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公共空间设计探究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张晨欢
[导读] 摘要:在行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居民之间的联系日益减少,由于邻里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开始逐渐显现。
        身份证号:13050319890202XXXX
        摘要:在行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居民之间的联系日益减少,由于邻里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开始逐渐显现。从根本原因来看,在于现代人群的生活习惯是为了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使得现代城市商品建筑空间布局发生了显著改变。所以如何在满足住房利益的前提下,对公共空间进行优化设计,营造出适应传统人际关系发展的平台,是设计过程中生态理念与人文理念的体现。
        关键词:建筑工程;公共空间;设计
        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也进行了改革,现代居住模式逐渐替代传统居住模式,城市建筑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在此背景下,社会矛盾也会因此而产生。为了满足广大居民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针对建筑设计的公共空间设计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1 公共空间的设计理念与必要性
        1.1 设计理念
        公共空间指的是居民能够用于举办各种活动或公共性交往的一种开放场所,包括实体之间及实体内部存在的空间。公共空间的最大特点在于具备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元素,本质上是城市供给人们生活的载体。需要注意的是,空间本身是一个物理属性,和场所之间不完全相同。场所指的是具有明确特征的指定空间,人的行为心理会赋予场所不同的意义,让场所具备特殊性。而人们特殊的生活习惯和自然环境会成为场所的基本构成要素,彼此之间互相关联形成生活空间。在学领域当中,公共空间的范围界定也成为城市规划理论中的关键内容,人与人的交往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活动,很多交往事件的发生都具有偶然性,并不是有组织性的展开。所以在公共空间设计方面也可能会有一定的随机性,但大部分公共空间都可以成为邻居交往的主要场所,不同空间对应着不同的交往形式。
        1.2 设计必要性
        公共空间体现了城市的精华元素与本质特征,具有独特性。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创造的空间,不仅是提升城市软环境质量的有效保障,也是满足社会自然和人类高层次交流的基础性条件。所以公共空间设计必要性非常明显,因为他作为大众生活的主要场所,能够让大众的行为产生不同体验,而建筑的公共空间设计也包含不同类型的居住条件,多样化的形式特征也成为当前设计的主要问题。毫无疑问,住区公共空间设计是提高住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能够代表一个住区乃至城市的形象。从居民的角度来看,住区公共空间既代表着归属感,也是个人生活品质持续提升的基础条件。
        2 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设计
        2.1 设计基础
        从设计基础的角度来看,当前城市建筑的公共空间,包括商业空间和建筑空间等,空间都是区域内的居民每日进出的必经之地,使用频率非常高,也是人与人之间展开交往的主要使用空间。但从当前的调查研究结果来看,很多使用者对公共空间的重视程度不足,使得空间功能性较为单一,缺乏服务性。这样一来,居民之间进行交往的空间比较有限。一个良好的建筑周围应该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且周围的基础设施配套会比较成熟。住区公共空间,应尽量满足通风、采光、人文设计等需求。
        2.2 标准层公共空间设计
        标准层的公共空间指的是每个楼层之中的公共空间,这是楼层住户产生联系的重要渠道,也是邻居之间发生人际交往的主要环境。通常情况下每个标准楼层有三个主要的公共空间,包括楼梯厅空间、入户空间和廊道空间,不同空间具有不同的交往特征。

在标准层设计方面应该有意识突出公共空间对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人们从建筑内部空间直至最终回家的这段路程,应该突出人文交往的要求,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展开分析,了解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实际需要。所以,无论是灯光、楼道空间材料还是导视系统,都要考虑到人际沟通问题。现代建筑一般都配有电梯,电梯是住户回家时的主要枢纽。电梯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公共空间,栋楼梯间作为消防疏散通道,在中的作用也非常显著,如果能对这些楼梯厅空间展开合理改进,提升它的空间价值,就能促进居民之间的交往改善现有的人际关系。总而言之,在更小的空间内,人们会相互倾诉谈话,也能更容易将这些空间视作人际交往场所,这些领域划分明确的公共场合能够保持良好的辅助功能。在廊道设计上,传统设计方案是利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去解决多人的居住问题,但在这种设计方案下,我们无法识别用户信息和住户特点。再加上现代人群对住房的要求越来越高,居民的隐私性成为了他们重点关注的问题。所以在公共空间设计方面,可以考虑到居民交往方面的隐私需求,在充分满足基本功能的同时,采用双廊式设计保证隐私程度,这样一来居民不会失去既有的交往空间,且新的公共空间也可以成为交流沟通的主要场所[2]。
        2.3 屋顶公共空间设计
        现代高层数量越来越多,屋顶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公共开放平台。由于屋顶具有良好的日照条件和采光条件,可以作为重要的开发空间而存在。在实际的公共空间设计中,我们也需要分析,将屋顶作为公共空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屋顶不需要额外占用土地,屋顶资源可以为建设居住环境提供重要的空间场所。某些的屋顶绿化覆盖率较高的情况下,能够显著降低城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对环境保护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绿化覆盖率较高,也能改善人们居住环境和心理状态。从不利条件来看,的屋顶使用率普遍较低,特别是配置电梯的垂直交通中,屋顶并不是属于必须经过的区域,某些非顶层居民进入屋顶区域的频率本身较低,再加上某些建筑电梯并不能直达屋顶,其利用率可能会受到影响。另外,很多的屋顶具有水箱、消防设备、太阳能设备等,如果要进行设计规划,可能会干扰到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更加不利的影响。所以屋顶活动空间设计的重点在于如何解决居民去屋顶的渠道问题。在相关设计中,可以考虑从两个角度展开设计,一种是直接通过安全楼梯或电梯间到达屋顶,另一种则是借助外廊到达屋顶。此外,在屋顶活动内容上也需要更加丰富,满足不同人群对设计的基本需求。例如我国某些城市的屋顶就成为了人们锻炼的主要场所可以让人们进行休闲放松,借助天然的地理优势和阳光,给邻里提供一个更加温馨的交流场所,甚至可以开展小规模聚会。
        2.4 中心景观公共空间设计
        中心景观设计主要以中心绿地设计为主,结合景观小品,人行步道、景观花园等共同营造出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在满足居民日常生活交通便利需要的同时,增加中心公共区域的功能性、娱乐性、观赏性,融合在整个住区规划及设计环节之中。以围合形成的中心公共空间来说,中心景观区域不仅体现在空间层面,还体现在视觉层面,可以考虑在设计时将这部分区域视为观赏性空间。
        3 结语
        一个良好的建筑不应该只具备基本的居住功能,还应该给人们生理和心理上带来愉悦。在当前的城市建筑中由于社会生活模式发生的转变,邻里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频率显著降低,人和人之间形同陌路的现象时有产生。当前公共空间设计问题需要从学角度出发,融合多学科领域知识,充分了解人际交往对空间环境的促进作用,对当前公共区域进行合理化的分析与设计,旨在为今后的建筑领域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改善现有的城市建筑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 杨杰. 城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探讨[J]. 建材与装饰, 2019, 000(019):101-102.
        [2] 张波. 城市高层居住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研究[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9, 011(002):93-97.
        [3] 吴忠秋. 舒适感知的建筑公共空间布局优化设计[J]. 美与时代•城市, 2019, 000(006):24-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