET-CT诊断良性结节23例,同病理符合92.00%(23/25),恶性结节27例,同病理符合96.43%(27/28),良性结节不符的2例,1例SUV为0.8,1例为1.6;恶性结节不符的1例SUV为2.1。在对不同肺部结节诊断的价值上,准确度为92.1%、特异度为89.5%、灵敏度为94.1%,详见表1。
3 讨论
肺部结节是常见的疾病类型,该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均呈现出高发病率,在欧美国家疾病发病率较少见,在我国发病率较多,一般集中发生在40~60岁的群体中,且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3]。关于肺部结节的病因,多数人认为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为疾病发病重要病因,免疫紊乱决定结节发展及消退,这表现出不同病理状态,因此对疾病进行早期且合理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肺部结节的诊断上,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PET-CT也被用于疾病诊断中,区别于常规CT检查,PET-CT结合了PET与CT检查,而两种影像结合并不需要患者进行两次检查,而是可一次性得出影像,如此获得准确解剖信息,对获得的影像输入至后处理工作站,能够将PET、CT两种图像优势整合,其中CT对结节诊断的优势在于可获得结节位置、结节大小、结节形态,而PET则可得出功能图像,借助图像融合使得肺结节诊断准确度提高[4]。在对肺部结节诊断中,标准摄取值(SUV)由患者身高、体重、药用剂量的标准化计算获得,具体用于判定结节侵染情况,用于良恶性的鉴别具有良好效果,在恶性结节诊断上,将SUV>2.5为恶性诊断标准,主要是在恶性病变中,葡萄糖代谢速度、肿瘤细胞增殖程度发生明显改变,不同肿瘤患者,肿瘤细胞糖类代谢不同,如肺泡细胞癌、分化程度高的腺癌等因肿瘤细胞生长速度缓慢,使得机体对葡萄糖的代谢能力下降,引起SUV值无异常改变,如此导致PET-CT检查出现假阴性情况[5]。但是在正常情况下,PET-CT引起的假阴性比较少,对于较小直径的肺部结节显像较清晰,如此为医师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与借鉴。本次研究结果中,对经病理确诊为53例肺部结节经PET-CT检查效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良性结节诊断符合率为92.00%,恶性诊断符合率96.43%,仅3例未准确检出,此外在对不同直径肺部结节诊断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上均比较高,这一结果也充分提示应用PET-CT检查诊断肺部结节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对不同直径肺部结节,借助CT检查可提供肺部结节位置、大小等信息,而借助PET可对结节侵染情况做判定,采取PET-CT可为肺部结节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帮助,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武晓丹, 王治国, 战莹,等. 18F-脱氧葡萄糖PET/CT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8, (05):5-8.
[2]王萍. 不同病理阶段肺腺癌性磨玻璃结节PET/CT表现差异对比[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 003(014):125-126.
[3]黄显实. 双时相PET/CT对不同大小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 (07):93-96.
[4]张飞飞, 孙斌, 吕达,等. PET/CT联合CA199、HE4在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 现代医学, 2019, (01):21-24.
[5]高修彩. 16层螺旋CT在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13):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