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改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高国
[导读] 摘要: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及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就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理论与实践、考核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改提出些看法。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安顺  561000
        摘要: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及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就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理论与实践、考核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改提出些看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改;内化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不足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已经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得到了学生及督导的一致好评,但这并不是说教学没有不足。个人以为,目前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是在学生的行为模式,处事方式中显现出来,而我们目前课程中对于知识的传递,课堂体验上关注很多,但对于学生的行为转变的过程,也就是把课堂的体验内化到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人格中稍显不足。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职业素养如何对接,比如在护理专业中,对于一个护士而言,她的专注、耐心素养尤其重要,但学生专注、耐心普遍不够,人格基础普遍趋近固化,我们课程时间短,这些专业素养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内化。
        3、群体性心理问题与个体心理问题在课程教学中如何兼顾,我们课程中对于知识的传递中都是学生普遍性问题,但每个学院、专业、甚至是每个专业的不同学生,成长背景、原生家庭环境各不相同,他们的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实质各不相同,如何帮助他们在课堂上不仅收获对于他们而言感兴趣的知识,并能够完成从体验到内化的过程,从而完成人格的成长与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改目标定位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于高校教育以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作了这样的阐述,紧接着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这其中把心理教育单独作为一个体系列举出来,从这两方面我们就能够感受到从中央到部委对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归纳起来就是在党的领导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培养具有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因此把我们的教改目标定位为:通过我们的课程让学生学会生存,即能够把心理健康教学中的知识内化基本的职业素养,把自身的人格特点与职业素质结合起来;学会交往,能完善自己的职业社会角色,表达自己的个性的同时也遵守社会道德与规范,在社会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与归属;学会关爱,不但能照顾得到自己的情绪情感,也能关爱他人的情绪情感,能够温暖周围的朋友、亲人与家人;最终学会发展,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为中国梦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有着巨大的难度,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我们的教育对象,在其成长过程中,由于原生家庭,应试教育、社会环境以及自身特点等居多原因已经被标签化,如何让这些学生群体完成这样的蜕变呢?笔者根据自身教学体会,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改革初探如下:
        一、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现有的教学课时,在兼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学校的实际情况,把课程的十次内容分为7周基础性课程,现有的体验式教学+翻转课堂注重体验、分享,鼓励学生内化 ,以及3周的个性化课程采取小组合作+选修系列实践内容,采取小组合作方式开展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实践内容,通过学生自主的有选择性的课程模块,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使学生能在课堂上自我体验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自主选择带来的乐趣。在这十周的基础课程上,再开设序列的定制化课程如解压工作坊、人际成长工作坊、爱情工作坊以及班级建设工作坊等等,从而更加充分的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教学方式改革
        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体验,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这些教学的活动与内容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心理学的知识通过翻转课堂,角色扮演,游戏互动,案例分享、心理测验等众多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学生,注重在互动的过程中的体验与小组的分享的过程。
        教师职责多面,以教师为主导转为以教师为协同,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学生体验的关注者,分享的聆听者,内化的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时而在前,时而在后,时而在左右”,学生在迷茫、没有前进方向的时候,教师在前引导;学生在动力不足,没有前进的欲望的时候,教师在后鼓励;学生在遇到挫折,没有信心与勇气的时候,教师在左右陪伴。
        比如在“生命教育”这个内容中,一位大一新生分享了她眼中的人生意义,深深打动了当时课堂的每位同学,“我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相逢。邂逅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出生与死亡,人生的起点和终点是早已注定的,无法改变。我们所能把握的,就是在人间走一遭的过程。套用我曾经对自己说过的话:一生中总会遇到某个人、某件事让你觉得哪怕之前是踏着荆棘走来,之后依然是踏着荆棘离去,但至少此时此刻,因为和它相逢——此生无悔。找到它,感受它,我想这就是我人生的意义。”分享这段话的学生来自一个单亲家庭,她从在情绪管理章节中表现出来的愤怒情绪到生命教育模块中的对生命的接受的这种感悟,也是最重要的内化过程。
        这个内化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积极心理模式是需要教师聆听到、关注到,并以鼓励式反馈加以促进到。比如教师可以当场这样反馈:我注意到你在第三次情绪章节中分享到你对妈妈,特别是父亲的愤怒,感受到生命的不公平,但你今天分享到的这番话,似乎让我感受到你在尝试着去接受你的生命过程,并从中发现他的美好,甚至心怀感激。这种变化好神奇啊,也让我更好奇是什么力量让你做到的。这就会促进对方的正向积极思考,也就是加深内化体验。
        三、评价方式改革
        改进评价体系,创建教师、同学、自身多元评价方式。自信的基石是良好的自我认同,良好的自我认同的形成是靠良好的关系,本身评价一词就和心理学的人本主义的核心理论相违背,卡尔•罗杰斯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每当我得到人们的倾听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进……这真神奇啊!一旦有人倾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办法,千头万绪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在人本主义取向的积极心理学模式中以分数高低、对错、好坏等单一模式来评价对方,这种评价模式本身极其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成人成才。
        虽然在教学体系中需要给出学生的具体分数,但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加重学生相互评价以及学生对自我评价的分数,在分数的背后还让让学生附上学生给出分数的评价标准和理由。最重要的是教师如何在这个过程中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身上的转变和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的闪光点。
        在最后我作出一些展望之前我想分享一段卡尔•罗杰斯在他的巨作《人本主义的人性观》一书中的一段话: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把冬天吃的土豆贮存在地下室的一个箱子里,距离地下室那个小小的窗户有好几英尺。生长条件相当差,可是那些土豆竟然发芽了,很苍白的芽,比起春天播种在土壤里,长出的健壮的绿芽,它们是那么的不同。这些病弱的芽,居然长到两三英尺长,尽可能的伸向透进阳光的方向。它们这种古怪的,徒劳的生长活动,正是我所描述的那种趋向的拼死的表现。也许它们永远也无法长大成株,无法实现它们固有的潜能,但是即使是在如此恶劣的生长条件下,它们也要拼死去成长。在与那些生命被严重扭曲的当事人打交道的经历中,我常常想起那些土豆芽。这些人的成长条件是那样恶劣,以至于他们的生命看起来常常是异常的,扭曲的,缺少人性的。但是他们身上那种有方向的趋向仍然值得信赖。他们在以一种唯一可行的方式奋斗,趋向成长,趋向成人。对我们来说,他们的努力古怪而又徒劳,但是对于他们,那是生命为实现自己而拼死的挣扎。
        这为了实现自己而拼死的挣扎不正是我们学生真实的写照吗?也许他们的言语和行为是那样的古怪与不合常理,我想,如果我们能把体验式团体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并打造个性化心理实践模块品牌,形成多样化的定制工作坊菜单以供选择,努力尝试用积极发展的眼光帮助学生内化课程体验,那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不光能吸引学生,而且能为他们的成长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作者简介:高国(1964-),男,贵州省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工商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