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会如何提高劳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盖俊鹏
[导读] 摘要:近年来,在职职工老龄化速度加剧,退休人数逐年增多,而生产经营任务没有减少,上级公司又不允许招聘正式职工,为此,公司每年都引进一些劳务人员。
        鞍钢矿业公司  辽宁省  114000
        摘要:近年来,在职职工老龄化速度加剧,退休人数逐年增多,而生产经营任务没有减少,上级公司又不允许招聘正式职工,为此,公司每年都引进一些劳务人员。面对劳务人员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调动劳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劳务人员工作潜能、提高劳务人员综合素质、树立劳务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一批适应企业发展需要、能够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劳务队伍是基层工会重点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基层工会;劳务人员;积极性
        一、劳务用工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劳务用工已成为当前一种普遍的用工形式,但因其身份特殊性,加上制度上的缺陷,已显现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待遇存在差距,导致心理失衡。目前劳务人员的工资收入低于相同岗位全民职工;社保按照低档缴纳三险,而相同岗位在职职工的按照五险一金缴费,相差较大。在生活补贴、取暖费、健康体检、工会疗养等福利待遇方面,劳务用工的权益无法保障,导致劳务人员的心理失衡,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和稳定性。
        二是企业制度缺陷,缺乏归属感。公司文件规定每年都要对劳务公司进行招标,导致劳务人员的劳动合同随着中标劳务公司的变化而变化,每年一签的管理模式决定了劳务人员的忧虑和旁观心态,总认为企业是正式职工的企业,企业发展好坏与己无关,对企业始终无归属感,游离于企业的组织边缘,工作旁观懈怠。
        三是缺少职业规划,感觉发展无望。截至目前,公司尚未出台关于优秀劳务人员变为合同工的政策;劳务人员的薪酬标准不合理,不同学历的劳务人员进入企业后无论岗位如何、能力强弱,薪酬基本相同;公司缺少规范的劳务人员培训教育和职业规划,本身文化素质就不高的他们一旦失业,再就业将成为首要难题,这些都导致劳务人员感觉自身前途无望。
        针对上述问题,特别是面对规模越来越庞大的劳务用工队伍,如何提高劳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打造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湛,纪律严明的劳务队伍,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严峻课题。
        二、创新劳务用工管理,提高工作积极性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对劳务人员的人文关怀,实施人性化管理,消除非体制性障碍,从观念上逐步淡化劳务人员的思想界限,从制度上逐步打破他们的身份界限,从文化上逐步融合他们的心理界限。
        (一)完善分配制度,维护劳务用工的经济权益
        一是提高薪资待遇。遵循“分类管理、科学设岗、明确职责、严格考核、落实报酬”的原则,将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调动劳务人员积极性。要努力推进“同工同酬”机制,逐步缩小与正式职工薪资待遇方面的差距。规范分配机制,坚持“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原则,科学划分工资档级,避免一刀切。建立科学绩效考评制度,对工作表现突出、工作成果显著的劳务用工,给予一定的绩效奖励,做到贡献和收入对等。
        二是规范福利待遇。除公司为劳务用工人员缴纳的“三险”外,还应该缴纳工伤和生育保险,并逐步缩小与在职职工在保险档级等方面的差距。组织劳务公司建立劳务人员“工伤储备金”制度,劳务人员发生工伤事故后,供劳务人员应急救助时使用。劳务用工的取暖费、劳动保护用品等方面的差距应该逐步缩小。
        三是维护其它权益。随着劳务人员的不断增加,劳务人员加入工会组织势在必行,积极探索劳务人员加入工会组织的思路和方法。在劳务人员尚未加入工会组织阶段,完善“三八”妇女节、年节困难职工慰问等方面工作,同时建立劳务人员体检制度,让劳务人员参加疗养,逐步让劳务用工享受在职职工一样的待遇。
        (二)创新管理机制,构建科学民主的管理体系
        1、完善管理制度,实现科学管理。

工会组织要建立健全劳务人员权益维护机制,在职代会制度建设等维权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到劳务用工群体。强化劳务人员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教育,构建劳务人员与在职职工的同考核同表彰的工作机制,不断创新管理制度,激发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能,实现企业与劳务人员的和谐共融、凝心聚力,加快企业美好愿景的进一步实现。
        2、建立考评机制,疏通发展通道。工会组织要积极推动本单位劳动人事部门探索新的劳动用工管理办法,建立优胜劣汰、长效动态考评机制。通过业绩评估、学历鉴定、理论考试等多个环节层层遴选,将业务素质高、长期表现优秀的实干型人才和有特别才干者给予破格提拔、晋职晋级的机会,探索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促使劳务人员变压力为动力,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不合格者则予以淘汰出局。
        3、创新激励机制,助推企业发展。劳务人员年龄多在40岁以下,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烈。基层工会应定期召开座谈会,主动找劳务人员谈话,客观评价他们的工作情况,共同探讨工作生活中面临的困难,要充分调动劳务人员为企业建言献策的积极性,倾听他们对岗位轮换、晋级转正、管理方式等方面的意见,让其享有更多的知情权和建议权,使其感受到承认和尊重,从而凝聚其心、激励其人、发挥其力,增强劳务人员的责任感、成就感和归属感,促使其充分发挥自身才干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三)注重教育培养,搭建成长成才的福利平台
        一是加强业务培训,提升职业素养。重视劳务用工人员岗位业务培训,组织劳务用工与在职职工一起参加职工培训,为优秀劳务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提高个人素养和业务素质,使其看到希望和前途。开设的各项现场培训要将劳务人员纳入进来,让更多的劳务人员想学习、多学习,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转变,不断疏通劳务人员成长成才的渠道。
        二是搭建成长平台,注重典型引领。要积极为劳务人员搭建成长平台,通过参加公司的技能竞赛、风采大赛,充分展示他们的优势和特长,让劳务用工能够尽快成长,促进岗位成才。注重典型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树立先进典型,评选“十佳劳务”、“青年岗位能手”等,为劳务人员树立榜样与模范,引导他们明确奋斗方向。在坚持用人标准的条件下,对基层班组和技术骨干可以大胆启用劳务人员典型。
        三是营造育人环境,规划职业生涯。百年之计,莫如树人。在劳务用工方面完善用人、育人机制,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体系。采取因需施教和学以致用相结合的育人思路,根据劳务人员的个人特点、能力、兴趣,加强对个人成长发展的指导与规划,重视个人职业生涯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完美结合,科学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即使再就业,也能找到理想的去处,为劳务人员营造良好的个人发展环境。
        (四)坚持以情带队,营造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
        一是坚持“以情带队”,全力构建“以人为本”工作体系。全面落实人文关怀,加强心理疏导,改善劳务人员心理的亚健康状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工作的“三贴近”原则,为广大劳务人员提供“软福利”。加强交流沟通,关注劳务人员的平等心态和心理需求,创造条件取缔“劳务用工”等歧视性字眼,让他们得到承认和尊重,为劳务人员营造一个有归属感的企业文化,与企业融为一体。
        二是坚持“以情带队”,逐步开展“三必到五必访”工作。基层工会需要加强对劳务人员的沟通和了解,倡导精神激励。要想青工之所想,急青工之所急,办青工之所盼,真诚倾听青工呼声,真实反映青工愿望,真情关心青工疾苦,努力满足青工需求,积极为青工排忧解难。开展青工生日送祝福等“温暖工程”,努力提高广大青工的工作幸福感。
        三是坚持“以情带队”,丰富职工文化生活,调动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工作优势,关注劳务用工人员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创新活动载体,扩展业余娱乐活动空间,因人制宜的推出符合工作实际的公益活动、文体活动,通过寓教于乐来凝聚人心,提升人气,增强企业感召力,从而调动广大劳务青年投身企业的工作热情。
        总之,作为基层工会组织,一定要高度重视劳务人员合法权益,深入劳务人员工作一线,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倾听他们的合理诉求,积极推进薪酬福利各项工作,搭建成长晋升平台,不断提升劳务人员的归属感、责任感和忠诚度,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