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下   作者:何凤珍
[导读] 阅读能力的训练是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广西崇左市龙州县龙州镇新华中心小学 何凤珍   532400

摘要:阅读能力的训练是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语文阅读教学有助于开发小学生的文学天赋,积累其语文功底。文章通过概述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意义,分析日常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增强学生对文章文体、情感的体会,全面提升其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语文 阅读能力 培养
        引言:小学四年级语文不仅侧重对学生读与写的能力培养,还指导学生在语文的长期影响中提炼关键内容,锻炼学生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同时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夯实基础。想要提升学生们的课堂阅读能力,就必须要对他们的阅读现状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样才能够找出影响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主要原因,从而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建议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将注意力从分数上转移,重点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升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
        1.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意义
        因为不同学生的知识储备、认知能力、生活环境不同,因此在阅读文章时会有不同的感觉。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使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得出答案,强化其对文本的理解能力。阅读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还可以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能力。新时期语文课程教学标准突出探究、自主的学习方式,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其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引导学生精细阅读、深入阅读,帮助其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升级自身的阅读体验。另外,教师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扮演合作者、指导者,而不是单纯的传输者。教师需要在学生阅读时给予方向性的建议,使学生在阅读中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2.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存在的问题
        第一,当今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只是围绕课程大纲进行教学,侧重于对课本知识的讲授,忽略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拓展。第二,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停留在传统阶段,以自身为主体,将课堂知识灌输式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无法培养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第三,部分教师在授课时经常指导学生利用阅读寻找问题的答案,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常会出现专注于寻找答案而忘记文章本身蕴含意义的情况,使其丧失阅读的兴趣,甚至会厌恶阅读。第四,目前的语文教学以应试教育为基础,一般情况下会在课堂中设置随堂测验和听写默写等内容,挤占了学生阅读文章的时间,抑制其阅读能力的强化,影响其提升自主阅读能力和自身修养。
        3.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3.1预设阅读问题
        阅读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激发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也是教师培养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关键环节。教师通过预设问题为学生的阅读指引方向,树立其自主阅读观念,激发学生的其探究阅读的兴趣,极为有效地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在预设问题时,教师可以从文本内容方面着手,引导学生利用粗略阅读的方式提取文章中的重要内容加以归纳总结。


另外,在设计问题时需要围绕文体特点与文本思想方面着手,指导学生在阅读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深入浅出,精准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与文章脉络,锻炼自身的探究性阅读能力。
        3.2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实质上需要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锻炼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教师将学生设为课堂主体,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给出正确的指导,使其自主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当学生按照教师预设的问题进行初步阅读之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按照小组的形式集中讨论,对预设的问题开展开放式的研究。或者引导学生对阅读时的问题进行自主解读,锻炼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助于学生在问答中巩固对文章的理解, 强化自身的自信心与阅读兴趣。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意见和阅读体验,使他们的观点相互碰撞,充分感受文章的多视角、多维度。
        3.3开展课余阅读活动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学校与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帮助学生感受文字阅读的独特魅力,体会阅读的快感,激发其课外阅读的主动性。教师和学校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举行好书阅读品鉴交流会,鼓励学生讲述自己阅读过的优质文章和书籍,将这些作品带给自己的感受与印象分享给同学,将这些图书推荐给其他同学,实现资源共享的效果。教师还可以通过策划讲故事大赛、读书交流会、学生诗歌创作大赛等主题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营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的平台。因此,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有助于学生树立阅读信心,强化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帮助其对文章有更加全面细致的了解。
        3.4创设良好阅读环境
        环境因素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使学生喜爱阅读,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自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提升课外阅读水平。教师在选择图书时,需要与家长及时交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和阅读权,使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想法选择课外书籍。语文课堂中的阅读时长是有限的,细碎的阅读时间不利于学生培养阅读能力。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通过购置学生喜爱的图书,在班级中建立小型图书角,加入《伊索寓言》《三国演义》《安徒生童话》等图书,使学生形成分享式阅读模式,相互交流阅读心得。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将书籍中的好词好句、名言警句摘抄下来,与同学展示、分享、交流,建立自身语文资料库,使学生在阅读中培养阅读兴趣、提升个人品质,还可以帮助其提升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结语:总之,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求做到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及时的督促、学生自身的坚持.小学阶段的学习重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坚实基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尚天平.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9):166.
[2]王芳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9(21)136.
[3]高虹.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合作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8):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