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友爱之花根植于幼儿心田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下   作者:陶祺
[导读] 教师和家长是对幼儿进行爱的心灵教育的塑造者, 老师和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影响着幼儿.本文提出,,应通过为幼儿创造和睦、友爱的成长环境, 让幼儿对老师、父母产生敬爱之心, 在实践体验中培养幼儿爱的能力。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福全街道秋瑾幼儿园 陶祺

摘要:教师和家长是对幼儿进行爱的心灵教育的塑造者, 老师和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影响着幼儿.本文提出,,应通过为幼儿创造和睦、友爱的成长环境, 让幼儿对老师、父母产生敬爱之心, 在实践体验中培养幼儿爱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 友爱; 情感;
        在教育中, 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是需要快乐的.要满足这个快乐的需要, 我们不仅要尊重幼儿好动、好奇、喜欢成功、乐于赞扬的天性, 还要为其创造愉悦的友爱氛围和环境,,使其健康、活泼、自信、快乐地发展。而友爱情感的培养是幼儿形成其他高级情感的基础, 培养幼儿与周围人和事的友爱情感,,也为幼儿将来形成爱自己、爱家人、爱同伴、爱老师、爱集体、爱祖国的最高道德情感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为幼儿创造和睦、友爱的成长环境
        教师和家长是对幼儿进行爱的心灵教育的塑造者, 老师和父母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幼儿。教师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法, 引领家长科学教育和培养幼儿。
        1.教师和家长, 要在幼儿面前树立积极乐观, 具有优良品质, 勇于关心别人, 乐于付出的形象。
        我们要大胆放手, 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让幼儿体验付出后的成功感和自豪感, 引导幼儿帮助别人, 让幼儿体验付出和帮助也是一件快乐的事。让幼儿明白, 对于别人给予自己的爱, 要用实际行动回报。在教育孩子的同时, 父母要关心身边需要关心的人, 做幼儿的表率, 让幼儿以父母有一颗博爱的心灵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寒暑假或者周末休息日, 父母可以带孩子走入社会。去敬老院看看老人、去特殊学校看看小朋友, 为爷爷奶奶和残疾小朋友做一件表达爱心的事, 回来后可以让幼儿想想自己是怎样帮助别人的, 别人又是怎样感谢我们的。在长时间的坚持中, 幼儿表达的爱更自然。爸爸妈妈下班回家抽空陪孩子制作一些小手工作为礼物, 送给爷爷奶奶、好朋友、老师或周围的叔叔阿姨表达爱心。在老师或父母的引导下, 做一棵爱心树, 当我们接受了别人的爱或帮助了别人, 可以做一颗不同颜色的爱心卡挂在树上, 随着时间的流逝, 幼儿就会发现, 我们的生活需要别人给予自己爱, 别人也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这样就会激发幼儿关怀别人的情怀, 在幼儿的潜意识里会萌发一种施爱和拥有爱的意识。
        2.幼儿园里班级老师之间要团结协作、相互谦让。
        幼儿园班级工作比较琐碎, 保教人员相互配合才能提高保教工作质量, 这就要求保教人员互相配合, 互相团结, 营造团结友爱、民主文明的班级工作氛围。幼儿在这种教育氛围的影响下, 健康快乐地成长, 同时幼儿受教师的影响, 学会关心和体贴同伴, 当同伴遇到困难, 就会伸出援助之手。也许在这种教育氛围里长大的幼儿, 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和家人、朋友和老师友好相处的品行, 知道付出和关心别人。
        二、建立快乐的友爱方式
        方式是表达情感与态度的桥梁, 恰到好处的行为方式, 能使良好的动机如愿以偿, 不妥当的行为方式, 会导致事与愿违的后果, 友好的动机由于表达方式的不妥, 可能引起误解和冲突, 表达方式恰当就能达到友好的愿望与目的。


可见, 行为方式在人与人交往中的地位与作用。因此, 幼儿产生了关心帮助别人的情感愿望, 就要及时地教会幼儿快乐友爱的行为方式。
        二、让幼儿对老师、父母产生敬爱之心
        1.让幼儿了解老师的工作性质。
        在幼儿眼里, 老师的工作是神圣的。有时候, 碰到一个育儿问题, 家长没办法解决, 总会求助老师。这主要是因为老师对幼儿的要求从一开始就是严格的、耐心细致的, 教师面对每个小朋友的教育都是公正公平无私的, 就是种无私的爱使幼儿学会理解老师、理解同伴、理解周围为自己服务的人。
        2.让幼儿懂得自己是在父母、长辈的关心和照料中健康成长的。
        教师和家长要尝试让幼儿了解爸爸妈妈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 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 幼儿才能体会到爸爸妈妈工作辛苦。同时让幼儿知道, 爸爸妈妈每天辛苦工作回家后, 还有许多家务活要干, 既要照顾爷爷奶奶, 又要培养和教育孩子。有时爸爸妈妈虽然下班了, 但单位的工作如果没有完成还要加班完成,让幼儿从小懂得幸福的生活是靠一家人相互关心相互体贴换来的。
       3.让幼儿相互交流感恩活动体验。
        教师可以在学期计划中安排几次感恩分享交流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或同伴、爸爸妈妈或亲朋好友的感恩事件:"爸爸单位的领导为了感谢环卫工人, 让环卫工人也能享受一下别人的关怀, 特意为全县环卫工人举办一场感恩晚会, 到场的人萌发了我们每一天生活在这么干净的城市里, 是这么多的环卫工人创造的, 我们平时要珍惜他们的劳动, 不随地吐痰, 不乱扔垃圾, 见到果皮、纸屑、废弃方便袋、包装盒要捡起来。
        三、创造快乐的友爱的环境和氛围
        在幼儿情感教育中, 我们应为幼儿创造频繁交往的条件, 如在教室里设计了各种活动区, “娃娃家、医院、商店、公共汽车”等等, 如让幼儿扮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宝宝在家中互相关爱的情景;扮演医生, 表现了认真爱护安慰患者之情;顾客与售货员之间友爱礼貌;扮演民警帮助过马路的小朋友;在公共汽车上谦让座位等等。还定期更换主题墙饰“我是小雷锋”“大家是个团结友爱的好宝贝”, 以及“我们天天笑哈哈”等培养友爱感的连环图片系列展示。
        在幼儿友爱情感培养中, 我们开展每日一谈的话题:“我最快乐的一天”“我帮助别人的时候”, 许多小朋友都能说很多帮助别人快乐的事.此外, 我在幼儿玩他们喜欢的玩具时, 让他们轮流玩, 共享玩具, 合作游戏。把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事用笔画出来、展示出来、表演出来。每位幼儿还喜欢在幼儿园过生日, 教师鼓励幼儿用绘画、折纸或自制的小玩具、小礼品给同伴, 送上祝福的话语。为幼儿之间的相互关系带来快乐友爱的气氛。慢慢地将关心、帮助他人, 与人友好相处作为一件开心、快乐和幸福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9.1.
[2]包丰源.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16.3.
[3]卢勤.告诉孩子你真棒![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