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下   作者:曾丽嫔
[导读] 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了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乳源瑶族自治县第一小学    曾丽嫔   512700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了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文化教育越发重要,因此,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的渗透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无论公元前还是公元后,现今的史学和高科技虽然能够印证一部分历史是真实存在的,但有些前人的智慧仍是现今人所不能复制的。流传几千年的史学巨著《战国策》《春秋》《资治通鉴》等,都是流传至今的经典,无论“四书五经”在近代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中遭受多少诋毁和抨击,但它能够流传几千年,其中蕴含的优秀文化是值得肯定的。无论历史如何,都是过去的事情,我们要以史为鉴,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今后不再重蹈覆辙。
       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非常浓厚的文化气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浓厚的文化气息更有利于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要懂得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相结合,通过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时接受传统文化,从而将传统文化吸收并融入自身的知识体系。同时,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材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也彰显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要充分把握好课堂时间,控制好语文教学环节,开展好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将语文学科的价值和作用充分展现出来。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
       1.教师精心”讲解”,领略文化魅力
       品味汉字精髓,感受传统文化。学生接触语文,首先学习的就是汉字,它作为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缩影,一笔一画都流淌着中华千古文明的血脉,蕴藏着绵绵不断的智慧文明。汉字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知识和故事,教师可以借助其固有的指事象形特点,与学生一同探寻它的秘密。小学生知识尚浅,需要教师寻找出汉字与传统文化的深厚联系,精心讲解,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汉字的“前世今生”,领略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无穷魅力。教师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采取编写儿歌的形式,帮助学生识记读音、理解字义、分析字形、突破难点,领略汉字中蕴含的文化魅力,借助这些传统文化的正能量,启迪学生的智慧,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品读千古佳作,领略传统文化。中华经典古诗文源远流长,含意深刻,内容包罗万象,名篇佳作让读者心旷神怡,汲取中华文化丰富的精神营养,涵养人文素养。而小学生人生阅历尚浅、知识储备较少、理解力不足,需要教师精心挑选并讲解经典佳作。这里的“讲解”不是教师全盘灌输、逐字逐词帮助学生掌握,而是先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熟读,把自己融入到当时的情景然后,教师在恰当的时机进行相应的“讲解”点拨"指点迷津”,帮助学生逐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2.教师耐心”扶持”,沉浸传统文化之美
        精心组织活动,体验传统文化。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创新活动形式,精心设计学生愿意参与的活动,真正使课堂发生变革教师变成课堂“旁观者”,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耐心“扶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可以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比赛,学生通过诵、读、唱、演等形式呈现,促使学生真正融入到经典之中;组织学生为经典的古诗文配画,针对自己的理解开展“我是小老师”活动,对此教师只作简单的点评和指导;开展经典诗文书法比赛,将学生的作品放置于作品栏,定期由学生组成“评审团”,评选出优秀作品,教师作为评审团的“顾问”进行相应的补充、点评,久而久之,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元素。
加强方法指导,铺设文化之路。大量的阅读能帮助学生快速成长,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阅读方法指导。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倾听学生的心声,解决他们在阅读中遇到的难点、困惑,不断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针对传世佳作、优美的历史典故,教师将文本、背景、内容、写作手法、反映内容等充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链,指导学生逐渐掌握阅读方法,通过阅读增加知识和文化底蕴的积累,拓展能力发展空间。
        3.教师大胆”放手”,探索传统文化之美
        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探索传统文化之美。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处理问题、获取新知等能力。教师要有更多的知识储备,更深入地备课,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点拨”,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注重实践探究,感受传统习俗魅力。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教师要充分利用本地文化特色,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利用节假日开展意义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以探访者的身份走进社区和村庄深入了解地方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特色,理解节日内涵;让学生在家人陪伴下游览家乡的旅游文化景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文化内涵。通过一次次的实践活动,学生亲身感受到本地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用日记、观后感、照片、手抄报等形式,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更流露出沉浸在优秀传统文化里带来的幸福感。
        结论: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依托语文课程,挖掘文本蕴涵的传统文化资源,引领学生感受、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博大的内涵,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不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形成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光彩四溢。
参考文献:
[1]李长东.浅析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融入[J].才智,2020(05):197.
[2]王礼.基于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研究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20(06):46-47.
[3]柴智强.浅谈我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J].名师在线,2020(04):53-54.
[4]冯梅.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20(04):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