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医学生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李俊伟
[导读] 摘要:各级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大理护理职业学院  云南大理  671006
        摘要:各级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作为铸魂育人关键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德智体美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高职医学院校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提出提高高职医学生思政课学习实效的意见建议,为学生提高思想理论修养水平,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医学生;思政课 ;教学实效
        1.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
        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他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2.当前高职医学生思想理论现状浅析
        笔者所在学校为高职医学院校。学生生源结构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通过参加普通高考升学;第二部分通过“三校生”高考升学;第三部分为通过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即“中考”升学的五年制大专学生。以上三类学生在诸如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等公共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笔者通过对以上三类学生的思政课教学体会上看,总体感受是学生均存在思想政治知识浅薄、理论功底不扎实、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强、课堂互动不积极、学习兴趣不浓厚等问题和不足。
        经过对这三类学生的访谈,笔者了解到,通过参加普通高考升学的学生,90%以上学生是理科生,他们在高中一年级时就已将高中四门思想政治必修课学习完毕,之后通过会考就结束了思政课程的学习,主要进行理科课程的学习。在进入高职院校前已有2年多没有接触过思政课程,思想理论基础难免薄弱。通过“三校生”高考升学的学生,之前他们接触的课程为德育课程。笔者亦有中职德育课教学经历,诸如《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等课程均存在淡化理论,体现突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特点,导致学生理论基础不扎实。另一类是五年制大专学生,他们入高职教育前的基础是初中时开设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学习,加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政治学科只占10分的折算分值,使得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本人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学生政治理论基础薄弱。
        以上三类存在不同思政基础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均要统一接受高校统一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三门思政必修课程的学习,由于之前的思政基础均较为薄弱,一下子就要接受层次更高、理论性更强的思政理论课程,无论是在知识衔接上,还是对思政课程体系和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上,这三类学生难免存在诸如学习兴趣不强、重要性认识不足、知识难以理解等实际困难和问题,进而也就出现之前所述的学生在思政课上的各种“不良反应”。
        3.对提高学生思想理论修养水平的对策建议
        笔者经过近15年的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结合高职医学生特点,拟提出以下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思考与建议。
        3.1讲好开学第一课,提高学生对思政课重要性的认识
        在学生入学后思政课开学第一课,任课教师应先向学生讲清楚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要求。

俗话说“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先要学会做人,然后才能学会做事,这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一个人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锤炼高尚的人品人格。我国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这为青年一代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其中部分青年大学生出现诸如忘记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有的甚至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端正,不善于区分真善美和假恶丑,明辨是非能力低下等困难和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指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映实践。而学好思政课,就是为了使自身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这一正确的认识体系来指导自身的人生实践,以确保自身实践行动不偏题,不走样。另一方面,向学生讲清楚,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也是落实“六保”、“六稳”任务之首。思政课虽然不是专业课,但胜似专业课,因为高职院校各专业毕业的学生要想顺利实现就业,均需参加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招录考试,而政治理论是这两类考试的重点考试内容,所以思想政治理论功底的深与浅,不仅关系到能否修足学分,亦关系到今后的升学与就业,从而使学生提高对学好思政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3.2理论讲授要接“地气”,切忌空洞说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由于思政课是一门政治性、理论性、原则性、时事性较强的一门课程,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既将基本理论讲清楚,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善于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引用社会大课堂的真实生动案例来论证理论教学,又要将身边的先进人物“请进来”讲课,同时还应结合相关理论观点,适时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医院、农村参观与实践,亦可通过青年志愿者服务,下基层开展义诊、健康咨询等社会实践活动,切实增强学生对诸如“乡村振兴战略、健康中国战略”等国家发展战略的体会与认识。使理论接地气,不断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如果教师只是纯理论讲授,这就犹如纸上谈兵,难免会使学生产生乏味、空洞、抽象的感觉,导致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缺乏兴趣。
        3.3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不断提升人文知识素养
        笔者近几年主要承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每学期一变的行策课教学专题,第一专题均是党的建设篇,在教学过程中,给我的深切感受是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均缺乏系统了解,导致在进行该部分知识点教学时,几乎是零起点教学,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整实现。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除了学生主体是理科出身,脱离政史知识的时间较长,知识衔接不够紧密外,另一原因,就是学生阅读面狭窄,知识视野不广。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运用图书馆资源,多借阅文史哲等人文社科方面的书籍,注意知识的积累,不断扩宽知识视野,只有这样,才能使自身用平时积累的广博的知识,更好地应对毕业后面临的各种就业考试。
        3.4注重灵活运用教学语言,提高学生听课兴趣
        基于思政课教学内容原则性、政治性强等特点,教师在保证准确无误讲清楚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应灵活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切忌呆板、教条式的、照本宣科式的说教,这样无疑会使学生觉得课程枯燥乏味、空洞抽象,从而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学中,不能从头到尾均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还应加强教学互动,积极采用诸如观看视频资料、开展课堂讨论、情景展示展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政课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总之,高校思政课作为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承担着培养一代又一代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密结合高职不同特点医学生的思政基础和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多措并举培养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不断增强学生对思政课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厚植思政情怀,不断扩宽知识视野,增强人格魅力,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统一”要求,扎实有效地开展思政课教学,定能使思政课在青年一代培根铸魂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求是》[J].求是杂志社,2019—12.
        [2]柳榜华,刘开伦,马宝娟.中学政治学科教学设计[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