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环境监控中心 河北 063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环境保护问题逐渐成为了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破坏环境在本质上属于破坏人类家园的一种行为,而保护环境则是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前提条件。随着社会关注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仪器设备在环境监测、环境治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环境监测的意义和重要价值,并详细探究了色谱分析技术、分光光度分析技术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环境监测;技术应用
引言:
为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和效率,国家针对环境监测工作的扶持力度不断提升,并鼓励各行各业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推动全新的检测技术和检测仪器在环境监测中进行应用。在这一背景之下,加强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对于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1、环境监测的意义
环境监测指的是对人类生活的环境状况进行密切监控,从而充分了解环境的污染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环境治理及保护策略。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进步,片面重视发展经济所造成的环境弊端逐渐凸显,我国的环境情况整体污染严重,且存在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多种环境污染问题,并严重影响到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背景之下,环境监测的作用无需多言,如何应用现代化分析技术来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就成为了现阶段必须重视的问题。[1]
2、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应用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泛指应用了现代技术、仪器及理论而诞生的新型分析技术,其涵盖的学术范围较广,包括环境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而技术范围则包括电子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2]
2.1 色谱分析技术
色谱分析技术可以根据性质的不同而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色相分析技术。色相分析技术在实际当中的应用范围较为广阔,其常用于分离测定多组合混合物当中,色相分析技术可以根据分析对象的不同而划分为气固色谱与气液色谱两种形式,这两种色相分析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价值。二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优势有较为明显,其可以在高压环境下高效、准确的实现分析功能,因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控制。
在实际当中,当已知污染物超过了90%之后均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且能够测量土壤污染、水质污染等多种污染问题,并能够反复进行使用。三是离子色谱技术。从某种角度来看,离子色谱技术是最为高效的色相分析技术之一,其主要以离子交换原理为技术基础,通过将污染物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相互分离,并分析离子的移动速度来判断具体的污染情况。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和进步,离子色谱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不仅构建了全新的环境监测体系和应用方式,且监测灵敏度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2.2 分光光度分析技术
分光光度分析技术主要分为可见分光光度技术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技术两种形式。前者指的是在分子基础上来吸收光谱,并通过对峰值数目、形状及分子结构的表现而对污染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实现监测环境的目的。可见分光光度技术所使用的仪器为单波长单光束直读式分光光度计,这一仪器的精密性较高,由多个部位组成,这也意味着可见分光光度技术的应用成本相对较高。后者则是分光光度分析技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技术可以对环境中的特定元素进行测量,并根据特定元素基态原子所发射处的谱线来进行环境监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技术所需要的仪器设备相对较为简单,其主要包括单色器和检测系统两个部分,自身的稳定性相对较高,且可以用于检测的元素范围也相对较为广阔,并具有出色的抗干扰能力,可以在相对较为复杂的条件下实现环境监测。
2.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是一种灵敏性、准确性较高的环境监测技术,且该技术可以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使用。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能够实现对于样本成分及运动过程的全面分析,因而该技术在检测金属元素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此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的监测效率较高,且无需人工参与,高自动化及智能化的特征决定了该技术势必会成为未来环境监测工作的核心技术之一。[3]
3、结语
综合来看,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相关部门必须落实环境监测工作,积极应用现代仪器分析技术来提高环境监测的效率和质量。此外,相关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并有针对性的制定环境监测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为控制环境污染问题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舒欣钰.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究[J]. 环球人文地理, 000(004):108.
[2]王飞. 浅析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 科技资讯, 2015, 13(21).
[3]刘世朋.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7(1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