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数学问题设计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下   作者:关敏娟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阶段下的数学教育。

山西省孝义市柳湾煤矿小学校 关敏娟 0323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阶段下的数学教育。在这一阶段,小学数学问题设计的效果还不够理想,许多教育活动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和实施,利用问题开展教学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一个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手段,也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转变教学方式的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设计;研究
        正所谓“学起于思,源于疑”。在心理学层面上普遍认为,思维是以问题为起点的,因此,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应将问题贯穿至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将数学知识以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让其能够作为小学生精神世界的一项有机组成。
       一、当前数学教学的存在的问题
        (一)计算马虎、粗心
       小学阶段教师主要是以简单的加法、减法、除法、乘法为主,其中也包含难度较大的混合运算,很多学生在计算时无法避免存在计算错误的情况,并不是计算原理与计算方法的错误,而是粗心的问题。在计算某个问题时也存在小数点以及数字书写错误的问题。虽然说此类问题比较简单,但是没有及时得到纠正也很难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粗心、马虎的问题,要想解决此类问题还需要教师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教学脱离生活
        由于传统教学思维模式的限制,许多教师不了解生活教育,容易陷入极端,导致一些教师在课程中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来有效的开展教学设计。从观察中看的话,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只能从互联网上下载,严重的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即不符合教育要求,又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此外,一些老师认为数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获得知识,希望能够将知识尽可能的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但这会浪费教学时间和教育资源。教育与生活的这种严重分离目前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也是小学数学生活教育难以有效开展的主要原因。
        二、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是教学中的重点教学内容。该能力的形成对学生学习和未来发展都十分重要,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举例为其设计探索型课堂问题。
        案例一:在对一年级上册有几瓶牛奶的教学时使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星期天,笑笑家来了几位好朋友,妈妈买回2箱饮料招待他们,小客人走后,笑笑帮妈妈一起清理房间。看着箱子里的饮料,笑笑想起了一个数学问题,”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探讨。“你能说说9加5可以怎样算吗?”可以用“凑十法”来计算,9+5,先把9凑成10.先从5瓶里拿出1瓶和9瓶放在一起是10瓶,10+4=14瓶。
        案例二:在学习三年级上册捐书活动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不仅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而且理解了三位数加减法的算理。


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当学生明确题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之后,教师不再过多地讲解,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三位数连加的计算,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另外,由于三位数连加数目较大,步骤较多,有时还会遇到连续进位的情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同时应对这么多的问题还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不刻意追求计算速度,适时提醒学生在计算中要注意的问题,鼓励学生耐心细致地计算,力求计算准确。帮助学生养成细心计算的好习惯。
        创设情境:学生1:三年级的捐书情况是:三(1)班118本,三(2)班104本,三(3)班95本。学生2:四年级的捐书情况是:四(1)班103本,四(2)班109本,四(3)班98本。教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1: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学生2;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学生3: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教师:你能看出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吗?说说你的想法。(1)学生尝试独立估算,并与同伴说说自己的估算方法。(2)集体交流估算结果及估算方法。学生1:我是先把相对应的班级逐一比较,再看比较后的数据。118比103多15,104比109少5,95比98少3,总体来看三年级比四年级多捐了7本书。学生2:我是把各班捐书的数量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看成几百几十数再相加,三年级120+100+100=320,四年级100+110+100=310,所以三年级捐的书多一些。
        案例三:五年级平均数的再认识,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才会思索,有了问题才会引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通过具体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为什么两个阿姨都领着孩子,第一位阿姨只买一张票,而第二位阿姨却要买两张票呢?”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究平均数的意义的欲望。在以往的学习中,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学生已经接触过,但对于具体生活情境中问题的解答,学生比较陌生,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交流、分析,使学生了解到在不同的情境中,求平均数的方法也不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两位阿姨排队买票一位阿姨抱着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孩子,另一位阿姨领着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孩子。第一位阿姨只买了一张票,而第二位阿姨却买了两张票。教师:由上你知道了什么?有哪些疑问呢?为什么两个阿姨都带着孩子,第一位阿姨只买了一张票,而第二位阿姨却要买两张票呢?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身高不足1.2m的儿童免费乘车。学生调查了一些6岁儿童的身高,然后发现1.2m可能是这些身高的平均数。
        总结:小学数学教学是保障学生发展的必备课程,在教学中进行问题设计能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思维,让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魏富元.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18):15-16.
[2]王敏敏.基于问题设计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分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20(03):31-33.
[3]高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教育,2020(06):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