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骨折患者术后接受高骨胶原蛋白饮食护理干预对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8年6月~2020年1月内收治的8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骨折患者分为人数相同的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与高骨胶原蛋白饮食护理,按照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32.50%);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骨折患者落实高骨胶原蛋白饮食护理,快速补充患者身体营养所需,加速骨折愈合,减少身体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关键词】:骨折;高骨胶原蛋白护理;不良反应;愈合时间
骨折是指在外力作用下、长期积压下出现得了骨结构断裂情况,易发生于处于发育阶段的青少年以及骨结构钙含量下降的老年人,骨折发生后多采取手术治疗,抑制局部变形、患处疼痛,但手术后易出现软组织充血、肿胀等情况,因此,实现骨折部位的良好愈合仍十分关键[1]。相关报道中表示骨折处因骨结构改变导致营养缺失,及时补充骨骼发育与生长所需营养,有利于骨折愈合。基于此,我院开展高骨胶原蛋白护理干预取得显著效果,现就其临床效果展开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8年6月~2020年1月内收治的8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骨折患者分为人数相同的对照组与研究组,入组患者均接受临床诊断被确诊为骨折。对照组(n=40)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在20~76岁之间,均值(42.08±4.32)岁;观察组(n=40)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在18~81岁之间,均值(43.33±5.28)岁。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基于骨折术后护理流程落实药物、环境、心理、体位、运动指导工作,前期主要以简单床上运动为主,活动关节,避免肢体功能障碍。
观察组接受高骨胶原蛋白护理,在常规护理内容基础上,重点调整患者饮食方案,针对患者身营养情况制定饮食计划,建议患者少食多餐,每间隔3h进食一次,加速身体吸收,摄入食物主要为蔬菜、牛奶、黑芝麻等钙质丰富食物,或骨胶原蛋白含量丰富食物,如动物脚、肉皮等,慢火熬汤,一同进食汤与食材;评价患者身体微量元素水平,适当补充锌、铜等微量元素,避免出现营养物质合成障碍,增加机体消化负担,但铅、铜等元素易影响患者对营养的吸收,应尽量避免。此外,联合中医针灸,取1~15cm毫针对膝眼、鹤顶、梁丘、阴陵泉、委中、阳陵泉等穴位施针,留针时间为30min,针灸部位多出现胀痛、酸麻感,有助于血液流通,营养物质均衡分布。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胀)与骨折愈合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处理相关参数,“t”和卡方检验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2.1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32.50%),P<0.05。
2.2骨折愈合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均值为(80.68±3.73)d,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均值为(122.67±9.82)d,数据对比结果为t=25.2813,P=0.0000(<0.05)。
3.讨论
近年来,受人口老龄化加剧、交通意外事故发生率增长等因素的影响,骨折患者数量逐年上升,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手段,但术后多将护理工作重点放在肢体功能恢复、炎症控制等方面,忽视饮食护理,导致患者身体营养水平下降,延缓骨折愈合[2]。相关报道中表明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较多,其中年龄、身体情况、骨折程度、护理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饮食护理作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展开骨折患者护理过程中,需充分认识患者身体所需。而骨胶原是对人体骨骼有益的重要成分,其在骨结构含量越高,代表骨骼韧性越强,能够抵抗更强的外部作用力,因此,针对骨折患者术后及时补充高骨胶原,促进骨骼与骨膜再生,并通过饮食补充骨骼愈合所需钙质,可加速骨结构内软骨细胞、蛋白多糖等成分的合成,加速骨骼生长与愈合[4]。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护理后患者骨折处愈合时间缩短,且不良反应得到有效控制,与对照组形成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针对骨折患者落实高骨胶原蛋白饮食护理,快速补充患者身体营养所需,加速骨折愈合,减少身体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参考文献】:
[1]王静.护理干预对颌面部骨折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9,27(18):61-62.
[2]骆淑玲,翁金金,刘芳君.情绪管理联合饮食调护在老年骨质疏松四肢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27):107-110.
[3]王春玲,丁瑞芳,牛云飞, 等.一例罕见婴幼儿颈椎骨折脱位伴截瘫的手术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0,37(7):82-83.
[4]何丽萍.中医饮食护理对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J].新中医,2019,51(4):25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