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大数据已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代表性产物,它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对城建档案工作带来的机遇和发展方向,以期让城建档案能更多的参与到城市建设发展中,更好的服务公众上,从而真正实现自身价值。
关键词:大数据;城建档案工作机遇;挖掘城建档案价值
一、大数据环境下城建档案工作面临的机遇
(一)推动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发展
在大数据时代,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能有效进行城建档案相关资源的整合,不仅使档案可以摆脱传统纸质档案的局限,也提高了档案的查阅、整理、保存的工作效率。大数据还强调大数据观、大档案观、大服务观,强调一切数据,包括我们日常接触的文字、图像、地理位置信息、互联网搜索记录以及购买商品的支付记录等都能利用起来,强调可以通过云计算平台从海量复杂的城建档案数据中挖掘出城建档案的隐藏价值,从而推动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创新。所以如何在城建档案信息化发展的初期制定档案数据标准,规范各地档案数据的存储、处理、传输、共享等应用功能,如何制定统一的数据模型建立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如何构建多种分析模型实现对城建规划的精准服务,如何做好在此期间城建档案的开放和保密将成为大数据时代城建档案工作的主旋律。
(二)能够为城市建设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目前大部分地区城建档案的信息化开展只是将纸质的档案扫描成电子件存储在服务器中,利用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查阅,打印,这依然延续着传统的管理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服务模式也非常被动,没有主动去提供服务。信息化的仅是城建档案,整体上和其他信息技术、其他信息资源结合不够,这样形成的城建档案信息孤岛,在利用的时候依然要靠人工从海量的档案资源里自行查找有用的信息,自行思考、判断和决策,而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下管线不断增加,城市空间结构愈加复杂,各种因素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不可捉摸,仅靠传统管理模式是无法为城市规划提供更好辅助的。如果利用基于云计算和云空间的大数据技术建设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整合城建档案和各项信息,建立多样化的分析模型,充分利用大数据系统为城市规划、土地调查以及防灾救险等方面决策提供重要的大数据支持和科技支持,比如城市规划中可以通过分析城建档案信息自动避开防空洞、历史古迹、重要遗址等地区,结合人口流动、地区消费统计、水文气象等民生、经济、环境信息可以大致确定哪里适合修建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甚至可以直接从分析模型中模拟出大致的规划方案。比如可以辅助分析工程防灾现状,分析模型通过结合建筑物材料与结构、建筑质量、易损程度、建筑物分布、建筑年代、道路情况、土地利用情况等信息,可以对房屋和生命线系统防灾能力和薄弱环节做出综合评价,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出预警。而对于地震、洪水等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分析模型也可以通过研究城建档案中关于岩溶、断裂带、地质灾害历史记录等信息,对灾害影响区域的划定、次生灾害易发区、灾害救援难易度、疏散救援通道的合理性与灾后保障、防灾避难场地的选择等内容起到指导与借鉴意义。这样才能使城建档案和城市建设共同发展,为城市规划提供精准服务,真正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更重要的是提升城建档案部门形象。此外,存储在云端的档案信息数据兼有异地备份的功能,在极端情况下可以通过云端恢复数据,保证档案业务的安全性和连续性。
(三)能够推动公众服务水平的提高
目前大部分地区公众查阅档案的方式依然是到档案馆服务大厅进行现场查阅,查阅内容也仅是建筑图纸和前期审批文件,当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建立后,就可以着手分析用户的关注点,丰富档案的利用方式。通过大数据分析公众查阅档案信息的检索记录,可以知道社会公众的需求重点,从而制订切实贴近公众的档案编研选题,比如通过公众查阅楼盘规划图纸查验是否属于违建的检索记录,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编写最有问题小区专题。通过律师、公众前来服务大厅查阅城建档案用于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打官司的检索记录,利用大数据平台结合其他部门信息例如某小区出现质量事故、某建设单位爆出诚信问题、楼盘销售排名等信息,可以面向公众推出年度最受欢迎开发商、十大优质楼盘、最受欢迎户型等编研专题,这样不仅对购房群众具有参考价值,而且对各建筑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也起到了监督以及面临市场竞争主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作用。这样不仅提高了编研成果内在知识含量,还打造出了真正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水平文化产品。
二、大数据环境下城建档案工作发展方向
在大数据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城建档案工作者该如何转变思维方式提高自己,各级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如何加强大数据人才的培养,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结合城建档案真正应用到城市规划工作中,如何搭建城建档案的云计算平台,进而搭建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以上种种都是大数据时代城建档案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明确大数据的管理机构
面对海量增长的数据,如果各部门各自为政,就会导致多头管理,令出多门,最后的结果就是大数据化无从实施。针对这种情况美国设立了首席信息官,专门协调各个政府部门,负责数据的采集、发布与管理,并于2009年推出了开放数据平台data.gov,为大数据管理建立了科学管理体制。
而我国可以考虑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基础上,让国家档案局牵头,赋予其采集、分析、管理、发布数据的职责,并让工信部等各部门配合,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国家档案局的档案人才聚集的专业优势,又可以借鉴工信部信息化建设的宝贵经验,避免大数据的重复建设。
(二)做好大数据时代城建档案开放工作
在大数据时代,共享经济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数据的利用和开放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创新水平,知识只有传播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而在我国,由于诸多复杂的历史原因,导致我国档案开放的程度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在新时代,城建档案工作者应积极推动城建档案的开放鉴定工作,制订开放、限制的档案清单,拟定一套通用简洁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城建档案开放的审批流程以及相关条例,同时还要在法律层面上制订城建档案馆的免责条款,申明档案馆只负责提供城建档案开放后的利用,而由于档案利用引起的一系列后果档案馆概不负责。
(三)加强档案数据安全管理
档案安全无论何时都是排在首位的课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制定适应时代发展的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策略来应对各种潜在威胁。坚持传统的物防建设,保证档案存储地方的物理防护安全、配齐安全设备,确保档案重地防火防水防盗不出问题。加强技防建设,通过采取信息登录访问控制,明确用户权限控制、配备在线监测控制、完善信息加密控制、安装内外网防火墙等多种技术手段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加大人防建设,重视保密安全思想教育、落实档案安全管理责任制,将责任严格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岗位上。做好档案异地备份,在坚持用传统的磁带、硬盘等设备定期备份档案数据以外,还应开展档案的异地备份,确保档案数据的万无一失。
(四)统一档案数据标准
目前国家发布了《建设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建设电子文件源数据规范》等相关标准,但是面对多种类型的数据,各地的档案信息化标准并不统一,各地的数据库也是独立的,这样在大数据时代很难做好各种数据的采集、分析、利用工作。因此要建设好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各地档案部门必须积极联合信息部门,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管理体系,确定数据的种类,规范各行各业产生的元数据以及数据格式,各地的标准与规范在具体细节上也要进一步细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从而为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打好坚实的基础。
(五)搭建智慧档案平台及构建分析模型
目前全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虽然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智慧城市的各个参与系统像智慧交通、智慧金融已取得了不错成效。城建档案部门也要抓住这个时代契机,以用户体验为目的,结合城建档案工作实际,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整合现有的智慧城市系统和各项信息,搭建一套智慧档案综合服务平台,对信息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构建分析模型对大数据进行专业分析,不仅可以为城市规划、土地调查、防灾救险等方面提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报告和决策意见,也可以依托大数据积极开展城建档案文创服务,根据公众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有针对性的量身打造城建档案数字综合服务内容,以满足不同类型公众的需求。
(六)加强大数据人才培养
在大数据环境下城建档案工作要发展创新就得建立一支专业的精通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掌握大数据存储和管理的工作队伍。首先要培养大数据专业人才,要依托高校、专业培训机构、大数据企业等,加强对现有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大数据知识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其次,做好人才储备工作,注重引进大数据管理人才,在实践中着力培养符合大数据产业发展需要、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使其成为大数据时代城建档案事业的中坚骨干力量。最后要加强和其他档案管理部门的交流,要多走出去、多请进来,汲取其他单位开展大数据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开阔自身眼界,避免走弯路,从而更好更快的加强城建档案大数据建设。
三、结论和展望
大数据给城建档案工作者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思维的革命,更多的是时代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学习创新、坚持科学规划、合理部署、积极挖掘城建档案数据价值,从而真正发挥出城建档案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更好地为城市发展助力扬帆。
参考文献:
[1]叶晓红.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模式的转变[J].办公室业务,2017(5):65.
[2]王泽蓓.大数据时代对医院档案管理的发展思考.办公室业务,2019(11):135.
[3]孙云萍.大数据时代下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面临的挑战和途径探索.城建档案,2016(6):12-14.
[4]李婷,张杨.大数据时代做好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策略.办公室业务,2019(11):98.
[5]于莎莎.大数据时代智慧档案馆馆藏资源开发利用的创新途径.城建档案,2019(12):27-28.
[6]赵彦昌,段雪茹.大数据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SWOT分析[J].北京档案,2016(11).