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审美体验融入小学语文朗读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下   作者:黄俊浩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偏重于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熟读而忽视朗读,在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中针对于这种现象明确提出语文朗读是所有学习阶段的学生的教学重点,然而,语文朗读的质量是和学生的审美能力息息相关的,这使得教师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同时注重优化学生的审美体验。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南岭镇王告小学 黄俊浩 5170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偏重于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熟读而忽视朗读,在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中针对于这种现象明确提出语文朗读是所有学习阶段的学生的教学重点,然而,语文朗读的质量是和学生的审美能力息息相关的,这使得教师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同时注重优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基于此,本文就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将审美体验融入小学语文朗读的教学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审美体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
       引言:文科科目的学习本身就和学生的审美素养之间具有密切联系,而语文朗读的过程中更能明显体现一个学生的审美素养。对此,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将语文课本作为参考依据,利用语文朗读来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语文朗读需要学生带动自己的感官去体会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再通过朗读充分传达出其所感知到的思想感情。因此,将审美体验融入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是一项关键工作。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形式化主义严重
        在正式学习新课文之前,小学语文教师会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各种各样形式的语文朗读,但是学生普遍都对语文朗读存在着一定偏见。他们认为语文朗读的目的仅仅是过流程,考试当中并不会考到与朗读相关的内容,对于自己的语文科目学习也并没有任何帮助,因此得出语文朗读并不重要的结论,这使得学生会为了应付差事而去进行语文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只是象征性地念出每个文字的发音而不是融入自身感情去进行朗读。这种现象就会导致很多小学生的语文朗读存在形式化主义严重的现象,朗读中并没有融入自身的感情。然而,语文教师也会选择性忽视这些学生的形式化主义朗读形式,反而过度关注那些本身朗读能力强的学生,将朗读教学的大部分时间都作为这些学生的朗读展示环节,剩余的学生也会加重对于语文朗读的偏见。这种种因素导致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质量低下[1]。
        (二)语文朗读考察点单一
        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对每个学生的朗读成果进行考察,而考察的结论几乎都是情绪饱满、流利通畅、发音准确,这些结论太过于片面化,只关注了学生语文朗读中表面的状态,忽视了学生对于课文本身的理解、朗读时传达出来的感情和节奏把握能力等多种考察点。
       (三)教师的引导方向失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发挥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去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而在朗读教学时,教师往往不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朗读能力,引导方向失误。教师一般会将朗读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是否将课文完整流利地读下来、学生的朗读够不够饱满,却并不会教导学生怎样在语文朗读中融入其所理解的课文感情,这样就使得教学方向出现偏差,语文朗读教学质量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语文朗读时不懂得如何转折情绪或者正确传达课文中的情感,只会将自身的固有观念代入语文朗读中,造成学生的语言朗读空洞乏味[2]。



        二、将审美体验融入小学语文朗读的教学策略
      (一)以兴趣为导向进行朗读教学
        首先,由于教师对于学生具有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教师必须在学生尝试语文朗读之前先进行示范阅读,利用自身优秀的朗读能力去感染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只有教师自身的朗读能力过关了,才能真正做到准确引导学生进行语文朗读,因为学生往往会对于教师存在一种信赖,教师的朗读能力也会影响到学生最终的朗读成果。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进行语文朗读,将朗读水平中等的学生安排到一个分组当中,将朗读水平存在两极分化差异的学生安排到一个分组,使得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利用集体的作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到语文朗读的魅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班级朗读活动,利用朗读竞赛、情景式角色朗读、朗读游戏等多样化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这种方式可以使得语文朗读不再死板模式化,改变学生对于语文朗读的偏见。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和数字信息技术来营造朗读教学氛围,通过视频展示课文相关背景资料,再选取合适的音乐,让学生将身心充分融入到课文朗读情境当中,不由自主地开始进行语文朗读。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展示网上优秀的朗读作品,让学生意识到真正的朗读不可以肆意放任、不可以表面形式化,优秀的朗读作品是具有可以打动人心的巨大魅力的,从而给学生指明了一个正确的朗读方向,帮助学生朝着这个方向去不断提升自身的朗读能力。
        (二)利用联想法进行朗读教学
        首先,在进行语文朗读教学前,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用语的考究之处,帮助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脑海中能够联想到这篇文章所描绘的情境,将自己代入这种联想的情境当中从而更加能够体会到课文所传达的中心思想,感受到这篇课文的魅力所在,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将自己所体会到的情感融入到语文朗读当中[3]。其次,教师在代入新课教学内容时的铺垫也很重要。对此,教师要利用生活中的故事和合适的配乐将学生代入课堂当中来,放松学生的心理,这时再正式引入新课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关于人生百态的新课时,教师可以先运用生动的语言分享自身的人生体会,从而打动学生,引起学生的共情性,铺垫语文朗读教学的情感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相关情境的联想,使得学生能够准确感知到所学课文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学生在进行语文朗读时,最重要的是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够通过表层的文字去体会到文章作者更深层次的思想情感,引发学生对于课文内容所描绘情境的联想,从而使得学生可以体会到真正具有内涵的美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结束语
        学校和教师必须充分重视语文朗读的关键作用,语文朗读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提升共情能力等方面能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将审美体验融入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当中来,优化语文朗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梁海燕.诵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作用解析[J]. 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7,(4):129.
[2]乔万琴.分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审美体验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7,(12):39.
[3]赖俊秀.学生审美体验与小学语文作文训练的融合探讨[J]. 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5,(12):51.
[4]文燕.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 教育界,2017,(32):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