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教学案例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下   作者:杨幼平
[导读] 在教材方面,《冷战》位于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本单元的主题是“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这里的“冷战”和“对峙”体现了本单元的主题。

梅州市学艺中学   杨幼平 514021

        一、教学背景
        在教材方面,《冷战》位于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本单元的主题是“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这里的“冷战”和“对峙”体现了本单元的主题。而本课则是冷战的开始阶段,内容共分为三个子目,第一子目为冷战的开始的原因以及过程,第二子目为德国的分裂,是冷战在欧洲的体现,形成两个阵营、两极格局,第三子目为北约与华约的对峙,是两极格局下不同社会制度的结盟与对立。学习本课内容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二战后世界国际关系的发展走向,能够更好的理解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将历史与现实连接起来,因此本节课在初中历史课程中有着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同时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学情方面,本次授课对象为九年级的学生,从显性知识来说,在九上册《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的学习中,他们已经知道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政治体制,九下第三单元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学习中他们对社会主义也有所了解,同时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他们对二战末期战争特点和盟国、苏联占领区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理解德国的分裂非常关键。同时,从隐性知识来说,学生对二战、冷战的兴趣会使得他们自发去阅读和观看相关的书籍、视频,会对美国和苏联有着一定的了解,这些知识储备对本节课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教学目标
        基于课程标准、学情以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我对本节课设置了如下的教学目标:通过史料分析正确认识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北约、华约、冷战等概念,理解美苏从盟友走向对峙的过程,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当时的德国分裂,培养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素养;进而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树立追求和平,文明对话,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培养家国情怀。
        三、教学过程
        [环节1]:导入课程——图片展示
        教师活动:教师展示两幅图片并解读两幅图片内容。以战时美国描绘的友善俄国士兵的形象海报和之后美国描绘的共产主义下的残暴的士兵形象做对比,询问学生,同样的俄国士兵形象,为何在美国人眼里就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生活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看图片。
        【设计意图】以美国对苏联士兵前后形象的变化导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环节2]美苏关系——亲密合作
        教师:关于美苏之间战时的亲密合作关系,教师主要采用讲述法,讲授美苏作为同盟并肩作战进行反法西斯战争以及在雅尔塔会议上的友好状态等史实。
        【设计意图】将史料与图片相结合进行讲解,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的能力。而对雅尔塔会议的讲解,让学生知道雅尔塔体系是怎样形成的以及雅尔塔体系对于美苏关系有何影响。
        [环节3]美苏关系——走向何方
        教师活动:展示两组材料,分析意识形态矛盾和美苏领导人决策影响美苏关系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和引导进行学习。
        【设计意图】对史料的分析既是必要也是需要技巧的。结合时代背景和语言表述去分析美苏意识形态差异和美苏领导人决策,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史料研读能力。
        [环节4]思考——在此情况下的美苏会继续合作?反目成仇?
        教师:向学生展示美苏关系的两种可能供学生选择,每种选择对于不同的结果,一种是继续合作,一种是反目成仇。选择继续合作,教师给出美苏不能继续合作的理由。选择反目成仇,教师则继续讲述接下来美国首先采取对峙的措施和苏联的回应,从美国倡导下的铁幕演说到杜鲁门主义,一步一步进行讲授。引导学生学习美苏在政治方面对抗的知识。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选择做出决定,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的知识。学习美苏在政治方面对抗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的呈现和合理的引导,培养学生史料阅读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环节5]思考——美国对西欧会放任不管还是坚定扶持?
        教师活动:向学生展示西欧在二战后遭到破坏后的实际情况并提出问题,如此情况下的西欧,美国会做出什么反应,是放任不管还是坚定扶持?引导学生做出选择,选择继续放任不管,教师给出美国不能放任不管的理由。


选择坚定扶持,教师则继续讲述接下来美国为了扩大阵营拉拢西欧实行马歇尔计划和苏联采取的成立经互会的措施。并进行循序渐进地讲授马歇尔计划、经互会的知识。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做出选择,了解并学习马歇尔计划、经互会的原因和相关知识。认识到美苏在经济方面的对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史料去理解马歇尔计划的真实意图,提高历史解释能力。同时认识到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对苏联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经互会的成立是苏联对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回应。
        [环节6]探究——冷战给欧洲带去了什么?
        教师活动:结合图片和史料,引导学生认识二战后德国走向分裂的历程;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领下回答问题,认识二战后德国走向分裂的历程,认识冷战给德国带去的深重灾难。
        教师活动:通过图片及讲解相关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美苏冷战阴影下德国的分裂给欧洲带来的影响;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领下认识德国的分裂给人民带来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及图片,引导学生梳理冷战背景下德国分裂的历程,锻炼学生认识历史事件时序发展的逻辑能力。
        [环节7]思考——如此实力下的美苏会开战?对峙?
        教师活动:展示美苏军事实力的对比,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做出选择,选择开战,教师给出美苏不能开战的理由。选择对峙,教师则继续讲述接下来美苏为了对峙拉拢队友壮大阵营成立北约和华约的事件以及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并以此依次讲解北约华约的知识。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做出选择,了解并学习北约和华约的相关知识。认识到美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展示北约和华约的成立过程,理解华约的成立是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提高历史解释能力。同时认识到美苏在军事方面的对抗以及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环节8]总结美苏两极格局的发展历程,美苏关系的原因和冷战的定义。
        教师活动:向学生展示美苏两极格局的发展历程,美苏相对稳定,没有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而是在局部地区通过其他国家,发生了军事冲突。进而总结冷战的定义和冷战的特点。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回顾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历程。总结美苏冷战的定义和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回顾总结两极格局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渗透了史料实证,明白冷战的概念,把握本课的核心历史概念的定义。
        四、教学反思
        [反思一]关于概念讲解的反思。
        概念的讲解应该引导学生先从字面含义去理解,然后再结合时代背景,一步一步的深入探析其含义。不是给出一段释义文字通读一遍了事。对“冷战”二字,从“冷”和“热”进行对比,指出冷战之间的较量排除了武力进攻。但从“战”字角度去分析,美苏冷战有大量的冲突与对抗。
        [反思二]关于知识点过渡的反思。
        对各知识点的过渡应有所铺垫。一个知识点结束不该生硬的讲解下一个知识点,应该让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点之前有所期待和准备。对于“马歇尔计划”的讲解,应在“杜鲁门主义”讲解之后提出“美国对苏联的冷战政策除了政治上的措施,经济上会采取什么措施呢?”,使知识点之间能够衔接起来。
        [反思三]关于讲课语速的反思。
        讲课过程中注意语速和节奏的问题,语速不可太快,考虑学生是否能听懂,是否有时间反应和思考。讲课之前可以多加练习,努力克服紧张情绪。在史料讲解中,引导学生去思考,而不是老师直接给出答案,尊重学生学习的过程,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历史解释的能力。
        [反思四]历史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本课主要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虽能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分析和思考,但也存在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的可能性。因此,在材料、图片等资料分析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学习过程,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并解决问题,而不是由教师直接给出问题甚至是答案。
注: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历史教学策略探究”(课题批准号:2019YQJK26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本文作者是首批梅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