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政课教师德育能力提升策略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下   作者:乔月鹏
[导读]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提出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共六个方面,内容多、涵盖面广,认真落实高中德育目标任务重、责任大。

河南省三门峡市实验高中  乔月鹏  472000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提出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共六个方面,内容多、涵盖面广,认真落实高中德育目标任务重、责任大。做好高中德育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但在当前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德育方法简单、德育形式单一、德育效果差强人意,归根结底是德育能力的缺失。
       一、高中思政课教师德育能力的内涵
        关于德育能力的理解,主要有两种:有效达成德育目标的综合素质。 这一观点的内容较为宽泛,涉及了各类教师的德育能力,较为宏观和抽象。另外一种认为:德育能力指的是教师为落实德育工作或者合理施行学生品德教育活动所拥有的内在心理品质与基本素养。这种对象指向学生,而在实际操作层面,德育能力又常常被狭隘的理解班主任德育能力。
        本文认为,高中思政课教师的德育能力应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依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德育目标要求,依托课题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等途径,完成高中阶段德育内容组织、策划、实施、管理、评价等方面展现的能力。既体现高中德育能力的时代性,又突出高中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特色。
        二、高中思政课教师德育能力的现状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可见,思政课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肩负着重要的职责。由于德育目标评价的长期性和内在性的特点,学校在对思政课教师德育工作的评价几乎空白,因而思政课教师的德育能力培养往往被忽略,造成思政课教师能力的缺失,具体表现为组织、策划、实施、管理、评价等方面能力的不足,具体如下:
        在德育组织能力方面,偏向课堂组织能力,而社团组织能力有待提升。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让老师在课堂组织方面的得心应手。而面对社团活动的组织,则显得比较薄弱。
        在德育策划能力方面,德育策划强调整齐划一,缺乏多样和分层的指导。在现实中德育活动、学校集会、强调整齐划一,而在具体德育活动的组织上缺乏多样性的安排。
        在德育实施能力方面,课堂教学能力较强,而社会实践能力较弱。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往往以课堂教学为主,对于社会实践方面的投入和研究相对较少,一方面是教学压力使然,另一方面则与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身的认识。
        在德育管理能力方面,重规则约束,轻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引领。高中思政课教师除了课堂德育之外,从事德育工作往往局限于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更多强调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缺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化的影响,许多思政课教师本身不是本土教师,对学校所在地文化了解较少,另一方面是认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没有教育的必要。
        在德育评价能力方面,偏向结果型评价,而缺乏过程性评价和隐性评价。


德育评价方面往往与学业成绩有关,在综合实践方面的评价方案较少,评价能力也有待加强。
        对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高中思政课教师有必要的转型,多方面提升自己的德育能力,从单纯的课堂教学向能胜任新时代德育工作转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高中思政课教师德育能力提升策略  
        新的德育指南为我们指出了很多德育实践的领域,这对高中思政课教师来讲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全面提高高中思政课教师的德育能力,离不开一些必要的策略,实现快速成长。
        第一、坚持理论学习与德育实践相结合的策略。思政课教师肩负着为“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光荣使命,首先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要求,不断加强对马列原著、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研读与学习,更新完善自己的学科知识,并自觉运用于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和协同育人等德育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德育能力。
        第二、坚持课上教学与课下总结相结合的策略。作为思政课教师,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主阵地。思政课堂既是思政课教师教育学生的主要场所,也是思政课教师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载体,要说服学生首先要完成教师的自我教育,高中思政课的教师通过教学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总结是思政课教师不断发现、发掘和发展自身优势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不断发现自己、打磨自己的过程。
        第三、坚持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相结合的策略。线上教育方兴未艾,新冠病毒引发的全球疫情更加推进了线上教育发展。高中思政课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不仅要在线下学习,也要在线上学习。在德育方面,也有一个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衔接贯通的过程,正是实现高中德育线上线下的全覆盖。在信息化的今天,这一点显得越来越重要。
        第四、坚持常态评价与突发评价相结合的策略。德育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这既离不开我们的日常各项规章制度、师德师风、学生行为规范的评价,也离不开应对突发事件的评价。尤其是后者,比如当国家突发疫病、地震、水灾等灾害时,就需要每个人挺身而出,而这一刻的担当不应被忽略,也不能被忽略,作为学校德育层面也应有相应的制度加以褒奖和肯定。
        第五、坚持仪式教育与生活观察相结合的策略。高中阶段的仪式教育主要有节日纪念活动、升国旗仪式、开学典礼、成人礼等,这些活动构成了师生们的集体记忆,是重要的德育载体,有利于培养思政课教师的德育能力。而生活中的小事也不能被忽略,记得高中时,有位学生的一个馒头掉在食堂外地上,学生怕捡起来丢脸没有捡,被一位老师见到,这位老师捡起来,剥去馍皮,有滋有味吃了起来。这件生活小事对我的触动很大,至今记忆犹新。
        第六、坚持道德教育和音乐教育相结合的策略。在中国传统德育中,非常注重礼乐教育,位列六艺前两位。校规、纪律、规矩意识等德育,具有约束力,而在现实德育实践中欲速则不达,遵循德育的内在规律就要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把音乐融入到德育中去,这样的德育既润物无声、又会深远持久。就好比每人都会记得外婆哼唱的歌谣一样,寓教于乐,历久弥新。
综合起来,我们相信随着改革和探索的深入,我们高中思政课教师的德育能力必将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德育全面进步不再是梦想,立德树人的梦想会实现。
【作者简介】乔月鹏,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和信息化教学研究。联系电话:139497803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