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ECG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方式下进行PICC置管,观察组患者在ECG及超声引导下进行PICC置管,对比两组患者的PICC置管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6.00%,而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100.0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用ECG在超声引导下对患者进行PICC置管,能够显著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导管异位现象,从而大量减轻患者反复拍X片经济负担和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该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ECG;超声引导;PICC置管;应用效果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当前临床中较为先进的一项置管技术,常用于需要长期接受静脉治疗的患者[1]。在PICC置管技术当中,导管尖端最佳位置的确定是保障置管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在传统操作中,临床通常采用X线来进行PICC导管尖端最佳位置的确定,该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有着很多的限制因素,通常会给患者带来反复穿刺的生理痛苦和反复拍片的经济负担。而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专家提出可以根据心电图的P波变化来判断PICC导管尖端的最佳位置,同时在超声的引导下进行穿刺置管,能够取得非常良好的置管效果。以下本文将针对ECG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32:18,年龄分布为18-70岁,平均(44.0±2.5)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33:17,年龄分布为18-71岁,平均(44.5±1.5)岁。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对比中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方式下进行PICC置管:首先利用床旁超声对患者的上臂血管进行探查,以此来精确置管预置长度;然后在置管的过程中对患者的上臂术野进行消毒处理,并铺设无菌孔巾,同时选取患者的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进行穿刺置管,将导管推进到预置长度为止;最后利用床旁超声排除颈外、颈内等静脉导管异位现象,并对置管导管进行固定,同时采用X线进行置管检查。
观察组患者在ECG及超声引导下进行PICC置管:1.置管前: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并连接好心电导联,同时预留Ⅱ导联的心电图正常P波。之后利用床旁超声对患者的上臂血管进行探查,以此来精确置管预置长度。2.置管中:对患者的上臂术野进行消毒处理,并铺设无菌孔巾,同时选取患者的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进行穿刺置管,将导管推进到预置长度短10cm的地方为止。之后将导管导丝的尾端连接在心电连接器上,同时将体表心电图转换成腔内心电图。在这之后一边观察心电监护仪的P波变化,一边缓慢推进导管,当导管推进到P波振幅最高的位置时将导管缓慢退回2cm,完成导管推进。3.置管后:利用床旁超声排除颈外、颈内等静脉导管异位现象,并对置管导管进行固定,同时采用X线进行置管检查。
1.3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置管后,为患者拍摄X胸片,若X胸片显示患者体内导管的尖端位置已到达上腔静脉,则可以判定PICC置管成功。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6.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同时使用x2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对比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PICC置管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对比
两组患者PICC置管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分别为86.00%和100.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讨论
对于需要长期接受静脉治疗的患者而言,PICC置管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治疗手段,而在置管的过程中导管最佳位置的确定又是治疗的关键所在。ECG在超声引导下对患者进行PICC置管能够精准定位导管最佳位置,不仅有效避免了静脉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反复拍摄X片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各种置管并发症的发生[2]。在该置管方式中,采用床旁超声对患者的上臂静脉进行探查能够对患者的置管静脉进行充分的综合评估,从而有效避开畸形静脉、动静脉并行等情况,正确选择置管静脉和精确预置长度。而心电图的使用能够为PICC置管位置的确定提供有力依据,因为心电图定位法的原理在于:电极经过上腔静脉和置入进心端能够获得P波,而依据P波的形态和振幅就能够有效确定最佳的导管尖端位置[3]。在PICC置管过程中,通过心电图进行最佳位置的确定,同时在超声的引导下进行置管,能够有效避免传统置管方法中先进行X线拍摄来发现导管异位现象再进行适当的位置调整的弊端。这样不仅能够充分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医疗成本,同时还能够显著降低传统置管操作中导丝拔出之后导管因为缺乏支撑力而形成的导管调整失败。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充分表明,ECG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ECG及超声引导下对患者进行PICC置管,能够充分保证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导管异位,减少患者反复拍X线片的经济负担,以及减少患者的痛苦及焦虑紧张等心理压力,可明显减少中心静脉部位感染,导管闭塞及房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友焕.ECG技术用于PICC尖端定位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6):88.
[2]高慧,许敏菊.用腔内ECG引导技术为患者置入PICC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004):178-179.
[3]汪华萍,杨利霞,章玉英,等.腔内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准确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023):3995-3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