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可视化视域下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下   作者:施辉煌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

福建省晋江市第五实验小学  施辉煌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此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正确学习方式的养成。而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是推动学生提高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思维可视化视域下,创新教学模式,并对学生进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数学核心素养;实践。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培养学生各学科的核心素养,也成为近几年教育界不断研究与探索实践的课题之一,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同时也成了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方式改革的一种趋势。在思维可视化视域下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不仅能为教师指明教学方向,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各种数学能力,使其受益终身。因此,笔者将通过本文对如何在思维可视化视域下,对学生开展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实践教学进行探究。
        一、构建数学思维,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
        (一)活用教材,重构课程,启发思维
        传统课程的流程是“先教后学,学后再考,考后对答案”,剥夺学生的探究乐趣及思考权力。思维可视化课程的流程是“以考导学,学后再教,教后优化策略”,即以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充分活化思维,完成知识网络的初次建构并发现问题解决策略,然后教师再进行点拨、夯实、升华,给出优化的学习及问题解决策略。传统课程是为“知识的重复”而设计,思维可视化课程是为“思维的发展”而设计。教师要灵活地利用数学教材,并合理的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开展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讲授知识要由容易到困难、由简单到复杂,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切忌急于求成,要逐步发展。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一)》这一课时,教师通过创设遇险船只求救的教学情景,引发学生思考,以灯塔为观测点,要确定遇险船只的位置,需要哪些条件?引发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发现以灯塔为观测点,东北方向可以确定遇险船只在方向标四个面中的一个面,如果再加上角度30度,可把遇险船只确定在两条线上,引发学生思维碰撞,可在方向标的东北方向上找到两个30度,从而明确这两个30度分别是北偏东30度和东偏北30度,在明确遇险船只在北偏东30度方向上,如何在这条线上找到遇险船只,要通过与灯塔的距离,学生很快在北偏东30度方向的这条线上找到了遇险船只所在的位置,通过引导学生从面到线到点,通过情景和学生动手操作画图,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任务驱动,激发思考,思维可视
        传统课程的呈现方式基本是“文字+声音+脸”,而且那张“脸”往往还是毫无表情的脸。在这种呈现方式中,教师及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方法是不可见的,可见的大多是“结论性的”内容。


所谓“一图胜千字”,思维可视化课程利用大脑对“图”的偏好,以图示或图示组合的方式将师生的思考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化抽象为直观,不但大大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而且使图示与大脑思维产生共振,起到理清思路,发展思维的作用。在这里要强调两点:第一,图示最好是分步呈现,因为过程比结论更重要;第二,动漫化课件以及传统教学视频并不是思维可视化课程,因为它们都没有呈现思考过程。而且动漫中的背景、卡通形象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长期以这种方式学习,还可能会养成无法专注思考的习惯,抗枯燥能力也可能会下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尤其是学困生,思维能力较弱。但小学生却有强烈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对学生进行任务布置与引导,进而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
        二、思维可视化视域下,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一)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最为关键的教学点。因为实践能让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进行实践应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加深知识记忆。同时也能让小学生更了解生活、接近生活。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训练,开展数学实践教学。使学生从实践中逐渐地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并在实践中帮小学生进行思维的转变,将数学思维能力将从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思维可视化视域下,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教师就要完全参与到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与探索的过程中。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适应学生学习与发展现状[ ]。同时在教师抛出问题后如果学生没有进行自主学习,也没有进行探讨那么教师不要给出正确的答案。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3的倍数的特征》这一课时,教师出示计算器,要求学生在计算器上任意摆放6颗珠子,并写出所摆的数,看一看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通过摆、写、探究得出,只要珠子的总个数是6个,所得的数总是3的倍数,教师再让学生通过摆珠子总个数为9、12个,和珠子总个为8、10个,让学生找到3的倍数与珠子的总个数有关,跟珠子摆放得出数的大小无关,再通过动画演示“弃3法”,学生能更好理解为什么3的倍数是看这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以及对知识探索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的思维有条理地展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变成课堂的主人,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地提升。
        结束语:
        由于数学是一门抽象、空间性较强学科,在日常学习中就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思维能力。但是因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所以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调整教学难度系数,由简入深的逐步向复杂知识过度。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尽最大努力减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在这个过程中逐步的构建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刘体美. 基于"思维可视化"的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策略[J]. 数学大世界(小学一、二年级版), 2018, (3):42.
[2]张惠平. "思维可视化"角度下的小学数学课堂重建[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06):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