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32120119930308XXXX 江苏泰州 225300;2.身份证号:32030519870310XXXX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建筑工程作为基础民生工程之一,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影响。为了使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保障,其核心内容就是提高对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的重视程度,要能够运用更加先进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随着经济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使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繁荣和发展。但是,随着当前阶段人口上涨速度过快,城市人口涌入过多,使得城市土地资源更加紧缺。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加大了对建筑工程的投入,使建筑工程从传统的矮层建筑物提升到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这样就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但是,在这一过程当中,如果在施工中没有把握好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就会导致整个楼体出现质量问题,从而威胁到居住在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此,这就需要相关人员严格把控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
1建筑主体结构的重要性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讲,建筑主体结构占据重要位置,其关乎着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和功能。近些年,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促使了建筑功能多样性,随之主体结构形式也愈发多样,在实际施工中,对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的要求也在逐渐升高。为了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施工单位一定要给予建筑主体结构工程高度重视,通过应用现代化的施工技术与手段来进行主体施工,保证其满足当前社会大众的多元化需求。所谓建筑主体结构指是指建筑地基之上的部分,地基是承受建筑荷载的主要部分,在具体施工中,一定要保证建筑地基的牢固性与稳定性,保障地基能够完全承受建筑整体的重量。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项目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建筑地基,其二是建筑主体结构,所以保证建筑主体结构和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关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与社会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2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2.1模板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
在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开展的过程中,由于施工要求和功能要求,会使用到各种形式的模板,在模板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对模板进行设计,在设计方案制定的过程中,需要对工程施工条件以及对模板的实际使用需求,进行全面的勘察,最终确定模板的规格和尺寸。在建筑主体工程施工中,模板的使用涉及到非常多的技术参数,这些参数在模板的安装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结合施工需求,对其进行严格的把控,在所有模板的技术参数都确定之后,紧接着需要做的就是模板设计图的绘制,对模板的安装位置以及使用数量进行最终的确定。模板施工的设计工作完成之后,紧接着就是模板的安装施工,由于建筑施工的楼层相对来说比较高,为了方便模板安装工作的开展,需要对模板进行吊装,但是吊装却会容易导致模板的损坏,因此要能够引起技术人员的重视,要能够在模板吊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做好全面的保护措施,具体的保护措施如下:①控制好模板吊装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与模板之间的接触力度;②在焊接时,为了避免焊接火花对模板造成损伤,需要在焊接位置处增加铁皮。在模板安装一段时间后,就需要进行模板的拆除,要制定详细的、规范的模板拆除流程。
2.2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在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中,若想确保混凝土的整体质量,选取恰当的混凝土搅拌站十分关键,且要一一明确混凝土强度、添加剂类型以及粗集料粒径等指标。
其中,在对混凝土工程正式施工以前,要全面检测预拌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在具体试验中一般应用的是双控标准,通俗地说就是供需方均依据对应的标准来进行取样试验。且在具体施工中,无论是建筑地上工程,还是建筑地下工程,均需要应用泵送混凝土浇筑的手段。与混凝土工程息息相关的内容有以下三点。①底板浇筑。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若是在底板上平铺混凝土管道,则需要应用边浇筑边拆管的办法进行。且在混凝土具体浇筑中,通常会使用自流斜面分层法,实现一次到顶。其中,每个施工面均需要分前、中、后这三方面振捣混凝土,做到边浇筑边抹平地板。具体的厚度和标高等信息,还要通过应用水准仪展开定点测评,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合理性。且在具体施工中,还要应用小白线对板面标高进行合理控制,起到平等表面的作用。②墙体浇筑。在对建筑墙体混凝土进行浇筑时,通常要从墙体的一侧开始,应用循环浇筑的办法展开。且每次混凝土浇筑的高度不能高于1200mm。只有等到前一次的混凝土浇筑停止后,才可以继续进行浇筑工作。其在终凝混凝土以前,还需拉线抹平混凝土的上端,以保证混凝土的凝聚性。对于附着在模板或是钢筋上的混凝土浆,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及时将其清理掉。③顶板浇筑。和建筑墙体混凝土浇筑的顺序相同,建筑顶板的混凝土也要从一侧开始进行浇筑。但在顶板混凝土具体浇筑时,还要保证抹平与振捣工作做到位,利用赶浆法来浇筑。
2.3钢筋加工技术
在建筑主体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钢筋材料的加工和运输,如果钢筋材料验收和送检工作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则禁止进行材料加工。如果在施工并没有任何不合格产品的出现,需要经过业主和监理人员同意之后才能够进行进场,按照材料的不同分类保存堆放,钢筋材料的保存保护措施药品落实到位,避免由于钢筋存储不当的问题影响材料质量。钢筋加工的形状和大小,需要满足工程设计规范要求。首先钢筋的表面不能出现任何损坏、油污等情况。加工完成之后得到的建筑产品,要按照施工要求分为不同的种类和规格进行摆放,不能在施工现场乱堆乱放。钢筋的捆扎和安装使用道具要提前准备好,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工作人员要熟练的掌握钢筋安全施工技术和操作流程,才能够为施工质量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2.4防水施工技术要点
在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中,防水工程占据重要位置,其不但与施工进度有关,还和施工质量有莫大关系。施工单位一定要注意对一些薄弱位置进行防水处理,比如的阴阳角,在正式施工前,务必做好附加层。另外,在对建筑底板上的钢筋进行绑扎时,若想避免钢筋碰掉砂浆的保护层,或是刮掉墙内的防水层,施工人员在对钢筋进行绑扎前,务必布置好临时使用的纤维板,以起到保护防护层的作用,应使用随拆纤维板和随浇混凝土的办法。待外膜完全清理掉以后,则进行外墙防水工作。此项工作需要严格依据外墙内贴的方式进行,拆除墙底压顶的保护装置,随后做好防水接头工作。除此之外,对于地下室的施工裂缝,施工人员要应用2cm厚的钢板止水带来处理裂缝,若是在施工中碰到地梁则会影响钢板止水带通过,这时需要绕行,保证钢板止水带连接处可以满焊,没有一点缝隙。
结语
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是钢筋施工技术、模板施工技术还是混凝土施工技术,都是整个主体结构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建筑行业正在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对施工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继续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要能够进行不断的优化、创新,加强对各技术要点的分析力度,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阳.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7(12):127.
[2]张东硕.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环球市场,2016,(26):239.
[3]张时亮.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的施工技术探究[J].城市建筑,2016(3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