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实践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下   作者: 郭精华
[导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日益成熟。它在教学领域被广泛应用,并日渐体现了这种技术本身的优势。

湖南省永州市第七中学  郭精华 425100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日益成熟。它在教学领域被广泛应用,并日渐体现了这种技术本身的优势。它具有的“集成性”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性,能够对信息进行多通道统一获取、存储、组织与合成,实现了教学的多样性和立体化。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的需要、学生的学习需求,综合处理和控制多媒体信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出学习内容,降低学习理解的难度,刺激学生的多种器官,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多媒体的“非线性”特征,改变学生传统的循序性的学习模式,打破课本编排中章、节、页的框架束缚,借助媒体技术将利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把学习内容以一种更灵活、更具变化、更具综合性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促进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全面分析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
        由于高中地理学科的自身特征,多媒体技术越来越成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辅助手段。学生借助多媒体的展示可以更直观感受那些肉眼不可见的地理知识,更透彻地理解那些抽象的地理学原理,深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丰富,实现学习直观性和丰富性。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顺应现代化教学的发展潮流,重视发挥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品质。
        一、发挥多媒体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地理学科知识点多,覆盖面广,空间概念强,思维综合性要求高,整体难度较大。面对相对枯燥繁难的学习内容,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产生厌学心理。教师在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技术增加学习内容的直观性,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深度思考。比如,在高一学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相关内容时,虽然课本上有“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的彩色插图,较为明晰地解释了太阳直射点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原因。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内容不理解,想象不出地球是如何运转的。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直观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显示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变化。宏观世界的直接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宇宙的浩渺和神奇,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学科有太多学生未知而欲知的知识,它们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绝佳材料,也是多媒体技术发挥其优势的良机。
        二、对多媒体技术进行科学的课堂定位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课堂的辅助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的现代化“教具”,也是重难点突破的有力工具。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有目共睹,地位日渐凸显,成为评价一课堂成功与否的重要参考指标。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多媒体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恰当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因此,教师要为多媒体技术进行恰当的定位,认识其本质——仅仅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
教师无论在备课还是授课环节,都要确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活动的准备和展开,都围绕学生这个学习主体来进行。


坚持教学手段和形式的多样化: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和目标,教师就不必多讲;通过插图能理解的内容不再借助地图;结合生活现象能够明白的原理,不再借助视频资料。只有这些基础手段不能突破的难点,才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来解决。让多媒体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现代化工具,而不是成为“喧宾夺主”的负面元素。
       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要做到画龙点睛
       自从多媒体技术诞生以来,教育领域便发生巨大的变革。关于多媒体与学科整合的探究与实践从未间断,甚至上升到成为评价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元素。面对这一现实,许多教师逐渐走上一条废弃板书,多媒体代替传统教学手段的教学之路。多媒体的运用呈现出不考虑内容特点,流于形式的弊端,不但无益,反而影响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还会导致课堂信息量过大,学生无暇思考,压缩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导致课堂华而不实。教师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为追求形式的多样和新颖,增加了与教学无关的音响和动画效果,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教学主体,降低了教学效率。因此,多媒体的运用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于多媒体设备当用则用,不当用勿用,要用得恰到好处,切实为优化教学效果,突破重难点服务。
        四、整合多方教学资源以优化课堂教学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很多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有融会贯通、综合思考的能力。由于学生年龄、学习习惯、生活阅历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学生的思维高度难以达到课标的要求,对问题的思考难免出现片面的倾向,甚至出现很大的偏差。此时,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整合教学资源的优势,来引导学生全面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比如,2019年全国高考一卷的第三十六题,材料是图文结合,问题也是四道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的题目。这个题目与中国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的发展有很大相似之处,题目中“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与目前中美的贸易谈判尤为相似。教师在解决第一个题目时,可以结合题目中城市位置,联系中国相关区域的经济发展,用多媒体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有利条件”。第二个题目,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澳大利亚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人口稀少的特点,并通过几组镜头展示消费者偏好趋向多元化。第四个题目,可以结合当前中美贸易谈判,展示网络上获取的相关数据,让学生思考取消进口限额、降低关税后,会对中国经济造成怎样的冲击和后果。这样,不但优化了学生的地理学习,还实现了教学的拓展,加强了学科之间的整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五、结语
       多媒体技术作为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不但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而且能够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如何科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也是一线教师需要探究的问题。笔者从发挥多媒体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多媒体技术进行科学的课堂定位;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要做到画龙点睛;整合多方教学资源以优化课堂教学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周海滨.浅谈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三).2018.
[2]连荣地.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新课程(下),20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